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我县有4个镇、28个乡,1250个村,92万人,125万亩耕地,70%为山丘岭地。全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25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过去29年(49—78年),全县平均亩产花生151.5斤,是山东省的花生低产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行生产责任制,花生生产逐年发展提高:79年23.4万亩,平均亩产209斤,80年25.9万亩,亩产257斤,81年25.2万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红安县是一个缺水的山丘地区,现有小型移动式喷灌机464台,主要用于喷灌花生等经济作物。喷灌面积1.5万余亩,占旱地面积的11.5%。据试验,种植“红花1号”花生品种,喷灌1次。平均亩产500斤,比未喷亩产416斤,增产  相似文献   

3.
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洲:亚洲1975年种植16,812万亩;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1975年种植11,064万亩;世界花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全国四千亩花生,1967—1969年平均亩产514.4斤,美国1975年全国900万亩花生,平均单产383.34斤;世界花生最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蓬莱县徐家公社位于蓬莱城南部,地处山丘,全社37个大队,7,000户,耕地54,000亩,山根小平原占16%,余者为山,沙质土壤,宜长花生。1975年该社粮食亩产600斤,花生亩产300斤,集体收入人均90元。自1976年以后,公社党委带领全社30,000人民,整地挖塘,改变生产条件,该社粮食、花生产量逐年上升。到1980年全社29,000亩粮田平均亩产983斤21,000亩花生平均亩产549斤,人均集体分配212元。 该社总结花生增产经验:一是改变生产条件。 在1975年以前,该社整过一些地,多数标准不高,只有可浇地5,000亩,48个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市在麦套花生生产上,存在着种薄地,不施肥和粗种粗管等问题,致使麦套花生面积不大,产量低而不稳。1983年,我市农技站主持各县协作攻关,在扩大麦套花生面积和花生种植向良田肥地新区转移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全市麦套花生面积,由原来的24方亩,扩大到1985年的65万亩,平均单产138.3公斤,比全市花生平均单产110.5公斤增产27.8公斤,增产25.16%;1986年推广72万亩,平均单产116公斤,比全市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莒县夏庄公社耕地面积9.3万亩,70%以上为山丘岭地。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公社党委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扩种花生,把粮油比例5比1调整到5比3,做到粮油一齐攻,重点抓花生。靠政策、靠科学,使粮油产量和人均分配年年增。这三年,平均每年花生单产递增90斤,粮食单产递增97斤,人均分配递增30元。  相似文献   

7.
迁安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全县共有耕地77.5万亩,历年播种花生面积23万亩左右。为了探讨新的花生增产途径,1981年,我们搞了2.4亩的塑料薄膜覆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后,1982年在扣庄公社的扣庄大队和东晒甲山大队搞了1000亩花生地膜复盖栽培示范,根据县、社、队联合验收结果,复膜花生平均亩产551.8斤,比不复膜的平均亩产344斤增产207.8斤,增  相似文献   

8.
据初步考证,花生在我省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从十九世纪开始,花生生产就由自给性生产转为商品性生产,发展很快,到本世纪的前三十年,我省花生栽培进入最兴盛的时期,全省常年播种面积为50余万亩,总产量103万担,平均单产200来斤;播面大的年份达80余万亩,总产123—140万担,平均单产达250—270斤,最高的1914年达到329斤。但1936年后,由于战争频繁和出口量减少,花生生产日趋衰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大减少。1947年,全省花生播种面积仅37.7万亩,总产79.2万担。  相似文献   

9.
我县花生施钼面积,由1982年的1000多亩,扩大到1983年的3.5万亩,占全县花生总面积的60%以上。根据多点调查和实收,1983年花生施钼的增产幅度为3—25%,平均每亩增产花生12斤,平均增产率为7%。全县增产花生42万斤,净增益15万余元。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解放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花生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到1956年达到3872.5万亩,总产6672.1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加1990.9万亩和4135.7万担。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出口花生仁31万吨。十年动乱,花生生产受阻,面积、总产下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地制宜的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的实行,使花生生产得到了很快的恢复。1980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恢复到3508.5万亩。距历史最高年的1956年仅差364万亩。由于1980年的全国花生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针对各地花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把各项成熟的增产新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了适于中低产地区的花生中低产田综合增产技术和适于高产地区的花生优质高产综合技术,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1990、1991两年,全国共推广花生中低产田综合增产技术776.3万亩,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66公斤,比前五年平均单产亩增43.6公斤,共增产花生33.82万吨。1991年还推广了花生优质高产综合技术136万亩,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2.
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北与山东省接壤,境内有丘陵也有平原,常年种植花生20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夏花生面积由1984年的6万亩,扩大到1985年的12万亩,全县85年25万亩春夏花生,平均亩产536.0斤,总产1.34亿斤,分别比84年增长0.94%和24.4%。  相似文献   

