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阐述三明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明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定位不够明晰、形式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提出从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建设基础,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发展文化走廊、生态文化基地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入手;实施以客家文化、朱子文化为底蕴,以林业改革、国土绿化为支撑,以展会+森林城市建设为提升内容;同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宣传、加强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及项目建设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森林资源和林业重点工程与项目建设两方面简述了桑植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通过分析认为,桑植县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思想认识滞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落后、农村林业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保护经费欠缺、政策引导不够、机制不全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一思想认识,健全机制,制定规划,找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科技支撑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林业苗圃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青海林业苗圃虽然取得了不少显著成就,然而,受一些因素的制约,青海的苗圃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苗木种植的种子质量相对较低;种植技术不够成熟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力图进一步加强青海现代化林业苗圃的建设水平,推动青海的生态林业、城市林业、绿化建设等的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青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概括总结了福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桑美"灾后福鼎市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当前福鼎市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生态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科研水平不高以及野生植物资源受破坏、保护压力大等重点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福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林业标准化是林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提升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近20年来,林业标准化工作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林业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初步建立了新疆林业标准体系,目前全区已制定林业标准86项,林业标准在林业建设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建设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了造林技术水平和林果质量,取得了较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我区林业标准化工作基础薄弱,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林业标准化工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形成共识;林业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种苗生产、生态工程建设、林果和花卉栽培技术等标准还未能做到配套,林业质量技术监督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原有的一些标准制修订工作滞后,与国际相关标准衔接不够;从事林业标准化工作人员较少,经费缺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目前林业科技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发挥林业标准的作用。林业标准作为林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质量监督的基础条件,在确保生态建设质量和林果业建设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林业标准化工作在林业建设中的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现状与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建设城市林业是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城市林业存在规划系统性差、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认可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城市森林规划体系、增加城市森林面积、完善机制、确立城市林业的重要地位等对策来建设好城市林业。  相似文献   

7.
马嘉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3):99-105
介绍了昆明市现代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范畴及现状,阐述近年来昆明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扩大媒体网络传播渠道、开展生态文化专项活动、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教育基地建设不完善、人才队伍不健全,生态文化活动影响力不够、生态文化产业底子薄等问题。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传播教育力度、丰富文学艺术创作、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提高保障能力等现代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林业在城市生态系统起到动态调节的作用,城市林业体系的建设促进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并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林业主要存在城市公共绿地偏少,发展滞后,林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全民参与不够等问题.其发展措施为:确立城市林业的重要地位,建立必要的管理规划机制,扩大城市森林、绿地面积、广筹资金增加城市林业投入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我国林业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现状;分析了实现我国林业地理空间信息整合首先要解决数据库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有关标准、规范滞后,信息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实现林业地理空间信息整合应加强对林业空间地理信息的协调管理,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等对策、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对环境保护形势的越发严峻,我国对林业建设工作开始高度重视,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我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存在对林业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针对该项工作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对此后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桂林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市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着政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社区民众参与程度不深;缺乏旅游管理人才;科研工作开展不足、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加强与外界联系;多渠道筹措资金;社区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引进人才;注重科研,完善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风景园林遗产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然而,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作为未来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人才,普遍存在对遗产的属性理解浅显、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够和保护经验缺乏的问题。通过剖析问题成因,并结合风景园林遗产的自然和文化基本属性特征与课程知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目标。然后,从遗产保护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方面,探讨了显性和隐性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3.
阐述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点以及管理现状与成效.分析西藏林业发展中存在着的协调管理不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积极开发和利用替代性新能源,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加投入,科学规划、分期整治等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东阳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东阳市的古树名木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进行实地测量、数码拍照,并建立电子档案。经普查,全市共有古树名木8140株,隶属33科52属63种。分析了在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着缺乏经费、保护意识不强、农村的古树名木管护难到位等问题。提出了今后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藏东南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交通、通讯、服务接待设施等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分析了谊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稀缺、环保意识不强、可进入性差等同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藏东南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交通、通讯、服务接待设施等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分析了该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稀缺、环保意识不强、可进入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2~2004年,元江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43 333.3hm2,其工程质量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文章总结了取得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如边耕、边开垦;抚育管理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科技支撑、把好造林质量关、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天保工程封山育林现状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天保工程于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范围为13个州、市的66个县(市、区),17个森工局,总面积2 403万hm2,其中安排封山育林64.4万hm2,目前已累计完成31.38万hm2。通过调查,文章分析了在封山育林工作中存在的如认识不足、作业设计质量不高、资金不足、林权不清等问题。据此提出了行政、技术、管理、资金等几个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陕西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古树名木资源极为丰富.其数量大、种类多、内涵深,列全国之首.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古树名木存在的科学价值及其作用认识不足,致使保护管理相应滞后,从而呈现出愈来愈少的趋势.为保护管理好历史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本文根据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永平县生态公益林涉及多种使用权和事权,采用了多种管护形式。对生态公益林管护与天保二期管护范围有重叠、管护主体缺位、管护资金投入不足、管护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林农公益林保护意识、实现管护与补偿分离、整合管护资金、增加管护人员劳务补偿、完善监管考核机制、科学利用生态公益林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