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判定乳头瘤病因及是否引起肿瘤的恶化,以期为犬乳头瘤的快速正确诊断及预后提供方案。本研究对一例斗牛犬进行表征、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C反应蛋白、犬B型钠尿肽(BNP)、心肌钙蛋白(cTnI)试纸等初步检测,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表明,该病犬除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正常。病理切片检测可见细胞核周围形成包囊结构,界限明显,为良性肿瘤。内衬复层鳞状上皮,有丰度的角化,角质细胞多肿大,且细胞质中空透明,细胞核偏心,核仁染色明显。肿瘤基部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上皮颗粒层和透明层细胞内及细胞间存在许多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说明犬唇部乳头瘤为良性肿瘤,没有发生恶化,且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牛乳头状瘤(bovine papillomatosis,BP)是由牛乳头瘤病毒(bovine papillomavirus,BP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该病易复发进而癌变,给养殖业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作者主要对BPV的基因型、基因结构及其功能和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BPV致癌潜能及抗病毒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犬细小病毒能够自主复制,主要引起犬的肠炎和心肌炎,我们对CPV的致病性、致病机理及免疫特性经过透彻的了解后,最后我们可以确定幼犬的最佳免疫时机与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4.
5.
犬细小病毒生物学特征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犬细小病毒(CPV)所引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犬的肠炎和心肌炎。CPV属于单股负链的自主复制的细小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可编码两种结构蛋白和两种非结构蛋白。CPV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方法,其中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常用的PCR检测技术、核酸杂交检测技术及近年发展起来的LAMP检测技术及NASBA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ELISA检测技术、胶体金检测技术、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未来可用于CPV检测的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必将为临床控制CPV找到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幼犬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有两种表现型,出血性肠炎型以剧烈的呕吐、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为主要特征;心肌炎型则以突然死亡为特征。无论那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均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传染性强为特点,是危害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论文从病毒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结构、病原的检测方法,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以及疫苗研制等角度对犬细小病毒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以概述。  相似文献   

7.
溶瘤病毒疗法是利用病毒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较有前景的新型生物疗法。溶瘤病毒不仅能直接特异性感染和溶解肿瘤细胞,也能刺激肿瘤部位的免疫反应来间接地溶解肿瘤组织细胞,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杀伤或仅有较弱的杀伤作用,从而能达到理想的抗肿瘤效果。文章综述了溶瘤病毒的发展史及溶瘤病毒介导肿瘤消融术的机制,分析麻疹病毒、犬瘟热病毒、新城疫病毒、仙台病毒等8种病毒作为抗肿瘤药物在体外试验、异种移植肿瘤动物模型试验、肿瘤患犬治疗试验等不同阶段对各种犬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提示溶瘤病毒疗法可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恶性肿瘤治疗新方法,但真正将溶瘤病毒疗法应用在犬肿瘤临床治疗中时病毒肿瘤特异性、病毒使用剂量等问题仍需解决,本综述可为溶瘤病毒在犬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安全使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犬细小病毒血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当前犬细小病毒云南地方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将疑似病犬粪便经处理后接种于F81细胞,逐日观察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对能引起细胞出现CPE的培养物进行病毒粒子电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在此基础上,完成分离病毒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物在F81细胞盲传3代后开始出现拉网,脱落,崩解和破碎等CPE现象;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边形,无囊膜,直径约为20 nm;PCR检测出现目的条带,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序列和犬细小病毒参考毒株核酸同源性为98.8%~99.7%。该毒株在生物学特性上除具有一般犬细小病毒相关特性外,还表现出异步接毒可致F81细胞出现明显CPE及能凝集食蟹猴红细胞的特性。基于VP2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基因型为新CPV-2a型,部分有生物学意义位点发生突变,亲缘关系与国内参考毒株关系较远,而与韩国参考毒株亲缘关系较近。提示,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一株犬细小病毒云南地方流行毒株,命名为YNX20090901株。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PCV)是引起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致病病原。之前发现的猪圆环病毒只有2种血清型,分别为圆环病毒1型(PCV1)与圆环病毒2型(PCV2),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是PCV2。2016年,美国学者Palinski等从具有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症状和繁殖障碍的母猪中发现了一种新型圆环病毒,并命名为圆环病毒3型(PCV3)。随后波兰、韩国、中国、瑞典等国家也检测到了PCV3的存在。目前PCV3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均有流行。鉴于PCV2对养猪业造成的重大危害,PCV3的发现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论文主要从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和国内外流行情况,以及PCV3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PCV3的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犬细小病毒病的综合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角膜皮样瘤是胚胎时胚裂闭合过程中表皮及其附件嵌入组织所形成。我站门诊共治 5例 ,其中京巴犬 3例 ,狼青 2例 ,均为单侧眼 ,经过手术治疗后 ,均获得满意效果 ,愈合良好。1 病因 由于早期发育异常 ,引起视神经环与体表外胚层间的中胚叶组织变形、转化的结果。多数病例有遗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临床观察、采样、PCR检测、克隆和测序,对智利进口种牛进行了牛乳头瘤病毒(BPV)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智利进口牛的BPV总体感染率为0.4%,病毒亚型有BPV2和BPV13,其中以BPV2为主,BPV13的感染率仅为0.09%。L基因进化分析表明,BPV智利株和我国BPV的感染情况显著不同,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两国的BPV2 L1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BPV阳性牛的治疗结果显示,75%左右的阳性牛经外科剪切、抗生素治疗后愈合良好,但仍有部分牛出现新的小疣。调查结果提示:BPV感染并非全为一过性感染;BPV13亚型仍为我国外来亚型,仍需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对BPV的检疫。  相似文献   

