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阐明AGRP基因在山羊皮肤表达模式以及对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qRT-PCR法检测AGRP基因在3只酉州乌羊不同组织和3只板角山羊皮肤组织表达情况。同时,通过体外试验分析不同浓度外源性AGRP蛋白对黑色素细胞影响,利用EdU法检测细胞活力、环磷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试剂盒检测cAMP活性、并检测其对真黑色素含量和黑素生成相关基因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酪蛋白酶(tyrosinase,TYR)、酪蛋白酶相关蛋白酶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DCT)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GRP基因在酉州乌羊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垂体中表达最高,与其他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5);板角山羊与酉州乌羊皮肤中AGRP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5)。添加不同浓度AGRP蛋白对黑色素生成和黑色素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AGRP浓...  相似文献   

2.
旨在阐明酉州乌羊皮肤发育的组织形态学特点以及黑色素高度沉积的可能分子机制,本研究选取渝东白山羊(白色皮肤)为对照,对100日龄酉州乌羊和渝东白山羊胎儿皮肤组织进行了组织形态学分析;并检测了成年酉州乌羊和渝东白山羊皮肤组织以及B16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阶段Pax3、Mitf与Tyr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山羊胎儿皮肤快速发育阶段,两品种间皮肤黑色素沉积差异明显;Pax3与Tyr在酉州乌羊皮肤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渝东白山羊(P0.001),而Mitf则无明显差异(P0.05);相对于细胞增殖阶段,B16细胞在分化时Pax3表达显著下调(P0.001),Tyr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Mitf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皮肤发育分化的早期阶段,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黑色素细胞的迁移路线可能不同;Pax3下调与Tyr上调是色素细胞分化并生成黑色素的必要条件;酉州乌羊皮肤黑色素高度沉积与Pax3、Tyr的大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山羊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及其部分家族基因与山羊皮肤黑色素沉积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本研究采用qRT-PCR检测HOTAIR和HOXD10、HOXC11、HOXC12基因在健康成年雌性酉州乌羊((19.16±1.44) kg)、板角山羊((23.27±3.24) kg)皮肤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其在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分化过程中(培养1、3、5和7 d)的表达模式,并分析HOTAIR与其他3个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皮肤组织中,酉州乌羊HOTAIR和HOXC12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板角山羊(P0.01),酉州乌羊HOXD1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板角山羊(P0.05);HOTAIR与HOXC12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HOXD10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在B16-F10细胞增殖阶段,HOTAIR在各阶段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HOXC11、HOXC12和HOXD10呈"高-低-高"的表达模式,且均在培养1 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和5 d(P0.01);HOTAIR与HOXC11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HOTAIR表达持续上升,HOXD10表达持续下降,HOXC11在各阶段的相对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HOXC12在培养1和5 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和7 d(P0.01);HOTAIR与HOXD10表达极显著负相关(P0.01)。HOTAIR在乌皮山羊皮肤中高表达,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HOTAIR对HOXD10存在负向调控作用。HOTAIR与HOXD10互作可能调控山羊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化与黑色素生成。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的酉州乌羊、渝东白山羊、重庆板角山羊3个地方品种的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初生重、断奶重、周岁体重等生长发育性能和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等肉用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酉州乌羊的前期生长发育和肉质优于渝东白山羊和重庆板角山羊;重庆板角山羊的后期生长发育较快;酉州乌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黑素皮质素受体1 (melanocortin 1 receptor, MC1R)基因在不同肤色成年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试验以成年酉州乌羊、板角山羊及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C1R基因在山羊皮肤组织及B16-F10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C1R基因在成年酉州乌羊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板角山羊(P0.01);在B16-F10细胞增殖阶段,MC1R基因相对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在24, 72, 120小时时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6, 168小时时(P0.05);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MC1R基因在分化后期(72, 120, 168小时)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前期(6, 24小时)(P0.05)。说明MC1R基因对动物皮肤黑色素生成和沉积起重要作用,且对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酉州乌羊与本地其他山羊群体的肉品质特性,试验随机选择6月龄酉州乌羊、本地白山羊和波杂羊公羔羊各3只,屠宰后进行肌肉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粗蛋白、胆固醇、总脂肪和灰分在三个群体肌肉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胱氨酸和组氨酸之外的其他氨基酸均在酉州乌羊肌肉中的含量最高,其中蛋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5);三个群体羊肉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的含量及其占肌内脂肪的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镁元素在波杂羊和酉州乌羊肌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本地白山羊(P0.05),硒元素和锌元素在酉州乌羊肌肉中含量最高。