13.
枣庄市近两年来麦田套种花生发展很快。1981年全市麦套花生面积仅有1.2万亩,占当年花生面积的4.2%;1984年发展到3.2万亩,占花生面积的23.5%;1985年猛增到15万亩,占花生面积的46.9%。我市麦套花生面积只所以发展这么快,不是没有原因的。分析我市的实际情况,自然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叙述1977年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一、总产量增长主要靠单产提高。 194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1881.6万亩,平均单产135斤,总产2536.4万担。至1984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3632.2万亩,单产265斤,总产9630.4万担。建国35年间,面积扩大了93%,单产提高96%,  相似文献   

15.
为改变广西花生单产低而不稳的局面,促进花生生产发展,1989年春我们组织实施了30万亩花生中低产区域性技术开发,实际完成面积30.1426万亩,平均亩产142.4公斤,比非示范地亩增产35.2公斤,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其主要配套技术措施是:选用良种抓全苗;适增肥料,配方施肥;病草防治,化学调控。主攻方向是:争足苗、促分枝、保花、保果、保青叶。  相似文献   

16.
一、河南花生的发展 花生在河南种植业中具有很大优势,全省适宜种植花生的土壤辽阔,气候温和,光热充足,种植历史久长。种植面积从1957年的432万亩到1987年的632万亩中间,年百万亩面积的起落达5次之多,种植面积最大年是1986年为699万亩,种植面积最小年是1978年仅81万亩,面积很不稳定。近几年来,河南花生处于又一个上升阶段,其特点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区常年种植花生200多万亩,是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据1985年统计,全区种植面积257.23万亩,占全国的5.6%,居全国第6位,但单产比全国平均低50.5公斤,排第22位。解放后34年,全区平均亩产尚未突破100公斤,迅速提高我区花生产量水平,对改变我区花生生产落后面貌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83年春—1984年春在我校农场开始摸索亩产  相似文献   

18.
降雨与花生产量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市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种植面积为13万6千6百亩,单产、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平均单产达到280斤,总产达到3818万斤。我市花生集中产区的长清县,1982年种植面积8万8千7百亩,单产达到314斤,总产达到2786万斤,这是该县花生生产史上从未有过的纪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们在耕作制度改革、调整作物结构中,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改双季稻为花生——杂交稻。从1982年起我们与郴县廖家湾农科站共同在该乡薛家组进行试验,获得了成功。1982年试种13.7亩,花生品种是粤油551—116,亩产花生280.1斤,最高蚯1.26亩,亩产386.5斤,后作晚稻威优六号平均亩产705斤;1983年连片种植花生——稻17.43宙,花生平均亩产371.5斤,最高坵1.2亩,亩产528.4斤;晚稻威优九八平均亩产858斤,其中高产坵1.23亩,平均亩产1006斤;1984年连片种植23.5亩,花生平均亩产456厅,最高坵0.56亩,折合亩产596.5斤,晚稻是威优六号,威优四○、威优九八等组合,平均亩产804斤,最高坵1.2亩,威优四○亩产1023斤。  相似文献   

20.
栖霞县寺口公社地处丘岭,历年花生播种面积都在2.3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43.4%,前几年花生亩产水平在299—396.7斤。1983年推广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其面积在3300亩,总产达到1120万斤,比上年增加271万斤,是历史上总产最高的一年,一年的实践说明,丘岭地推广花生覆盖地膜,是花生生产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改革,也是丘岭旱薄地上种花生的一项增产措施。经我们对11个大队19个典型花生地块的测产验收结果,地膜覆盖栽培的花生,平均亩产779.3斤,比对照亩增150斤,为23.6%。任庄科技户于守湖2亩海花1号,单产最高的为1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