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选取信阳农林学院动物医学本科专业54人,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应用三明治教学法和传统实验教学法开展实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评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对所采用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肯定率均大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理论成绩(80.63+6.76)、实验成绩(81.14+7.39)均显著高于对照班(72.26+5.14,70.23+8.94)(P0.05)。这表明三明治教学法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效果良好,有助于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精料补充料对育成期梅花鹿母鹿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机选择健康、年龄体重相近的21头育成期母鹿,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a、b、c 3种不同组成的精料补充料。日粮精粗比分别为35∶65。结果表明:育成期母鹿干物质、有机物质的采食量C组显著高于B组和A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粗蛋白消化率C组最高,且C、B两组显著高于A组(P0.05)。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梅花鹿平均日增重C组显著高于B、A两组(P0.05),B组显著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3.
在成年奶牛泌乳群中,根据年龄、胎次相似,泌乳期相近等条件选择隐性乳腺炎阳性牛和健康牛各18头。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9头。其中,A为阳性牛试验组,B为阳性牛对照组,C为健康牛试验组,D为健康牛对照组。试验期间分别A、C组饲喂发酵中药制剂50 g/(头·d),B、D两组作为对照。分别在正式试验前1 d和试验中的第15、30、52 d采集参试牛奶样进行DHI测定,记录检测结果中的体细胞数、乳蛋白率及乳脂肪率,同时记录采样当天每头牛的产奶量。与试验前相比较,A、D两组体细胞数均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A、C组体细胞数分别显著低于B、D组(P0.05);A组奶牛产奶量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试验前(P0.05),且显著高于B组(P0.05),C组第52 d的乳脂率较试验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炎热夏季奶牛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制剂可有效提升奶牛抗热应激能力,明显降低奶牛乳体细胞数量,对减少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全饲粮颗粒料对羔羊瘤胃代谢产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 2 7只陶塞特 (♂ )与藏羊 (♀ )的杂交一代 (3 5~ 4月龄 )公羔分为 3个试验组 (A、B、C) ,每只为一个重复 ,研究了1、0 9、0 8倍NRC能量、蛋白质水平的全饲粮颗粒料 ,对肥育羔羊的瘤胃氮代谢参数及血清尿素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组间瘤胃液pH平均值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A组瘤胃液总氮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组 (P <0 0 5 ) ,有高于B组的趋势 (P =0 0 6 1) ;A组瘤胃液氨氮、血清尿素氮平均含量显著低于B、C组 (P <0 0 1或P <0 0 5 ) ;A组瘤胃液蛋白氮平均含量显著高于B、C组 (P <0 0 5 ) ;A组瘤胃液尿素氮平均含量明显高于B组 ,有高于C组的趋势 (P =0 0 6 0 )。可看出 ,A组瘤胃氮代谢状况优于B、C组 ,B组也比C组为好。  相似文献   

5.
EM发酵饲料对幼兔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 30只日本大耳白×青紫蓝的杂种断奶幼兔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 ,B组和C组分别饲喂用DM发酵饲料替代 10 %和 2 0 %基础日粮的饲料。试验结果表明 ,C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B组显著高于A组 (P <0 .0 5 ) ,而B组和C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并且试验组的饲料报酬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603-1607
为研究VC、V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KHCO3抗应激复合添加剂对出栏肉牛抗应激的作用效果。选择16头健康、体况相近、体质量(430±20)kg的14月龄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添加剂运输)、B组(饲喂添加剂不运输)、C组(不饲喂添加剂运输)、D组(不饲喂添加剂不运输),A和B组每头牛添加VC、VE、GABA、KHCO3的剂量分别为4、2、1.2、6g/d,每日在饲料中添加1次,连续饲喂7d后进行8h、50~60km/h、2℃和相对湿度51%的公路运输,之后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激素以及HSP70的检测。结果显示,运输应激后C组的IL-2浓度显著高于A、B和D三组(P0.05);A和C组的IL-4、IL-10浓度显著低于B和D两组(P0.05),A组与C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A和C组的TNF-α浓度显著低于B和D两组(P0.05);A和C组的血清中ACTH浓度显著高于B和D两组(P0.05),A组与C组相比血清中ACTH浓度显著降低(P0.05);C组的血清中GC浓度显著高于A、B和D三组(P0.05);A和C组HSP70(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B和C组(P0.05),A组显著低于C组(P0.05);A和C组HSP70蛋白显著高于B、D组(P0.05)。结果表明,8h、50~60km/h、2℃和相对湿度51%公路运输后能引起出栏肉牛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机体免疫系统;抗应激添加剂可以缓解出栏肉牛由运输引起的应激。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择离乳恢复期及冬毛生长期经产美国短毛黑母貂40只,随机分成A、B、C、D 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4%和0.6%蛋氨酸的4种试验饲粮,以探讨不同水平蛋氨酸对埋植褪黑激素水貂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后4组水貂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的消化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A、D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增重、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B、D组(P0.05),A、B、D组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D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P0.05);B、C、D组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B组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D两组(P0.05);C、D组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组与B、D组总蛋白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此日粮基础上,综合各项指标可得出,埋植褪黑激素后恢复期和冬毛生长期经产母水貂日粮中蛋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W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Web)在本科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鱼类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W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对比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考核评价。结果表明:WPBL教学组考试成绩极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且学生的满意度为88.46%。说明WP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本科水产养殖专业鱼类学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7,(6):43-46
