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的多态性,本研究采用PCR法从五指山猪、临高猪和屯昌猪3种海南地方猪的血液中克隆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种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的扩增长度均为2649bp,编码区长2358bp。3种猪TLR2基因序列的种内比对结果显示,五指山猪种内有7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2处位于编码区;屯昌猪种内有5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均在编码区外;临高猪种内有4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1处位于编码区。种间比对结果显示3种猪有12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3处为错义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猪的TLR2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在99.6%~99.9%之间。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显示,海南猪TLR2基因在876、1454位点呈现的AG突变均引起了其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改变,提示可能存在TLR2功能的变化。本研究填补了海南地方猪TLR2基因多态性空白,为深入研究TLR2基因多态性与猪疫病易感性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海南五指山猪TLR2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及相关遗传变异,为研究TLR2基因遗传变异与免疫疾病的关系打下基础,试验采用PCR技术对该基因组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获得2 649 bp的五指山猪TLR2基因的DNA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全长2 358 bp,编码785个氨基酸;与Gen Bank中发布的普通猪TLR2基因序列相比,共发现9处突变,其中在编码区序列存在2处突变,属于有义突变;与普通猪、马、牛、绵羊、人、黑猩猩、猕猴、犬、小鼠、鸡、斑马鱼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9.7%、82.1%、81.4%、80.6%、78.4%、78.4%、77.8%、77.3%、68.2%、50.7%、40.4%;五指山猪TLR2编码的蛋白主要位于质膜,属于分泌性蛋白、亲水性蛋白和跨膜蛋白,有信号肽和5个糖基化修饰位点,存在较多的丝氨酸(Ser)和苏氨酸(Thr)磷酸化位点;不同物种TLR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说明TLR2基因可作为今后研究海南五指山猪免疫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PCR-RFLP法对海南五指山猪、临高猪及屯昌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PCR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五指山猪和临高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经限制酶RsaⅠ酶切后出现7种基因型,均由4个复等位基因A、B、C、D控制。屯昌猪中仅出现4种基因型,由3个复等位基因A、C、D控制。经HaeⅢ酶切结果出现8种基因型,这8种基因型在五指山猪群体中均存在,由E、F、G、H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临高猪、屯昌猪经HaeⅢ酶切分别出现6种和5种基因型,均由3个复等位基因E、F、G控制。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五指山猪的RsaⅠ和HaeⅢ酶切位点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临高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RsaⅠ酶切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HaeⅢ酶切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屯昌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2个酶切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贵州省不同品种羊TLR2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本研究以不同品种羊血液DNA为模板,对TLR2基因完整ORF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种羊TLR2基因扩增长度均为2 355 bp。对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贵州白山羊、波尔山羊和湖羊5种羊TLR2基因进行种内比对结果显示,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波尔山羊种内TLR2基因序列保守,贵州白山羊种内A1732T位点存在多态性,湖羊种内在G1133A、T1162G、A1949G等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种间比对结果显示,4种山羊有16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有10个错义突变。4种山羊与湖羊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湖羊存在较多的多态性位点,其中有11处位点的差异导致氨基酸的变化。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显示,不同品种羊TLR2基因呈现的错义突变位点引起了其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变化,提示可能存在TLR2参与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水平的变化。本研究填补了贵州地方山羊品种TLR2基因多态性空白,为探究TLR多态性与羊疫病易感性关系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对西藏小型猪Cytb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分化及其与欧洲品种猪和中国几个地方猪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西藏小型猪Cytb基因序列有9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为0.0789。中国猪种包括西藏小型猪的Cytb基因序列与欧洲品种猪相比有16个主要突变位点,其中西藏小型猪有2个特殊碱基突变位点:420位点的T→C转换和883位点的G→A转换,几乎各占50%。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西藏小型猪与欧洲品种猪有3个氨基酸位点存在着差异,其中在295位点,一部分西藏小型猪与以上其它几个品种猪同为缬氨酸(V),而另一部分西藏小型猪为异亮氨酸(I)。结果显示只有部分西藏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贵州香猪、五指山猪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时证实西藏小型猪群体内存在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人和小鼠TLR2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PCR引物,优化PCR条件后扩增到中国梅山猪、欧洲约克夏猪、PIC-2系及PIC-3系商品猪的TLR2基因690 bp的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猪TLR2基因多态性程度低,发现在猪TLR2基因编码区第1 255位点上存在1个单碱基突变位点。利用双向特定等位基因PCR扩增法(B i-PASA)建立了检测猪TLR2基因变异的遗传标记。利用猪TLR2基因的B i-PASA标记,分析了TLR2基因在大河乌猪、撒坝猪和黔邵花猪中的基因频率和多态性。