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国峰  沈文涛  言普  黎小瑛  周鹏 《园艺学报》2013,40(7):1269-1277
 利用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HC-Pro 基因3′端824 bp 区段,通过OZ-LIC 法构建了含有PDK 内含子的发夹RNA 编码结构,并选用pSP73 和M-Jm109LacY 分别作为宿主载体和宿主菌,构建了高效的同源dsRNA 原核表达工程菌M-Jm109LacY/pSP73-RNAi-H824,经IPTG 诱导表达的dsRNA 不被DNase I 和RNase A 降解,稳定性较好。采用喷洒dsRNA 粗制品的方式对番木瓜植株进行保护性处理和治疗性处理,症状观察及ELISA、Real-time RT-PCR 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处理能有效诱发对番木瓜环斑病毒的抗性(发病率低,发病时间晚);治疗性处理(植株已接种PRSV 25 d)能在处理初期引起番木瓜环斑病毒积累量发生短暂降低。  相似文献   

2.
番木瓜品种资源对环斑病毒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番木瓜对环斑病毒病的抗病性鉴定方面的报道很少。其中以转基因番木瓜的抗性鉴定为主;其余都是间接鉴定,采用一些生理、生物化学和血清学的方法间接地判定抗病性的水平,田间鉴定只起到辅助作用,所以到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直接抗性鉴定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接种)和大田(自然发病)相结合进行抗性鉴定,补充番木瓜环斑病毒病抗性鉴定方法,从番木瓜品质资源对环斑病毒病的抗性鉴定入手,筛选抗性优良品种,从而为番木瓜抗病育种,优良品种推广,以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优良品种保存和快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惠州优质高产番木瓜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和总结在惠州引种优质高产的番木瓜的经验:番木瓜生产过程中选用早结、丰产、优质、抗病毒病强的优良品种是前题,培育壮苗是基础,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是关键;番木瓜1年生栽培方式有利于避开冬季霜冻危害,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特别是番木瓜环斑病毒病的发生,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4.
以穗中48番木瓜为试材,采用正交L8(27)法和盆栽法,研究了壳聚糖、碧护、酵素菌等3种生物农药对番木瓜幼苗环斑病毒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对环斑病毒和植株茎叶的生长表现抑制作用;碧护对环斑病毒无抑制作用,但可促进植株茎叶生长;酵素菌会加剧病情发展,抑制株高、茎粗,却促进叶绿素和茎粗/株高(壮苗指数)升高,促进苗壮。碧护和酵素菌与壳聚糖之间有交互作用,抑制了壳聚糖的防病效果;三者复配处理的番木瓜幼苗环斑病毒病病情指数最小,植株生长发育最好,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5.
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在遍及热带和亚热带果树——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上引起一种最严重的番木瓜病害。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和诱发一个或若干个可能用于交互保护防治 PRV 的弱毒株。材料与方法田间采集:获得 PRV 弱毒株的第一个企图是在夏威夷岛一个严重感染的番木瓜园从症状最轻的番木瓜树上选择自然发生的分离株。收集的116个分离株在温室中被机械  相似文献   

6.
首例商品化的转基因果树——番木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木瓜是热带水果,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它还被作为主食食用。番木瓜是美国夏威夷州的第五大作物,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番木瓜环斑病毒病(PapayaRingSpotVirus,PRSV)的危害,其产量和品质持续下降,年总产量从1993年36万kg下降至1997年的26万kg。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康乃尔大学纽约州农业试验站植病系的研究人员与夏威夷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分离并克隆出病毒中编码其外壳蛋白的基因。他们用基因枪将这一基因转入番木瓜中,培育出抗病的番木瓜品种,并于1998年4月获得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登记。1999年5月,首批转基…  相似文献   

7.
侵染节瓜的3种病毒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芹  李华平  谢大森  罗少波  彭庆务 《园艺学报》2011,38(11):2215-2222
 根据侵染节瓜3种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在建立各种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能同步、快速、灵敏地检测这3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为节瓜病毒病原的检测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番木瓜又称乳果、乳瓜,是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广泛栽培于热带及亚热带的温暖地区。番木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番木瓜栽培容易、生长快、结果快、终年可结果、产量高,果实甜美,素有“岭南佳果的美称。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 土壤及气候 木瓜属于多年生常绿草本果树,杆高叶大、叶柄细长、根为肉质根、组织软弱、对天然灾害抵抗力较低,栽培园土必须选择具有:1.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地下水位低PH6~6.5、通气良好的砂壤或砾质壤土、排水良好、排灌方便。2.番木瓜是属热带果树,喜炎热气…  相似文献   

9.
TDZ在番木瓜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果实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价值和工业价值,经济价值较高,是当前发展热带高效农业非常看好的重要推广项目和热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之一。近年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云南等省区番木瓜的栽培面积大幅度增加。但由于番木瓜实生苗的株性及花性复杂,其农艺性状包括花性、果形、果肉颜色等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因此,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生产株性稳定的两性株,是解决番木瓜实生苗株性及花性不稳定,提高番木瓜产量及抗病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商业化的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品种‘华农1号’的应用成功控制了华南地区该毁灭性病毒。然而近年来在广东和海南的一些转基因或非转基因植株上发现了另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病毒——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leafdistortionmosaicvirus,PLDMV)。为了明确这两种病毒在番木瓜上的相互关系,通过人工接种分析二者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木瓜上的侵染率、症状、细胞病理变化以及病毒积累量等特征。结果表明,‘华农1号’对PRSV有很强的抗性,但对PLDMV却高度感病,且PLDMV并不能协助PRSV克服转基因番木瓜对其的抗性;两种病毒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非转基因番木瓜均能引致严重的症状,二者症状无明显差异。细胞病理学分析表明,病毒侵染后叶片叶绿体萎缩且排列不紧凑,复合侵染并未对叶肉细胞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接种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15d后PRSV积累量逐渐减少,直至检测不到;而接种PLDMV后其积累量逐渐升高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木瓜上,PRSV的积累量始终低于PLDMV,在非转基因番木瓜上,两种病毒长期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