为了研究饲粮能量对泌乳母兔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75只平均体重(3.85±0.15)kg预产泌乳母兔,开展为期38 d的饲养试验。试兔随机分为3组,单笼饲养,每组饲喂消化能(DE)水平分别为9.45 MJ/kg(A组),10.45 MJ/kg(B组)和11.45 MJ/kg(C组)的日粮,日粮其他营养成分依据NRC(1977)泌乳母兔营养需要配制,试兔常规饲养管理。结果表明:随日粮能量浓度的增加,母兔日采食量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泌乳力、仔兔断奶成活率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仔兔断奶窝重呈显著性降低现象(P0.05),断奶个体重A组显著大于B组(P0.05),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球蛋白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胆固醇、血脂四项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白蛋白、尿素氮和血糖浓度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认为,适宜的能量水平(9.45~10.48)MJ/kg可以提高泌乳母兔的繁殖力、断奶窝重、仔兔断奶个体重及成活率,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过高能量水平不利于泌乳母兔生产。  相似文献   

10.
陆燕  陈俊 《科技视界》2022,(9):102-104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电子学档系统、智慧教室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按照BOPPPS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引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个阶段;利用专业校企联合育人平台以及课程群,开展项目导向教学(PBL)+团队学习(TBL)的教学活动,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完成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会实践在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校检验专业2012级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一个班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两个班的实验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并对社会实践在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的实验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社会实践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认可。结论:社会实践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了他们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选择年龄相近 ,健康无病 ,体重约 1kg的珍珠系长毛兔 1 0 0只 ,根据体重、性别 ,按组间相似的原则分为 4组 ,每组 2 5只 ,A、B、C 3组为试验组 ,分别添加 1 ,2 ,3号复合添加剂 ,D组为对照组 ,添加市售微量元素、多维素添加剂 ,蛋氨酸。试验各组基础日粮完全相同。6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对照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试验组 ,而成活率则低于各试验组。B、C两组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个试验组相比 ,B、C组比A组增重分别提高1 0 34%和 1 4 94% ,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B、C两组间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选择9只18月龄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重庆黑山羊羯羊,随机分成A、B、C 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百事美脂肪粉、4%菜籽油、0%脂肪饲喂,研究不同形式脂肪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DM降解率极显著高于A、C组(P0.01);但其CP降解率极显著低于A、C组(P0.01),A组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NDF、ADF、ADL降解率极显著低于A、C组(P0.01),A组ADF降解率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pH极显著高于A、C组(P0.01),A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B组瘤胃液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A、C组(P0.01)。B组血糖浓度极显著高于A、C组(P0.01);B组血清胆固醇浓度极显著低于A、C组(P0.01)。从以上指标来看,在重庆黑山羊日粮中添加百事美脂肪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郏县红牛不同年龄段的生长速度和育肥效果,选择53头郏县红牛,根据年龄分为3组,即6月龄组(A)、12月龄组(B)和24月龄组(C),进行90 d的育肥试验。每月定期测定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坐骨端宽等体尺指标和体重指标。结果表明:体尺平均增长幅度由快到慢依次为A组、B组、C组,体重平均增长幅度由快到慢依次为C组、A组、B组。体高A组与B组、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体斜长3组之间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胸围A组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组、B组与C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管围B组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坐骨端宽3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A组平均日增重0.93 kg,B组平均日增重0.72 kg,C组平均日增重1.11 kg,各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郏县红牛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指标均不断增长,生长期体尺指标增长速度高于育肥期,而育肥期体重指标增长速度高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选取辽宁医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09级、2010级两届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值得在实验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锦江牛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初始体重为(301.7±30.1) kg的锦江去势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即A、B、C、D和E组,每组10头,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2~3头牛。参照我国《肉牛饲养标准》配制基础饲粮,A组饲喂基础饲粮,B、C、D、E组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依次提高6%、12%、18%、24%。5组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保持一致,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A组)、6.38(B组)、6.74(C组)、7.10(D组)、7.46 MJ/kg(E组)。饲喂116 d后,禁饲12 h,每组选择3头体重接近于该组平均体重的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综合净能水平的提高,锦江牛背膘厚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C组锦江牛背膘厚度最低(2.01 cm),而眼肌面积则逐渐增大,以E组锦江牛眼肌面积最高(81.04 cm~2)。