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2008年笔者应欧洲高级兽医学院创始人及德国贝肯费尔德动物医院院长Hans Koch博士的邀请,赴德国贝肯费尔德动物医院进修了半年,对德国的动物医院特色、宠物诊疗水平,兽医教育和宠物医师就业情况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这里把半年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10.
11.
鸡舍应该是一个能使鸡感到安全和舒适的“掩蔽所”。当极端的舍外条件影响到舍内的环境时,鸡群的舒适就将受到危害。通过漏缝进入鸡舍的冷空气会严重影响舍内环境温度和垫料状况。 相似文献
13.
14.
正说到DHI,或许对于大多数奶牛场和小区的老板来讲并不感到陌生,尽管它只是几个英文字母的简单组合,但它代表的却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极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目前在河北,DHI在奶牛场和小区中的作用已为广大奶农所熟知。何为DHI?具体地讲,就是指通过测试每头泌乳牛的生产性能,使牧场管理建立在数据化、 相似文献
15.
16.
2005年对于中国动物保健品行业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动保行业面临着重大调整。在本次沈阳动保行业发展研讨会上,行业的发展和走势牵动了众人的心弦,谈笑间,思想在交汇,不时碰撞出心灵的火花。他们的只言片语,对关注动保行业的人士来说,都显得犹为珍贵。 相似文献
17.
18.
在广东6—7月气温高日照长期间;如采用26℃±1和短光照每日15小时黑暗综合因素处理新九蚕品种蛹期,可获得平均蛾产525.9粒卵,其中滞育卵为506粒,滞育较深滞育卵率为96.2%,不出现再生卵,而在该时期的自然温度31℃,日照13时10分48秒下的对照区,平均蛾产386粒卵,其中滞育卵只有230粒,滞育卵率仅占59.6%,同时所产的滞育卵,滞育浅。相比之下试验区增产滞育卵276粒,加深了卵的滞育,延长了滞育期。因此温度和光照的条件会改变蛾产滞育卵数量和产的滞育卵滞育深浅之差。说明中温度和短光照条件可以诱导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高温和长光照抑制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导至应产滞育卵的蛾改变为产非滞育卵或产滞育浅的卵。短日照的4月和10月的季节,如果5龄期感受温度稍高于蛹期,可提高产滞育卵率。相反,5龄期温度低于蛹期,虽然蛾平均产卵达518粒,但滞育卵只有417粒,滞育卵率仅占80.5%。出现非滞育卵多。显现出5龄期和蛹期感受变温的效应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20.
最先接触蜜蜂是很小的时候。那时经常跑到花中捕捉蜜蜂玩,被蜂螫后就有点害怕。上学后课文中出现"勤劳的蜜蜂"这一词,更深的了解不多,印象中只保留着"勤劳"、"甜甜的蜂蜜"等,关于蜜蜂的奥秘就更没有探索。于是,今年的选修课我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