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磊  褚景生 《中国家禽》2005,27(3):21-21
使用中药防制IBD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利用中药所含的某些特殊成分诱导内源性干扰等产生,提高鸡只整体抗病能力,干扰和控制病毒在宿主细胞的增殖而使病毒致病力减弱或不能致病,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鸡甘保罗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病的主要危害是使免疫失败而继发鸡新城疫等多种疫病,死淘率增加,对养鸡业危害极大,目前对本病多采取疫苗免疫预防,加强管理严格消毒,应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进行防制,近年来,广泛使用中草药制剂防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及高度接触传染性疫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影响大,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被认为与新城疫和鸡马立克氏病并列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之一。对该病的防制早已被广大饲养者所重视,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防制措施取得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57年本病首次发生于美国特拉华州甘保罗镇的肉鸡群中,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本病在世界上养鸡的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也是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病主要侵害幼鸡和青年鸡,发病急,病程短,损害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诱发多种疫病,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3~12周龄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法氏囊,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导致感染鸡对其他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增加和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的下降。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从而引起继发和并发其它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等)。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囊病(简称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及幼龄鸡,是危害养鸡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美国农业部曾把该病列为世界性流行的鸡的三大疫病(ND、IBD、MD)之一。近些年来,由于使用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接种防制本病,使本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因该病毒血清型中存在着许多毒力不同的亚型、变异株亚型,所以该病仍呈现出区域性暴发或散发。2005年8月,某鸡场已经接种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的112日龄蛋鸡突然发病,出现大批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囊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曲传染病,世界上主要养禽地区几乎都有发生。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BDV)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鸡场仪通过消毒和隔离来控制本病是不行的,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手段。我国自推广使用 IBD 疫苗以来,IBD 造成的损失已大大减少,但近来一些鸡场,使用疫苗后仍有不同程度发病,有的鸡场甚至失败。导致 IBD 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现将查找到的有关免疫鸡群发生 IBD 的原因与防制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此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因此该病的危害不仅表现在疫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引起鸡体的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肿胀、充血、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的发生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  相似文献   

10.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极度虚弱、法氏囊、胸肌、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此病发病率高、病程短,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病鸡法氏囊受损害,免疫功能不健全,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进而引起更大的经济损失。1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在2~15周龄的鸡。在自然条件下,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或超强毒株流行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疫病。本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被称为鸡的“艾滋病”。近年来,本病被认为是与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并列在一起的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本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是鸡群死淘率增加,增重缓慢;另一方面是免疫抑制,使接种了多种有效疫苗的鸡免疫应答反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患病鸡由于免疫机能下降增加了对多种病原的易感性。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现就我场经验总结如下: 一.综合防制措…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按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IBD疫苗的使用,曾使本病一度得…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疫苗的使用 ,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 ,但进入 80年代中期后 ,由于 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 (vv IBDV)的出现 ,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虽然各国学者在 IBD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均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现状 ,这可能与各地本病的流行病学、IBD疫苗本身质量、疫苗毒株的特点、疫苗的选择、鸡群的母源抗体、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就 IBD免疫失败原因及机制做一探讨。1  IBDV变异株和 vv IBDV与免疫失败1985年 ,…  相似文献   

15.
鸡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引起免疫抑制和高度接触性疫病。本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鸡群对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近年来,本病被认为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并列为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本病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现将我场防制该病经验介绍如下。 一、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1.防制此病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防疫制度。我场人员进入鸡场要经淋浴换工作服;进入的车辆要经过消毒池,还要喷淋消毒液;鸡场谢绝外单位人员参观。场区内部每周…  相似文献   

16.
王玉东 《中国家禽》2000,22(12):19-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从 8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 1988年开始造成大的流行,现已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疫病。起初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国产和进口活疫苗都使用,开始时免疫效果良好。由于野毒和强毒株的产生,后来经常出现免疫失败,因此经常改变免疫程序,首次免疫日龄提前或免疫次数增加,或在使用弱毒苗的同时,使用油乳剂灭活苗,这种种方法都不能完全控制发病。我所从 1997年以来,收诊 100多例 IBD病例,现将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流行病学特点 1. 1发病时间提…  相似文献   

1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危害雏鸡免疫功能的流行性传染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1流行特点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不同品种的鸡中,本病仅发生于2~14周龄鸡,21~49周龄为发病高峰期。病毒主要随病鸡粪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囊病 (又称甘保罗病 )主要由病毒侵害鸡体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 ,造成鸡的法氏囊受到破坏 ,抗体产生受阻、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对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高。该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防制该病的发生与广泛流行 ,各地都采用法氏囊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使鸡体产生免疫力 ,并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然而 ,鸡群免疫中的一些因素如忽视疫苗冷藏、免疫程序、免疫剂量及方法等问题造成免疫抑制 ,使预防接种失败。免疫一旦失败 ,会带给专业户很大的经济损失 ,用户也往往会对厂家的疫苗质量和疫苗免疫机理产生怀疑。现将存在问题和…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是严重威胁养鸡生产的疫病,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防制,除了采取严格的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实施合理的疫苗预防接种,以保证鸡群有较强的免疫力。但由于疫苗种类、免疫时机、鸡体的母源抗体水平等的不同,免疫失败时常发生。因此只有加强免疫监测,才能有效地控制该病。1抗体监测的基本方法目前,国内外对IBD抗体的检测主要采用病毒中和试验(VN)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上述方法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限于试验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原因,一般基层单位难以接受。琼脂扩散试验(…  相似文献   

20.
曹永长  毕英佐 《动物保健》2009,(7):14-16,3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囊生长成熟时,此时鸡群极易感染病毒。该病不但会使感染鸡致病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会引起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导致其他疫苗免疫失败,因而常继发和混合感染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