说明酉州乌羊是高营养价值的肉用山羊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新批准的西南地区5个山羊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他羊种的亲缘关系,试验利用设计的引物对山羊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对序列数据进行了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新批准的5个山羊遗传资源中,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平均多态位点数比较接近,均高于渝东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遗传多样性高于贵州黑山羊和渝东黑山羊;从亲缘关系来看,渝东黑山羊与板角山羊和南江黄羊亲缘关系较近,酉州乌羊与板角山羊亲缘关系最近,贵州3个羊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和黔北麻羊)遗传距离近,大足黑山羊与乐至黑山羊遗传距离较近。说明渝东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提纯;新批准的5个山羊遗传资源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批准的西南地区5个山羊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这5个山羊遗传新资源与其他羊种的亲缘关系,研究扩增了山羊的mtDNA D-loop序列并测序,对序列进行了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5个新的山羊遗传资源中,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平均多态位点数比较接近,均高于渝东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遗传多样性高于贵州黑山羊和渝东黑山羊,渝东黑山羊平均多态位点和遗传多样性在5个羊种中最低。从亲缘关系来看,酉州乌羊和渝东黑山羊与板角山羊亲缘关系近,贵州3个羊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和黔北麻羊)遗传距离近,大足黑山羊与乐至黑山羊遗传距离较近。研究认为,渝东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加强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提纯。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山羊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及其部分家族基因与山羊皮肤黑色素沉积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本研究采用qRT-PCR检测HOTAIRHOXD10、HOXC11、HOXC12基因在健康成年雌性酉州乌羊((19.16±1.44)kg)、板角山羊((23.27±3.24)kg)皮肤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其在小鼠皮肤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分化过程中(培养1、3、5和7 d)的表达模式,并分析HOTAIR与其他3个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皮肤组织中,酉州乌羊HOTAIRHOXC12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板角山羊(P<0.01),酉州乌羊HOXD1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板角山羊(P<0.05);HOTAIRHOXC12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HOXD10表达显著负相关(P<0.05)。在B16-F10细胞增殖阶段,HOTAIR在各阶段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HOXC11、HOXC12和HOXD10呈"高-低-高"的表达模式,且均在培养1 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和5 d(P<0.01);HOTAIRHOXC11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HOTAIR表达持续上升,HOXD10表达持续下降,HOXC11在各阶段的相对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HOXC12在培养1和5 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3和7 d(P<0.01);HOTAIRHOXD10表达极显著负相关(P<0.01)。HOTAIR在乌皮山羊皮肤中高表达,在B16-F10细胞分化阶段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HOTAIRHOXD10存在负向调控作用。HOTAIRHOXD10互作可能调控山羊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化与黑色素生成。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黑山羊、酉州乌羊和努比亚山羊3个品种为实验群体,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检测BMP15基因的多态性,并探讨其多态性对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为山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在线软件预测BMP15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利用Excel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利用POPGEN软件计算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并对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进行分析;用SPSS软件对3个山羊群体BMP15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P15基因外显子中检测到1个SNP位点,BMP15基因在外显子2处存在突变位点C6260G,3个山羊群体在此突变位点处均存在3种基因型CC、GC、GG;贵州黑山羊、酉州乌羊和努比亚山羊χ2检验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贵州黑山羊和努比亚山羊表现为中度多态,酉州乌羊表现为低度多态;GG基因型个体在贵州黑山羊群体中产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和GC基因型个体(P0.05),GC基因型个体在努比亚山羊中的产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和GG基因型个体(P0.05),3种基因型在酉州乌羊中差异均不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山羊BMP15基因的突变与其繁殖性能有关,可能是影响山羊繁殖率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1酉州乌羊的形成与产地条件。1.1酉州乌羊形成简况酉阳县建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1131年,改寨为州,名为酉州,是州府所在地,距今已有874年,酉州乌羊因产于这块神奇土地而得名.该羊群形成于20世纪初,距今已有100年历史,据考查,是本地山羊在当地完整的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中经长期封闭繁育,自然选择形成的山羊类群,其表型特征明显,遗传性状较为稳定.目前该羊群总数有5 900余只,主要分布于酉阳县境内的6个乡镇663 km^2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为从生化特性方面研究该品种的种质特征,文章比较了湖北乌羊与酉州乌羊等其他山羊12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湖北乌羊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胆固醇(TC)、球蛋白(GLOB)和低密度胆固醇(LDL-C)极显著高于其他山羊(P<0.01);过氧化氢脱氢酶(LDH)、白球比(A/G)以及高密度胆固醇(HDL-C)极显著低于其他山羊(P<0.01)。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湖北乌羊比其他山羊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和抗病性有关,部分差异可能还与其独特的乌质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13.