2)随着饲粮综合净能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pH_(45)min逐渐下降,D、E组显著低于A组(P0.05); C、D、E组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A、B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背最长肌pH_(24h)、肉色(亮度、红度、黄度值)、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3) C组锦江牛背最长肌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而背最长肌水分、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 E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A、B、C组(P 0. 05); C组血清瘦素含量显著低于A、B、D组(P0.05),血清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内源激素含量等指标得出,C组饲粮的能量水平(综合净能水平为6.74 MJ/kg)比较适于育肥前期舍饲锦江黄牛生产优质牛肉所需的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病例教学法在本科小动物疾病课程教学中的效果,采用课堂对比教学,结合问卷调查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班反映综合、分析、归纳能力的主观题平均正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5%的学生赞成采用病例教学法。病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课堂师生互动。同时病例教学法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组合日粮饲喂干奶前期奶牛对其围产期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况一致的干奶前期荷斯坦奶牛45头,根据体重、胎次及预产期接近(P0.05)的原则将奶牛随机分为试验A、B和C组,每组15头。分别以精料、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16∶24∶30∶30(A组)、16∶24∶45∶15(B组)和16∶24∶60∶0(C组)比例配合日粮饲喂。产前2周将3组试验牛转入围产牛群,3个试验组开始饲喂场内同一围产前期和新产牛日粮。试验期88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组在产后1、2和3周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10.46%(P0.05)、7.79%(P0.05)和5.65%(P0.05)。除产后1周外,产后2、3周B组的奶牛体况评分分别比C组高6.60%(P0.05)和9.06%(P0.05)。2)各试验组的犊牛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B组初乳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分别比C组提高10.82%(P0.01)和18.07%(P0.01)。3)与C组相比,B组产后21 d产奶量提高9.00%(P0.05),乳非脂固形物率提高2.83%(P0.05),乳蛋白率提高10.59%(P0.05),乳糖率提高5.64%(P0.05)。各试验组间乳脂率和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4)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B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A和C组(P0.05),B组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A和C组(P0.05), B组的血清尿素氮和胰岛素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总蛋白显著高于C组(P0.05);在产前7 d和分娩当天,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B(IgM)和IgG显著高于C组(P0.05);在产后21 d,B组的血清IgM和IgG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产前7 d和分娩当天,B组瘦素显著高于C组,而B组的血清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在产前7 d、分娩当天和产后21 d,B组的胆固醇均显著低于C组(P0.05),B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B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也显著低于C组(P0.05)。各试验组间β-羟丁酸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干奶前期饲粮组成和养分水平可影响围产期奶牛的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干奶前期奶牛日粮中精料、全株玉米青贮、谷草和羊草的适宜比例为16∶24∶45∶1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根据肉鸡氨基酸需要模型,研究细分饲粮氨基酸供给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采食量及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A组(2阶段)、B组(3阶段)、C组(6阶段)和D组(12阶段),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A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B、C组之间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肉鸡料重比(F/G)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2)B组肉鸡屠宰率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B组肉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C和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肉鸡胸肌率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A组肉鸡腹脂率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3)D组肉鸡代谢能采食量显著低于A、B和C组(P0.05)。A组肉鸡粗蛋白质及赖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C组肉鸡粗蛋白质及赖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D组(P0.05)。A组肉鸡蛋氨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A组肉鸡含硫氨基酸采食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D组肉鸡苏氨酸采食量显著低于A和C组(P0.05)。4)A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各组肉鸡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V/C值差异不显著(P0.05)。5)42日龄,A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B和C组肉鸡体重显著高于D组(P0.05)。B、C和D组肉鸡单位增重成本与A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2阶段饲喂能够促进肉鸡十二指肠发育,提高肉鸡营养物质采食量。综合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单位增重成本考虑,建议采用2阶段肉鸡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饮用不同pH值电解水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40日龄健康公鸡900只,根据饮用水pH值,随机分为弱酸组(A,pH值6.0)、弱碱组(B,pH值8.0)和对照组(C,pH值7.0),自由采食,连续饮用以上饮用水90 d。结果表明,A和C组间肉鸡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B组平均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和B组试验鸡的存活率均高于C组(P0.05);A、B两组间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B和C组间屠宰性能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胸肌IMP含量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合理给肉鸡饮用弱酸和弱碱性电解水能够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