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林带胁地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周围小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其胁地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以致成为营造农田防护林的障碍。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扩大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带胁地原因的调查 (l)调查地点及内容 1999年,在商都县西井子乡黑沙土村的南北走向4~6行杨树林带、五顶房的东西走向2~4行杨树林带,进行了树木根系与树冠投影对农作物影响的调查。调查地林带的株行距分别为1米 ×1. 5米和 2米 … 相似文献
2.
农田防护林主要间距离的确定——基于林带结构与风速降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elative windspeed reduction was measured behind nine relatively narrow, homogenous tree windbreaks with porosities between
0.13–0.33, and behind 28 combinations of model stubble barriers representing 25 different optical porosities (0.00–0.80).
The optimum porosities observed were 0.25 and 0.13 for tree windbreaks and stubble barrier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break structure (optical porosity) and wind reduction, the chief indices for determining spacing interval, i.e.,
the windbreak structure index (δ) and the parameter of microclimate, represented by the problem wind (L
rp
), were determined. Additionally, investigations on shelterbelt trees were carried out, and stem-analysis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ature height of tree windbreaks (H
0). Optimal spacing intervals between windbreaks could be predicted from the indices of a given windbreak structure, percentage
of reduction of windspeed desired and tree growth model. A hypothetical example for determining the spacing interval of principal
poplar windbreaks is give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ed not only to tree windbreak design but also
to other plant materials and artificial barriers for wind protection.
Foundation item: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Innovation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iography: ZHU Jiao-jun (1965-), male, Ph. Doctor, PhD advisor.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cholar researcher of Faculty of Agriculture, Niigata University, Japan.
Responsible editor: Song Funan 相似文献
3.
4.
5.
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配置研究范志平,姜凤歧,林鹤鸣,朱教君(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为达到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并永续利用,防护林体系必须具有在空间上布局的合理性及树种、群落和林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特征。因此,构筑大面... 相似文献
6.
綦晓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1,29(6):25-26
1概述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我们哈尔滨道里区先后营造了大面积的农田防护林,全区99个自然村屯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农防林对改造小气候,减免风沙干旱,保证农业的高产稳产和蔬菜基地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农田防护林的抚育间伐是促进林木更好地生长、发育、持续发挥护田增产作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我区在“三北”一期工程时营造的防护林已二十多年了,据调查,从第十年开始其生长量就逐年下降,现在的树高生长量与十年前比较下降了40%~60%;胸径生长量下降了30%~40%;材积生长量下降了20%~30%,而… 相似文献
7.
徐焱君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28(Z1):101-102
在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营造乔、灌结合的防护林带,配置下层灌木,将通风结构变疏透结构,更适合乌市后山实际情况,对防止土壤风蚀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三北地区6种较典型的草牧场防护林的结构、效益及在草原发展中的意义,强调营造林带、林网、大片林、疏林、绿伞、生物圈、生物墙合为一体的、能在区域范围内自成防护体系的多功能结构的草牧场防护林。 相似文献
9.
10.
一、前言营造农田防护林带是人工改造小气候极为有效的一种措施。农田林网在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或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的危害,保证农业稳产、增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证实,林网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有益的生态环境,使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提高。林网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使作物可增产10~30%;在湿润地区可增产5~20%。此外,林网在解决木材紧缺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农田林带的各种效益同它的结构、营造技术有直接关系。我省自然地理条件较复杂,农业灾害频繁。陕北的风沙,渭北及关中平原的干热 相似文献
11.
12.
戴枚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在分析南洞庭湖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评价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讨对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发展滨湖区林业应有利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把重点放在优化和完善防护林体系的结构上,并提出了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原则,以及林带结构优化和林带、林网改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环山,沙漠、戈壁广布,形成干旱荒漠区。为了抗御风沙、干旱、盐碱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活环境,各族人民积极发展林业,并从实践中认识到:没有林业就没有农牧业。 相似文献
14.
以伊宁市农田防护林黄斑星天牛、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和榆木蠹蛾四种钻蛀性害虫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不同树种危害及垂直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配置林带中各树种的被害率及虫口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虫口密度及危害率看,青杨天牛危害最重,黄斑星天牛其次,榆木蠹蛾和白杨透翅蛾危害较轻。4种蛀干害虫在各种不同树种上的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光肩星天牛集中分布在树干4m以下的位置;青杨天牛则以树高2~4m区间内的分布居多;榆木蠹蛾在箭杆杨和合作杨上完全分布在树高2m以下,而在榆树上分布在树干0~4m以内位置;白杨透翅蛾在速生杨上集中分布在树干4m以下。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通过对9条分布均匀、相对较窄的不同疏透度(透光疏透度,下同)(0.13~0.33)的树木林带和不同疏透度(0.00~0.80)风障组合的野外风速观测,确定了树木林带和风障的最适疏透度分别为0.25和0.13。基于林带结构(疏透度)与风速降低的关系,确定了林带主带间距离的主要参数,即,林带结构系数(δ)和以主害风为代表的小气候参数(Lrp)。另外,通过对林带树木的野外调查,应用树木解析技术确定林带成林高(H0)。因此,树木林带的主带间距可以通过林带结构系数、希望降低风速的比例和树木生长模型来确定。本文以杨树林带为例,具体确定了杨树林带的主带间距。该研究结果不仅适于树木林带的设计,同时适于其它生物材料或人工风障的设计。图4表5参40。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通过兴和县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农田防护林建设意义和必要性,提出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19.
桂林村农田防护林建设以林网为主体,进行林、田、水、路和渠的综合治理,林带采用“窄带少行”,减少占地面积,防护效益显著。效益观测结果表明:在防护林庇护下,改善了气候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主林带背风面风速可降低29%—43%,全年平均气温提高0.5℃,冬季提高1℃,地温年均提高0.5—1.0℃,早稻年均增产29.2%,晚稻年均增产17.7%。 相似文献
20.
山西北部农田防护林的防风功能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北部地区处于毛乌素沙漠前沿,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温带干旱草原的过渡带。20世纪50-60年代当地营造了大面积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人工林,形成了以林网为主体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对防治农田土壤风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旧林带更新改造中,对林带结构、树种配置缺乏技术,表现出在营造林带中有较大盲目性。为了对防护林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1996-2001年作者在山西北部的朔州、大同等地设置了定位调查观测点,使用轻便式风速风向仪、通风干湿球温度计、地温计、玻璃皿对小叶杨不同结构林带的防风功能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农田防护林的设计应以树木展叶期的防风能力为指标,以疏透结构为最佳配置,初植株行距为2 m3 m,4-6行配置,5年后可形成疏透结构林带。表4参1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