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喜贵 《农业展望》2006,2(12):20-22
分析了2006/07年度中国玉米供求平衡状况。预计2006/07年度中国玉米当年供需基本平衡,分析了2006/07年度中国玉米价格走势,认为2006年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可能再度到达转折性的特点,供求偏紧和中国内玉米出口向进口国转变,使玉米价格出现上涨。并且重新临近高价区域。分析了影响后期玉米价格上涨高度的三个重要参考因素:一是粮食价格总体环境是否支持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二是国际玉米价格在高位运行的时间;三是饲料的覆深加工产品接受高价玉米的程度。预测了后市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纵观2006年受全球玉米市场偏紧的供求关系牵引,我国玉米价格整体上都呈现上涨趋势,但基于年初价格基础不同,其年内上涨速度与幅度仍存在一定差异性。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处在高位整理格局中,展望2007年,尽管价格随着供求面的改变会有所波动,但一个由工业题材主导的全新的玉米市场值得期待。2007年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走势展望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7年国内玉米市场波动较大,通货膨胀预期与粮食价格上涨互为因果,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引起对玉米市场的调控.玉米深加工行业继续扮演国内市场新生代冲击力量,发展燃料乙醇已经改变世界粮食需求传统增长规律;2007/08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可能转向宽松.2008年调控政策将干预玉米价格走势,但价格波动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4.
进入5月末6月初,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反弹,吉林玉米价格涨幅普遍在30~50元/吨,目前吉林玉米车板价格在960元/吨。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季节性因素影响;二是国内玉米出口势头强劲;三是目前北方持续高温少雨,旱情有所抬头;四是国际玉米市场价格出现反弹。(摘自http://www.chinafeed.org.cn)6月初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普遍上扬  相似文献   

5.
市场分析     
预计春节之后玉米价格抬升较强东北地区玉米进入上市高峰,市场价格稳定并略有回落。如果情况较好,上市高峰有望持续到2007年1月底,期货价格上涨以及“老粮”拍卖对现货价格走势暂时没有影响,预计弱市将随之过渡到2007年2月份节日稳定模式。关内地区玉米价格上涨态势依然清晰而且相对稳健,市场对于春节之后价格抬升存在较强的预期。除沿海销区存在供应压力之外,其他销区玉米价格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6.
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偏紧,玉米需求增长速度仍然快于产量增长,导致国内需要适当进口玉米调整市场预期。2010年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5月底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比2009年同期上涨300元/t,同比涨幅17%-25%,基本确定了本年度价格高点。6-7月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先抑后扬.但是8-9月价格似乎已无悬念。预计2010年秋粮开秤价格将比2009年有较大提高,季节性的价格下跌行情可能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7.
国际经贸与市场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涨1998年3月作为国际市场价格标准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价格比2月份上涨近4%,受其影响,日本东京等其他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也从3月上旬开始迅速反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1997/98年度美国国内饲料用玉米需求将创历史最...  相似文献   

8.
徐伟平 《农业展望》2010,6(7):16-19
2010年上半年,依托国家临时储备和竞价销售等宏观调控政策,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表现强势上涨。由于市场供求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预计后期玉米价格将以稳为主,高位运行。国际方面,受美国玉米面积预增、美元汇率及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上半年国际玉米价格低位震荡。由于全球玉米供求关系有望缓解,预计后市国际玉米价格仍将持续低迷。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2007,(3):17-17
3~6月份玉米价格有望达到高点。这个季节,玉米价格处于强劲上涨期并达到年度内高点。这个季节玉米市场将焦点聚焦至玉米的播种面积以及实际的面积情况上。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2007年中国王米播种面积为2735万公顷,较上年的2705万公顷增加30万公顷.增幅1.1%,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效益高于大豆,使一部分大豆播种面积转移到玉米中。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种业》2006,(3):I0001-I0001
上周,国内玉米价格全面上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玉米存量相对减小,部分产区逐步转变为销区,同时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玉米的采购量。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速度加快,关内地区玉米价格继续上涨,两大产区玉米价格上涨,带动了南部销区玉米价格稳步上涨,预计,六月份国内玉米市场焦点将以东北玉米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