14.
犬细小病毒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以小肠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心肌炎型则表现为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由犬细小病毒所致的这两种综合症对养犬业的危害并不亚于犬瘟热,现已将此病列为犬烈性疫病之一,发病率为20%~100%,死亡率为10%~50%.  相似文献   

15.
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CPV)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以出血性肠炎或心肌炎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病初表现为发热,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呈黏液状,带有微弱腥味.患病后期会出现剧烈呕吐和腹泻,粪便稀薄,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并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精神状况萎靡.本人以福清市江镜兽医站就诊的病犬的临床病历资料为调查样本,在调查过程中应用CPV抗原检测方法来确诊CPV病毒,文中着重介绍了CPV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治疗犬病毒性肝炎以输血、利尿为主,辅以中药进行口服,同时参照血液理化指标,对症治疗.对有临床症状的,特别是处于昏迷状态、四肢发凉或已经休克的重病犬,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达83%以上.犬的健康血源广泛易取,操作简便,因此用本法治疗犬病毒性肝炎疗效可靠,而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7.
感谢瘟病毒的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犬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犬感染外,还有貂、狐、狼、熊等均可感染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幼犬,感染发病率很高,给养犬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抗犬细小病毒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对382例临床诊断为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病犬进行了治疗,结果治愈344只,治愈率为90.05%;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小于3个月的幼犬治愈率为93.88%。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该产品对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犬细小病毒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而现阶段常用的疫苗对新变异毒株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在新型疫苗的研发过程中,亟需建立评价动物免疫效果的流行毒株攻毒标准。通过对比格犬进行犬细小病毒流行毒株的人工感染试验,从临床症状、血液生化和病理变化等对患病犬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患病犬均表现出了典型的体温升高、呕吐、精神沉郁、腹泻、血便等临床症状,白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碱性磷酸酶和血清磷含量升高,且不同攻毒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犬细小病毒(BJ06/06株)的致病模型,接种方式为每只比格犬灌服5 mL病毒液(104.5TCID50/0.1mL),同时左右后肢各肌肉注射1 mL病毒液。本模型为后续犬细小病毒病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免疫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