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智仁 《茶业通报》2004,26(3):120-120
为推动我县茶叶机械化生产,提高茶叶采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年初从浙江引进落合、川崎两个厂家生产的修剪机106台、采茶机84台,在走马镇进行了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当地茶农的欢迎,为全县大面积推广茶树机剪机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基本情况1.1机剪机采面积本次试验示范在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茶园基地和世为公司红罗沟茶园基地进行,面积共266.7hm2。1.2茶叶产量266.7hm2机采示范茶园的鲜叶总产量为2400t,平均亩产干茶150kg,比非机采茶园对照平均亩产100kg增产33%。增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计单机采(单人采茶机采摘)、双机采(双人采茶机采摘)、手采三种采摘处理,进行两次重复,并于2010年5月7日、6月9日、6月25日、7月13日进行四次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夏秋季优质茶青采摘效率双机采单机采手采;春季采摘效益手采双机采单机采。试验针对春季茶青采摘效率与效益不成正比的现象进行三种采摘方式的配套使用研究,以提高茶园效益、指导茶叶采摘。  相似文献   

3.
段建真 《茶业通报》1993,15(3):5-10
最近二年农业部组织了机采协作试验组进行机采试验、示范,贵州省都匀茶场、湄潭茶场、湖北省羊楼洞茶厂、湖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浙江省杭州茶叶试验场、广东省普宁华侨农场、湖光农场、安徽祁门茶叶科学研究所、屯溪试验茶场、周王茶场、上海白茅岭农场、江苏芙蓉茶场、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等都有机采的成功经验。不久必将在全国形成大规模的机采生产茶园,根据这些试验、示范工作经验,对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凌光汉 《茶业通报》1989,11(3):33-36
我县机采在浙江省农业厅和中国茶科所的扶持下,始于1978年,在红旗乡西王村(当时的西王大队茶场)一块五亩福鼎大白茶品种茶园中,开展了五年时间的机采试验,于1982年结束,取得了既增产优质、又省工省本的经验。正当将试点经验推广到面上时,却遭受1983、1984年的滞销,茶叶生产处于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低潮,机采工作几乎矢折。随着茶叶销售形势由滞转畅,茶叶承包规模不断扩大,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工副业转化,茶叶机采在生产茶区又成为茶叶专业承包者的迫切期望。去年秋季,安徽省农机研究所、祁门茶机厂、中国农机院材料工艺研究所、苏州动力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棉花收获、加工机械化配套技 术在生产上不能完全运用,已成为兵团棉花规模 化发展的重大阻碍。为此,1996年兵团领导决定: 正式启动"兵团机采棉引进试验项目",确定从机 采棉品种、种植技术、化学脱叶催熟、清理加工、皮 棉质量标准等5个方面全面引进和借鉴美国的技 术装备,进行生产试验和技术消化。该项目于 2000年通过验收。同年12月经兵团司令员办公 会议批准,在条件成熟的团场启动机采棉技术推 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采收成本,缓解劳力紧缺的矛盾,三十二团通过大力推广机采棉种植技术,获得了较好的植棉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7.
推广机械采棉,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采棉技术在新疆兵团试验5年来,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作者根据5年来兵团机械采棉试验的情况,对机械采棉田间株行距配置、几种采棉机的使用效果、机采棉清理加工设备、化学脱叶催熟、机采棉花品种的选择、机采棉品种选育目标、机采棉经济效益及机采棉标准的制定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机采棉采前、采中、采后管理的关键技术入手,总结了如何提高机采棉加工前品质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兵团率先开始进行采棉机械的引进试验和科研开发。2005年,农八师推广机采棉面积3.65万hm2,实际采收2.96万hm2,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面积推广棉花机械采摘。与机采棉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很多,如土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模式、播种技术、田管措施、机械打顶、化学脱叶技术、机  相似文献   

10.
以机采为龙头普及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徐四清(安徽省周王茶场)安徽省国营周王茶场是一个拥有六千余亩茶园,有着近三十年茶叶生产历史的国有企业,年产茶900吨左右,茶园管理水平高,投产茶园平均亩产都在150公斤以上,是皖南地区大面积高产茶园的重要基地。自19...  相似文献   

11.
南疆机采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新疆机采棉面积逐年增加,采棉质量不断提高。本文就南疆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作以阐述,以期为机采棉高效、优质生产,增强市场竟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史生南 《茶业通报》1994,16(2):45-46
机采茶园的技术与效益研究分析史生南(安徽省农垦总公司)茶叶采摘是一项耗工多、季节性强的茶园作业,采茶用工占整个茶叶生产用工量的50%左右,采茶工资一般占鲜叶价格的35%,抓住采茶机械化这个"龙头",将会帮助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3.
机采棉的采净率是关系到采棉质量和机采棉推广应用的重要因子,而脱叶剂脱叶效果的好坏对机采棉的采净率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筛选效果较好的脱叶剂,撑握科学的脱叶技术,是推广机械化采棉技术的重要技术环节。为此,2005年农六师就目前所用的几种脱叶剂进行了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并确定出适合本棉区的脱叶剂品种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机采棉脱叶与催熟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明平生 《茶业通报》1991,13(3):25-27
机械采茶是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在采茶劳力日趋紧缺,采茶质量日趋下降,采茶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采茶效率,解决因采茶劳力不足而阻碍茶叶生产发展的问题,我厂从1988年开始,对机采茶园经济效益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机械采棉是新疆棉花产业新的发展目标,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技术是确保农一师三团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棉花劳动强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三团棉花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安徽农垦皖南茶区的茶叶生产,正在从过去的单纯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开始转向优质、高效并重,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一个以科技为先导,创名优增效益的热潮正在掀起;抓好春茶、多产名优茶、增质增产,已成为茶叶生产、经营者的共识;以机采为龙头的茶叶生产技术革命,推动了茶园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带动了茶园改造技术配套运用;繁育推广茶树良种,改变茶园结构,提高茶园整体素质工作早在起步;搞好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8.
棉花脱叶剂使用次数对脱叶率及采净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三0团进行了脱叶剂不同使用次数试验.研究脱叶剂喷施次数对机采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经过2次两次脱叶后,脱叶效果较好.机采采净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类棉花脱叶剂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棉田化学脱叶技术是机采棉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化学脱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械采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棉花脱叶剂的使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现将机械采棉脱叶剂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 农艺要求1.1农艺配套的技术要求1.1.1地块选择采棉田是贯彻“矮、密、早”技术路线棉花长势均匀,株高75~80cm左右;条田正规,进地道路、桥适合采棉机进入条件,机采条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采收,同时能最大限度延长机采棉有效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