研究建立的B i-PASA遗传标记和基因变异信息,将为进一步分析猪TLR2基因变异与疾病抵抗力及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五指山猪FUT1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检测FUT1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五指山猪群体中的分布情况,本试验利用PCR扩增猪FUT1基因组序列,通过基因测序寻找该基因中的SNP位点,使用PCR-RFLP方法对120头五指山猪进行了FUT1基因型检测,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FUT1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在猪FUT1基因组中共发现两个单碱基突变,分别位于编码区(A+307G)和3'非翻译区(A+1856C);在FUT1基因A+307G突变位点上,五指山猪均为GG基因型;此外,FUT1基因启动子区域和第2外显子处存在CpG岛。本研究成功获得五指山猪FUT1基因序列信息,为下一步五指山猪FUT1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以猪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X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识别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海南特种野猪、海南野猪、屯昌猪、五指山猪及长白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COXⅠ基因,同时在NCBI中下载已发表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13个猪品种的COXⅠ基因序列,分析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猪COXⅠ基因序列长1 419bp,5个猪品种45个个体COXⅠ基因共检测到67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4.7%,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2个;5个猪品种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0.019,其中海南特种野猪的种内遗传最大,为0.019;5个猪品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09~0.123,其中海南特种野猪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23;海南特种野猪杂交情况比较明显,与海南本地品种五指山猪、屯昌猪和海南野猪都有聚类,与武夷黑猪、三都黑猪、陆川猪位于一个分支,另一部分与大花白猪位于一个分支,与长白猪没有聚类。本试验结果为海南特种野猪的进一步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讨以猪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X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识别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海南特种野猪、海南野猪、屯昌猪、五指山猪及长白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COXⅠ基因,同时在NCBI中下载已发表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13个猪品种的COXⅠ基因序列,分析海南特种野猪与其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猪COXⅠ基因序列长1 419 bp,5个猪品种45个个体COXⅠ基因共检测到67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4.7%,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2个;5个猪品种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0.019,其中海南特种野猪的种内遗传最大,为0.019;5个猪品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09~0.123,其中海南特种野猪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23;海南特种野猪杂交情况比较明显,与海南本地品种五指山猪、屯昌猪和海南野猪都有聚类,与武夷黑猪、三都黑猪、陆川猪位于一个分支,另一部分与大花白猪位于一个分支,与长白猪没有聚类。本试验结果为海南特种野猪的进一步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白香猪为贵州特有的地方品种,为了研究贵州白香猪apoA5基因多态性,试验采用直接测序法对贵州白香猪apoA5基因全序列2 473 bp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结果表明:在apoA5基因的内含子2和外显子3中分别检测出1个、11个变异位点;有4个突变发生在氨基酸编码区内,其中3个突变为同义突变,而G1 1...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R-SSCP技术,对五指山猪、海南地方猪2个品系(临高猪、屯昌猪)等猪种的IGFBP6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物P1和P2的PCR片断SSCP分析表现有多态性,且出现3种基因型。随后的测序结果表明,它们都在相应的区域存在着变异;引物P1在海南地方猪种大多表现BB基因型和以B等位基因为主,引物P2大多表现CC基因型和以C等位基因为主。SPSS软件分析五指山猪IGFBP6基因多态性与其3个生长阶段的关联程度,结果发现,引物P1 AA基因型和引物P2 DD基因型的猪个体在2月龄、8月龄、12月龄的生长体重高于其它基因型,但个体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遗传背景猪黏病毒耐药蛋白1(myxovirus resistance,Mx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克隆出猪Mx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RM)对民猪、长白山野猪与民猪杂交猪(简称野杂猪)和大白猪3个群体Mx1基因外显子2区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民猪及野杂猪中成功克隆出4条Mx1基因mRNA序列。该序列含有1个1 99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663个氨基酸。比较发现4条Mx1基因序列中共含有30个SNPs位点,其中17个SNPs位点引起了氨基酸序列的变异。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大部分氨基酸突变位点位于Mx1基因功能结构域两侧。HRM多态性分析显示,Mx1基因外显子2区DD基因型作为优势基因型在3个群体中具有最高的基因型频率,其中大白猪中DD基因型频率为100%,野杂猪为62.5%,民猪为56.2%。基因多态性分析还发现该区域存在更多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突变位点,表明民猪和野杂猪Mx1基因存在更丰富的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合作猪γ-IFN基因的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核苷酸多态位点,各等位基因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38头合作猪γ-IFN基因外显子4的等位基因,并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就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单倍型序列数据开展分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5 284 bp(A→G)、5 341 bp(G→A)、5 371 bp(A→G)为新发现突变位点。试验群体发现4种基因型AA、AB、AC和AD,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3 8,为优势等位基因。经χ2适合性检验,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γ-IFN基因遗传多态指数中,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较低,表明合作猪γ-IFN基因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14.