旨在筛选对黑色素生成起调节作用的小RNA,并探究其对山羊肤色及毛色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采集了健康酉州乌羊(Youzhou dark goat, YZDG)、川东白山羊(Chuandong white goat, CDWG)100日龄胎羊皮肤样本(n=3),和健康2~3周岁大足黑山羊(Dazu black goat, DBG)、内蒙古绒山羊(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 IMCG)个体皮肤样本(n=3),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技术观察皮肤中黑色素沉积情况;通过小RNA测序技术筛选差异miRNAs;培养B16-F10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利用细胞转染、qPCR、Western Blot、黑色素含量检测等技术验证miR-129-5p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黑色素颗粒明显在YZDG胎羊皮肤和DBG毛囊的毛球、毛干、外根鞘等部位沉积,而在CDWG胎羊皮肤和IMCG表皮、毛囊中没有被观察到。经测序分析,在肤色差异的YZDG和CDWG中筛选到62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31个在乌皮山羊中上调,31个下调。在毛色差异的DBG和IMCG中,筛选到38个差异表达miRNAs,其...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和掌握酉州乌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8头酉州乌羊进行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测定结果反映了酉州乌羊的生理机能特性,初步建立了酉州乌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今后加强酉州乌羊的饲养管理、疫病诊治和杂交繁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酉州乌羊是一个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地方山羊品种,2009年10月25日正式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级遗传资源。酉州乌羊表现为乌皮乌色、肉质鲜美,拥有"药羊"的美称〔1〕。目前,该品种群体数量已非常小,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2〕。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扩繁酉州乌羊,能够提  相似文献   

16.
用13个SNP分子标记对122只湖北乌羊个体进行基因分型,计算个体基因型杂合度,另外测定湖北乌羊的血液黑色素指标(即褐黑素含量、碱溶黑色素、总黑色素、酪氨酸酶活性),并利用SAS软件对个体基因杂合度和血液黑色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杂合度与血液黑色素含量间无显著关联,在生产中改变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提高生产性能时并不会影响黑色素含量。但碱溶黑色素与褐黑素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与褐黑素、碱溶黑色素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7.
酉州乌羊因全身皮肤、眼、鼻子、嘴、肛门、阴门等可视粘膜为乌色而得名,乌质性状是其主要特征,于2009年10月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但是目前对于这一难得的遗传资源的生理生化特征知之甚少,而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这一难得的遗传资源提供基础数据,也是进行品种改良的基础.因此,本文对酉州乌羊基本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新批准的西南地区5个山羊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他羊种的亲缘关系,试验利用设计的引物对山羊的mtDNA D- loop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对序列数据进行了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南地区新批准的5个山羊遗传资源中,大足黑山羊、黔北麻羊和酉州乌羊平均多态位点数比较接近,均高于渝...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酉州乌羊人工采精、制作细管冻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成功制作了酉州乌羊细管冻精,解冻后的精液活力均在0.3以上。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酉州鸟羊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酉州乌羊保种繁育体系、保种信息库、遗传资源冷冻保存库和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在保种中的应用等保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