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性别决定机理与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是一个以SRY基因为主导,多基因参与的有序协调表达过程.作者对性别决定基因及其功能、性别决定的分子模型及性别鉴定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家畜性别控制和性别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繁殖动物按人们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文章对性别控制的理论基础、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理及性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是由SRY基因为调控中心、多基因参与的级联调控过程。本文综述了性别决定基因及其功能、性别决定的分子模型及性别鉴定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1奶牛性别控制的途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有以下3种不同途径,饲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性别控制技术加以实施,以提高经济效益。1.1人工授精前的性别控制奶牛染色体的数目为60条,其中58条为常染色体,另外2条为性染色体。由于Y染色体只有公牛才含有,因此,精卵结合时精子的类别就决定了奶牛的性别。X精子与Y精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生物学差异,如X、Y精子在体积、密度、电荷、运动性和DNA含量、表面抗原等方面,从而为分离精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实施X和Y精子的分离再通过人工授精可以有效地达到性别控制的目的。1.2胚胎移植前对胚胎…  相似文献   

6.
病原的性别     
樊福好 《养猪》2015,(2):88
<正>在养猪生产中,绝大部分的专家及学者把环状病毒(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病毒混为一谈,认为两者在致病机理上相似,均为免疫抑制性疾病。诸如此类的认识充斥在当今的养猪行业当中,错误的思维往往导致错误的行动,错误的行动最终带来生产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常言道:"天地存阴阳,世人分男女,病毒有公母。"在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的困扰之下,发扬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剔除现代西方思维方式中的糟粕已经成为人们唤醒理智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7.
性别控制技术是把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方法,按着人们预先的设计,有计划控制畜禽性别的技术和发展这种技术的研究领域叫做性别控制技术。迄今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性控的方法,由于后代的性别是由雄性的家畜决定的,因此,性控方法主要包含着受精前对精子的类型鉴别和对附植前胚胎的性别选择两种手段。受精前精子的类型的鉴别方法有①X、Y型精子的分离,由于X、Y型精于在形态上、重量上、表面电荷、运动性以及顶体的抗原上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各种方法将精子中两种类型的精子分开,然后再输精。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有:精子电泳分离法、精子离心分离法、情  相似文献   

8.
Y染色体大概是哺乳动物中最为神秘的染色体,因为它是决定雄性表型的染色体。究竟Y染色体上有多少编码基因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尚不清楚,但至少在人的Y染色体发现有个重要的结构基因叫做TDF(睾丸决定因子)基因,科学家认为是这个基因  相似文献   

9.
家蚕性别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阐述家蚕性别决定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家蚕的性别是由W染色体决定的。人们从传统的研究中推定 :有一个雌性化基因Fem位于W染色体的某一特定部位上 ,但这一基因还没有被克隆出来。近来的研究发现 ,在家蚕中存在着果蝇dsx基因的同源体基因Bmdsx,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像果蝇的dsx基因一样 ,家蚕的Bmdsx基因主要通过性别特异性剪接起作用。尽管家蚕的上游性别决定基因与果蝇的上游性别决定基因大不相同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下游基因dsx (doublesex )。从W染色体到Bmdsx基因的分子级联的确定 ,以及…  相似文献   

10.
一、马、牛幼驹(犊)性别的控制 1、马 母马在排卵前24小时输精,所产幼驹雌性为88.7%;排卵期输精所产幼驹雌性为79.6%;排卵后输精所产幼驹全为雄性。 2、牛 母牛在排卵前8小时输入冷冻精液,所产幼犊雌性的为86.67%;排卵期和排卵后输精,所产幼犊雄性的为87.7%。  相似文献   

11.
1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通过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以控制性别,目前已发展了多种胚胎性别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13.
苏联科学家В.К.米洛凡诺夫曾指出,家畜的性别比例主要决定于配子(精子和卵子)的相对力量和合子的生活力强度。而杂种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它的性细胞一般说来也因此会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由这些事实不难推想,若用杂种动物和纯种动  相似文献   

14.
正常胚胎是从卵子获得一个X染色体,从精子获得一个X或Y染色体,以此形成它的性别。最近,科学家们发现在Y染色体上有一个叫做睾丸确定因子(TDF)的单个基因。他们认为是这个基因启动了雄性性别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16.
家畜性别鉴定与性别控制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介了胚胎性别的鉴定和采用X精子与Y精子分离的性别控制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预先确定精子的性别,可缩短遗传改良时间。因为许多理想的性状往往以某一方亲本遗传得最好。除此而外,如果奶牛场能够选择精子的性别,就可以只繁殖母犊,肉牛或绵羊生产者则主要增殖公牛或公羊,因为公牛、公羊  相似文献   

18.
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和精子的性别分离。其他的性别控制方法有:控制体内交配及受精时间、控制阴道酸碱度、无性繁殖技术(如卵核移植、雌核发育、卵母细胞融合及人工诱发雄核发育)和根据免疫学建立起来的技术等。本文就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方法做一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性别控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性别鉴定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精子性别鉴定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这一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最常用的精子性别鉴定技术是流式细胞分选法 ,此法依据 X-精子及 Y-精子 DNA含量的不同将两种精子分开 ,还可以用作分类后精子的检验。因流式细胞分选法存在一些不适于大规模应用的缺陷 ,人们希望能依据分类后的精子之间的对比研究找出特异的蛋白制成抗体 ,设计出高效免疫的精子性别鉴定技术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家蚕的染色体控制模式,从家蚕w染色体的分子结构、W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因素、家蚕性别调控级联末端性别分化基因以及家蚕与果蝇doublesex等基因同源的基因等几方面,阐述了家蚕性别调控机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