藏猪生长激素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PC R方法,体外扩增了藏猪5个个体的生长激素(GH)基因64~2022位之间1959 bp的片段(包含完整的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合网上下载的猪GH基因同源区段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藏猪GH基因有较丰富的核苷酸多态性;检出的24个核苷酸突变位点中有6个发生在外显子区,外显子2内有4个突变位点,导致2个氨基酸变异,外显子3和外显子4内各有一个突变位点,特别是外显子4内这个突变位点引起了1个氨基酸变异;单核苷酸转换(21个位点)大于颠换(5个位点)。  相似文献   

15.
贵州白香猪为贵州特有的地方品种,为了研究贵州白香猪apoA5基因多态性,试验采用直接测序法对贵州白香猪apoA5基因全序列2 473 bp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结果表明:在apoA5基因的内含子2和外显子3中分别检测出1个、11个变异位点;有4个突变发生在氨基酸编码区内,其中3个突变为同义突变,而G1 185A突变为非同义突变,导致了密码子由CGC突变为CAC,从而导致氨基酸由精氨酸(Arg)突变为组氨酸(His);另外7个突变位点发生在3'-UTR;在检测出的12个变异位点中,G1 690C及G1 821C突变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余10个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6,(4)
通过PCR-RFLP方法对90头海南五指山猪和70头临高猪进行ESR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在ESR基因的PvuⅡ-RFLP位点上,五指山猪以BB和AB基因型为主,在临高猪中该位点A等位基因和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12和0.88。该结果为海南地方猪的杂交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NCBI公布的TLR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RT-PCR克隆巴马香猪(Sus barbatus)TLR2基因。核酸序列分析表明,巴马香猪TLR2基因开放阅读框长2358bp,编码785个氨基酸,该蛋白等电点为7.52,相对分子质量为89480;与普通猪比对发现,巴马香猪TLR2基因有15个碱基发生突变;与小鼠、狗、鸡、牛、羊和人的同源性分别为73.4%,82.4%,59.5%,85.3%,84.6%,82.4%。TLR2膜外区蛋白为背侧多个α螺旋和内侧多个β折叠平行交替排列构成一个弯曲状螺旋结构;N末端存在信号肽,且可能在21~22位氨基酸处存在裂解位点;胞外区有4个明显的LRR,分别位于第76~99、360~385、413~432和457~476位氨基酸区;膜外区含6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  相似文献   

18.
吴淑疆  晁哲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6):1524-1529
为研究海南五指山猪Myf5和MyoD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本试验通过PCR-RFLP方法对80头海南五指山猪进行了Myf5和MyoD基因型检测,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两个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Myf5基因第1外显子的HhaⅠ-RFLP位点上,五指山猪以CC和CG基因型为主;在Myf5基因第1外显子的Hsp92Ⅱ-RFLP位点上,五指山猪以AA基因型为主;在MyoD基因第1内含子的DdeⅠ-RFLP位点上,等位基因A在五指山猪中是优势等位基因.此外,Myf5和MyoD基因启动子区域和第1外显子处存在CpG岛.本研究得到海南五指山猪Myf5和MyoD基因的序列信息,为下一步五指山猪Myf5和MyoD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隆五指山猪的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β)基因,获得该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试验采用PCR扩增FSHβ基因组序列,通过克隆测序寻找基因中的突变位点,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法检测FSHβ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猪FSHβ基因组中共发现6处单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位于第1内含子(A-757G、A-645G、A-531G)和第2内含子(C+1 431T、A+1 434G、C+1 502T);多态性分析发现,在五指山猪中存在AA和AB两种基因型,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B等位基因频率为0.04。  相似文献   

20.
文昌鸡促卵泡素受体基因外显子区域SNP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寻找与鸡繁殖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为高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对FSHR基因部分包括所有外显子区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在区域2、区域4、区域6、区域9共4个区域存在SNPs位点。exon4编码区43 bp处T→C突变,但没有导致翻译后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在exon2中编码区5′端—49 bp处的C→T突变;exon6 编码区3′端+12 bp处的A→G突变;exon8编码区3′端+38 bp处的 G→T突变。促卵泡素受体(FSHR)是促卵泡素(FSH)的特异性受体,这些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为下一步研究探讨FSHR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