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附石盆景千百年来一直作为盆景行业中非主流的存在,其发展一直受到石资源或地域限制而落后于主流的树桩盆景,但是,在今天的盆景百花园中,附石盆景在改革创新的大潮中也慢慢苏醒,开始发展壮大,崭露头角,新的作品不断涌现,许多作品新颖奇特,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岭南附石盆景。得益于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英石资源,岭南盆景的附石盆景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来看发展得最好,其群众基础最雄厚,制作最普及,收藏与销售市场做得最成熟。从英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是岭南附石盆景的爱好者与实践者,经过三十余年的种植、制作实践与理论总结,岭南附石盆景的艺术风格特色可以总结如下几点。1.前辈佳作传承推广岭南盆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代表人物有孔泰初,陈素仁、陆学明,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而在岭南附石盆景创作这一分枝,最有影响力的名家是黄基棉、伍宜孙。黄先生附石盆景作品继承岭南盆景的优点,并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其作品格调高雅,  相似文献   

3.
第一届广东“省、港、澳岭南盆景博览会”1990年在广州烈士陵园举行,香港盆景前辈黄基棉先生送展的附石式作品引起盆景界的瞩目,他所创作的附石式盆景有别于通常以树根附石的方式,而是以树身附石,苍劲斑驳的身躯牢牢附生于石壁上,显得超然特别与另类,更贴近自然。  相似文献   

4.
<正>树石盆景的动势造型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或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称水旱盆景。前面讲来,盆景艺术依据材料,应该分为树木盆景、山石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别。树石盆景是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自然而巧妙融合的构成形式,在作品的近景或中景位置上,应有突出的树、石组合构成的景物。在树石盆景中,虽然也会有以树木为主或以山石为主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00,(7):32-33
附石盆景以其造型优美,构思精巧,形式多样,选材便利,制作简单便于掌握,培养周期短,雅俗共赏等特点,赢得了广大盆景爱好者的喜爱。在多年附石盆景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关附石盆景的制作经验,在此供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唐吉青 《花木盆景》2003,(11):40-41
附石盆景亦称为石附式,就其盆景材料结构而论,除树木之外,山石亦占有重要的构成因素。“附”字在汉语里有另外加上、靠近、从属或依赖等含义。附石盆景是否理解为在树木盆景中另外加上山石、树木与山石相互依靠,二者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和依赖的关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三至四种的树石结构,称为附石盆景。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将本期作为封面作品的日本迎春花附石盆景照片送给丁一先生欣赏,并请他谈谈对这件作品的看法。以下是一段对话录。  相似文献   

8.
谢荣耀 《花卉》2017,(19):43-43
岭南盆景过去基本没有附石的形态,虽然也有人在盆中以山石、植物、蒲草等搭配构成景观,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附石盆景。岭南真正意义上的附石盆景,是出现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而叶恩甫先生则是这一盆景造型的先驱者(图1)。叶恩甫(1896—1966),广东佛山商人,  相似文献   

9.
<正>石上捞月式设计制作这块灵璧石外形变化丰富,凹凸多变,非常适宜于制作附石盆景。审视再三,决定制作一件石上捞月式附石盆景。拿定主意,打好腹稿,脑中勾划出台湾真柏树苗在石上扭动的大致形态,然后将自己脑海中的艺术形象描绘在图纸上,完成创意设计(图2-1、图2-2)。  相似文献   

10.
<正>六月雪制作盆景有着诸多优点:其萌芽力强、花期长、叶细小、耐剪扎,可制作独干、双干、悬崖、丛林、水旱、附石等多种型式的盆景;六月雪为常绿小灌木,树体不大,枝节老气,宜制作中小微型盆景,这就很适合笔者这类有不大的屋顶露台爱好者把玩;六月雪在养植造型中,适宜岭南盆景艺术和技法的运用,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培育和改变作品造型,使其成为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9日,河南省商丘市第七届盆景艺术展、第二届附石盆景展暨附石盆景研讨会在商丘盆景赏石园开幕,河南省中州盆景学会名誉会长张守印、会长陈树国等省学会领导和来自郑州、许昌、新乡、周口等地盆景学会及商丘市林业局、园林局、科协等相关单位的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共展出商丘地方传统树种石榴、柽柳、榆、朴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盆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山水、树石景观的向往。树石盆景在咫尺盆盎中表现大自然树与石之间的关系,能让人思绪放飞山水之间,营造内心向往的大千世界。笔者喜好盆景多年,师从浙江省盆景艺术大师黄学明先生,受益良多,对附石盆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与同好交流一些创作心得。  相似文献   

13.
将有生命的树桩同有灵性的石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互依附而成为附石盆景。成功的附石盆景,妙趣横生,能给人美仑美奂的艺术享受。正如贺淦荪大师所言:“附石盆景能充分展示树根之美,树石结合之妙和树性顽强拼搏之神以及展现栽培技艺之功。”  相似文献   

14.
附石盆景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制作过程地有区别。这里介绍一件由残缺严重的雀梅盆景改作而成的附石盆景,并试以图解的形式介绍它的诞生过程。  相似文献   

15.
汪彝鼎 《花木盆景》2006,(12):54-55
101.怎样的形态特征称“附石式”山水盆景? 答:附石式在树桩、山水中全可引用,石的比重大可纳为山水盆景之中,如果树桩比重大时归为树桩盆景中。制作附石式山水盆景方法:挑选形态好、质地好、体态适中山石作“盆”,寻找相匹配的树桩。  相似文献   

16.
菊艺盆景以其高雅清新、精美的艺术造型,越来越多的涌现在庭院居室和桌前案几之上,文章主要介绍附石附桩式盆景菊、菊树盆景和山水盆景菊的制作方法及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7.
1月31日至2月6日,由厦门盆景雅石研究会主办的迎春盆景雅石书画展在忠仑公园举行。本次展览展出榕树、赤楠、朴树、榆树、黑松、真柏等盆景作品85盆,陨石、红碧玉、树化玉、九龙壁、松花石、风砺石、灵璧石、黄蜡石等赏石作品115件;书画作品130件。  相似文献   

18.
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皆起源于东汉时期,并且起源地都在现在的华北平原地区。根据制作材料、表现内容不同可以将盆景分为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两大类别。树木盆景的形成与我国的观赏植物风习和花木园艺关系密切,山石盆景与我国的爱石风习,即奇石欣赏习惯关系密切。但二者都是表现林木与山水景观的艺术品,只不过表现以林木景观为主的作品为树木盆景,表现以山水景观为主的作品为山石盆景。后来的唐代盆景则是以林木与山石景观相结合的形式,即以附石式或者水旱式的形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9.
张钧和 《花卉》2012,(7):35-35
附石盆景是以石为主,树木依附在石头上生长,石树连成一体的一种盆景造型艺术。将树木附植于石间,根系伸入石缝而生,枝干盘曲伸入石洞或石上丛生。或悬垂石下,或横斜傍石.使奇石与古树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20.
南柯一梦     
附石式盆景要求树相与石形得以契合自然,气韵贯通,相映成趣,很显然,树与石不能偏颇一端,否则就会一失而俱失。但是,好的树材和好的石材,也不一定就能达成佳作,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加法。在附石式盆景创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