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长颈鹿脾脏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反刍动物免疫器官的结构特征以及环境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近年来对黄牛、牦牛、双峰驼以及长颈鹿等反刍动物脾脏进行了比较解剖学与组织学研究,观察、探讨了长颈鹿在圈养环境下其脾脏的结构特点以及同其它动物的差异。结果表明:长颈鹿脾脏的形状和其它动物明显不同,呈扁平椭圆盘形,长约26.3 cm,宽约17.6 cm,厚约2.8 cm,断面为深红色,质地较软。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长颈鹿脾脏被膜较厚,由大量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层构成,但所含弹性纤维、毛细血管并不丰富;脾小梁数量少,小梁中所含平滑肌同其他动物相比较少,有小梁动脉和小梁静脉,但不丰富,所含弹性纤维不发达;脾小结较小,生发中心不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较发达,其周围淋巴组织较厚,动脉较粗。由此可知,长颈鹿脾脏结构与其它反刍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差异除了与种属有关,与环境也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身处特殊生存环境的牦牛脾脏的结构特征,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分别对10头成年牦牛的脾脏进行了观察,同时对牦牛脾脏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以及被膜厚度、小梁面积、脾小结数量和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等指标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牦牛脾脏呈扁平的长椭圆形,中间厚,两边薄,其平均长度、宽度、厚度和质量分别为(42.9±3.16)cm、(9.6±0.732)cm、(1.6±0.185)cm、(407.3±114.48)g,脾脏被膜厚度为(316.16±32.3)μm,脾小梁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面积分别为(5.29±0.36)×105μm2、(7.42±1.9)×104μm2,脾小结的平均数量为(15.2±9.5)个.牦牛脾小结的分布密度大,与动脉周围淋巴鞘界限不明显;脾窦呈规则的长条状,腔隙大,周围分布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地黄多糖对创伤小鼠脾脏和创面愈合的影响,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地黄多糖,对创伤昆明种小白鼠灌服地黄多糖治疗,计算脾指数;石蜡包埋脾脏进行病理学分析;制备脾脏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ModFit软件进行脾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地黄多糖的提取率达到30.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脾脏淋巴细胞稀疏,S期脾细胞比例和脾指数降低,而治疗组损伤程度减轻,S期、G2/M期脾细胞比例和脾指数升高,且创面愈合情况好.表明地黄多糖能够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改善脾脏组织学变化,提高创伤小鼠脾指数和脾脏免疫功能,进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对紫贻贝消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紫贻贝消化系统由消化腺-肝胰遥和消化道-食道、胃(包括晶杆囊)、肠和直肠组成。消化腺为复管腺,腺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类型。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和外膜组成,无肌层。粘膜上皮主要为单层柱状纤毛细胞。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嗜碱性细胞富含蛋白质和RNA,消化细胞富含脂类和多种酶类: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脂酶、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消化道中酶的  相似文献   

6.
紫贻贝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紫贻贝消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紫贻贝消化系统由消化腺-肝胰遥和消化道-食道、胃(包括晶杆囊)、肠和直肠组成。消化腺为复管腺,腺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类型。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和外膜组成,无肌层。粘膜上皮主要为单层柱状纤毛细胞。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嗜碱性细胞富含蛋白质和RNA,消化细胞富含脂类和多种酶类: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脂酶、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消化道中酶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绵WeiZoarces elontatus斯坦尼氏小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斯氏小体由许多腺泡组成,并呈周期性变化。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生长期、分泌期和萎缩期。小体分泌物含蛋白质、糖蛋白及粘蛋白类物质,不含钙。  相似文献   

8.
仿刺参体壁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自外向内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体腔上皮层组成。上皮层主要包括一层薄的角质层和2~3层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层内含丰富的胶原纤维,肌肉层主要是平滑肌,体腔上皮层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各层(除体腔上皮层外)均富含糖类和蛋白质,不含脂类;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在体壁中存在酶活性的部位相同,主要在结缔组织层的空洞状结构处以及结缔组织层与肌肉层交联处。  相似文献   

9.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自外向内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体腔上皮层组成。上皮层主要包括一层薄的角质层和23层上皮细胞,结缔组织层内含丰富的胶原纤维,肌肉层主要是平滑肌,体腔上皮层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壁各层(除体腔上皮层外)均富含糖类和蛋白质,不含脂类;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在体壁中存在酶活性的部位相同,主要在结缔组织层的空洞状结构处以及结缔组织层与肌肉层交联处。  相似文献   

10.
马尾藻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分离提取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polysaccharides,SP),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马尾藻多糖对氧化应激态鸡脾脏淋巴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分泌水平及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提取率为152.8 g/L;马尾藻多糖浓度为100、200、400 mg/L时,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H2O2浓度为50 μmol/L时,能诱导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马尾藻多糖浓度为400 mg/L,与细胞共孵育4h或12h,能显著增加氧化应激态细胞内GSH含量;共孵育培养8h,能显著降低氧化应激态细胞的NO水平.马尾藻多糖能促进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并通过调节细胞内GSH和NO水平,提高免疫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绵Zoarceselontatus斯坦尼氏小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斯氏小体由许多腺泡组成,并呈周期性变化。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生长期、分泌期和萎缩期。小体分泌物含蛋白质、糖蛋白及粘蛋白类物质,不含钙。  相似文献   

12.
用MTS比色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板蓝根多糖对体外培养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板蓝根多糖对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FN-γ和NO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蓝根多糖能显著促进猪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同时又能协同ConA或LPS诱导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5);能显著促进由ConA诱导的猪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抑制IL-2的分泌,对IL-4分泌的影响不明显;低剂量板蓝根多糖能显著促进NO的分泌(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花鲈的生理特性。[方法]用石蜡切片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染色方法对鲈鱼的消化道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PAS反应显示消化道各处都有黏多糖存在;AB/PAS反应显示消化道黏膜下层含有中性黏多糖,杯状细胞含有中性、酸性黏多糖。硝酸银反应显示胃体、幽门胃黏膜下层有棕黑色颗粒,表明含钙。腾氏蓝反应显示幽门胃及结缔组织中有蓝黑色颗粒,表明含铁。HE染色显示鲈鱼消化道肌肉层发达。食道、幽门及胃含有大量杯状细胞,黏液腺发达;胃部肌肉层发达。[结论]花鲈消化道结构与其肉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Hilgendorf)消化管中的上皮细胞及消化腺进行了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研究。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口咽腔、舌和食道黏膜表面为复层扁平细胞,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上皮细胞表面具微脊(微皱襞)。食道下段复层扁平细胞中夹有单层柱状细胞。胃黏膜表面为单层柱状细胞,细胞表面具顶板。胃贲门和盲囊部有丰富胃腺,盲囊底部和幽门部无胃腺。肠黏膜表面为单层柱状细胞,小肠段杯状细胞丰富,幽门盲囊上皮细胞结构同小肠。另外,还研究了肝脏、胰腺和胆囊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使用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鳜胸腺进行研究。观察到鳜胸腺位于鳃盖与背的联合处,呈三角形,对称分布;胸腺实质随年龄增长分叶逐渐明显,大体可分三个区,外区、中区和内区,中区和内区分别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皮质区和髓质区。外区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中区可观察到大量网状纤维和淋巴细胞,内区主要由排列较疏松的淋巴细胞组成。此外,光镜下还观察到哈氏小体和髓质上皮囊的存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胸腺中抗体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外区和中区,胸腺分叶部位尤为明显。阳性细胞胞膜着色明显,呈清晰棕黄色。  相似文献   

16.
使用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鳜胸腺进行研究。观察到鳜胸腺位于鳃盖与背的联合处,呈三角形,对称分布;胸腺实质随年龄增长分叶逐渐明显,大体可分三个区,外区、中区和内区,中区和内区分别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皮质区和髓质区。外区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中区可观察到大量网状纤维和淋巴细胞,内区主要由排列较疏松的淋巴细胞组成。此外,光镜下还观察到哈氏小体和髓质上皮囊的存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胸腺中抗体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外区和中区,胸腺分叶部位尤为明显。阳性细胞胞膜着色明显,呈清晰棕黄色。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国龙虾的消化道.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胃可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内有由几丁质齿、嵴和刚毛组成的胃磨,幽门胃内则有由几丁质板、衬垫及栉状刚毛组成的过滤器.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壁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壁上皮均覆盖有几丁质层;消化道上皮基本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肌肉层从排列上可分为纵肌、环肌和放射肌,主要由平滑肌构成,其中食道壁肌肉为骨骼肌;外膜不明显.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道各段中,几丁质表层的多糖物质含量较多,结缔组织和粘液腺中的次之,中、后肠上皮细胞中含少量糖原;肌肉细胞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部分脂类,结缔组织和各段上皮的含量次之.还探讨了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形态解剖、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消化道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口咽腔较小,上下唇有许多绒毛状突起;上下颌无齿,鳃耙内侧具有绒毛状细齿,口咽腔具有多种类型齿;食道粗短,内表面分布有许多较为宽大的黏膜褶;胃呈"U"形,盲囊部明显,贲门部和盲囊部具有丰富的胃小凹和胃腺;前、中、后肠黏膜褶丰富,后肠黏液细胞密度最大,肠长比为0.61;幽门盲囊细长,有25~35条。消化腺为肝胰脏。食道以Ⅰ型黏液细胞为主,贲门部以Ⅰ型和Ⅲ型黏液细胞为主,盲囊部、幽门部、前肠、中肠和幽门盲囊以Ⅲ型黏液细胞为主,后肠以Ⅱ型黏液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形态解剖、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消化道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口咽腔较小,上下唇有许多绒毛状突起;上下颌无齿,鳃耙内侧具有绒毛状细齿,口咽腔具有多种类型齿;食道粗短,内表面分布有许多较为宽大的黏膜褶;胃呈U形,盲囊部明显,贲门部和盲囊部具有丰富的胃小凹和胃腺;前、中、后肠黏膜褶丰富,后肠黏液细胞密度最大,肠长比为0.61;幽门盲囊细长,有25~35条。消化腺为肝胰脏。食道以Ⅰ型黏液细胞为主,贲门部以Ⅰ型和Ⅲ型黏液细胞为主,盲囊部、幽门部、前肠、中肠和幽门盲囊以Ⅲ型黏液细胞为主,后肠以Ⅱ型黏液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20.
来航鸡淋巴器官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在石蜡切片上用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标记T淋巴细胞的方法,研究了43只1日龄来航鸡的胸腺,腔上囊,脾,盲肠扁桃体内T,B淋巴细胞的分布及其比值,并用常规HE染色法探讨了来航鸡出壳后不同阶段淋巴器官发育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日龄来航鸡淋巴器官内ANAE阳性和阴性淋巴细胞分布的区域分别与T,B淋巴细胞分布的区域一致;1日龄时除胸腺和腔上囊基本发育完善外,脾和盲肠遍桃体均未发育完善,在三周龄时出现淋巴小结迹象,四周龄时淋巴小结较明显,到八周龄时发育成成年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