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岭南盆景艺术的两大特色分别是"矮壮树"与"高瘦树",分别代表着"高"、"矮"两个流派的艺术造型,其制作过程差别很大。韩先生此组作品,应属岭南盆景"高"的流派范畴,于"高"派之中生出"文人"或"素仁"。正因如此,它是着重于神韵表达,意境深长,藏匿不露,悬念飘渺。没有表白直率感,需要细细品昧,它的艺术价值观在于"阳春白雪"。非一般人歌  相似文献   

2.
高瘦树也有人称为素树,一般取材多为单干、双干或三干,也有个别采用五干,这类树桩虽没有矮壮雄霸树型恢宏大气,但其自成一格,清高脱俗,也让人赏心悦目,成为树桩盆景不可缺少的类型。高瘦树盆景制作关键环节是取材,故此,笔者将取材点滴体会撰写出来请教于同好。树桩取材应是盆景制作的关键。由于这类树相似竹子一样高矗直立,容易找到,可是细究其树姿、形态、神韵就不那么简单了。高瘦树也有人称为素树,一般取材多为单干、双干或三干,也有个别采用五干,这类树桩虽没有矮壮雄霸树型恢宏大气,但其自成一格,清高脱俗,也让人赏心悦目,成为树桩盆景不可缺少的类型。高瘦树盆景制作关键环节是取材,故此,笔者将取材点滴体会撰写出来请教于同好。树桩取材应是盆景制作的关键。由于这类树相似竹子一样高矗直立,容易找到,可是细究其树姿、形态、神韵就不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3.
山松树木,高瘦挺拔,刚直不阿,满山遍野,到处可见,为建筑佳材。盆景爱好者打破常规造型,寻找奇、特、怪的素材,以求创新。岭南盆景艺术的“高瘦”流派(以素仁为代表),在山松盆景艺术创作中,有它不可磨灭的地位。任何流派的艺术造型,其精华不在形式而在内涵,形式只是一种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岭南派风格创始人之一的孔泰初,从19岁起就致力于盆景艺术事业,首创截干蓄枝法,时至近日,截干蓄枝法已成为岭南盆景的最重要的技法特征,有别于其他盆景造型手法,岭南盆景利用截干蓄枝造型,盆景不用绑扎、机械纠型,而是一刀一剪、蓄养渐进而成,力雄势猛,枝托构图造型随意,求生向上欲望强烈,以"树上树"(树中有树)为特色,易于表达自然神韵。随着鉴赏、技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岭南盆景以英近树造型、因树造型、截干蓄枝等技法和枝法,在盆景界闻名遐迩,为行内各流派所推崇和效仿。然而,行内又有一种声音:岭南盆景以杂木盆景见长,松柏类盆景则为北派所擅。勤劳务实的岭南盆景艺术家们对山松盆景的求索从未停歇脚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钻研,努力创作,刻苦耕耘,运用岭南盆景出  相似文献   

6.
<正>为发掘传统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广州海幢寺主办,广东省盆景协会、广州盆景协会承办的"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研讨会"于9月28日在素仁格盆景发源地——广州海幢寺举办,同期展出的80余盆精品素仁格盆景也于9月29日-30日对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7.
<正>为发掘传承岭南"素仨格"盆景艺术,广州海幢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广东省盆景协会联合决定于"素仁格"盆景创始人和发源地广州海幢寺,举办岭南"素仨格"盆景艺术研讨会,同期举办一个约80盆"素仨格"盆景的小型展览。名称: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研讨会主办单位:广州海幢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单位:广东省盆景协会、广州盆景协会协办单位:"弄文玩素"盆景群支持单位:《花木盆景》杂志社、《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岭南盆景网  相似文献   

8.
<正>为发掘传承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广州海幢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广东省盆景协会联合决定于"素仁格"盆景创始人和发源地广州海幢寺,举办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研讨会,同期举办一个约80盆"素仁格"盆景的小型展览。名称: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研讨会主办单位:广州海幢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单位:广东省盆景协会、广州盆景协会协办单位:"弄文玩素"盆景群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素仁"盆景与"素仁格"盆景的关系,探讨素仁格盆景在精神内涵和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结合素仁格盆景艺术特征,分析素仁格与文人树的关系,提出"素仁"盆景归属于"文人树"盆景的观点;分析"素仁"盆景当前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推动"素仁"盆景及岭南盆景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捞月型”是岭南盆景一种特殊的悬崖式造型形式,其树头、根和干身走势低伏旁逸、跌宕迂回,宛若俯身捞月,意象生动,因而得名。“捞月型”盆景下捞枝或左或右、或深或浅,灵动飘逸,极富诗情画意。2021年12月3日,笔者在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创作表演中因材造型,将一棵普通直干飘枝罗汉松桩材制作成“捞月型”盆景。受现场表演时间所限,诸多细节不及一一讲解,现将构思及制作过程记录如下,与树友探讨共思。  相似文献   

11.
岭南盆景就是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岭南盆景艺术师对各种素材进行培植、加工、造型,创作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盆景。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的道路,树石、丛林盆景是在单体树木造型、山石造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此,要全面继承和运用树木、山石盆景的基本功与表现手法,并进一步探讨研究一些新的课题。如:选材、造型、树与树的组织,景盆的制作、树与石的组合结构、它们之间主次、疏密、顾盼、藏露等等关系。树与石结合后,树长石不长,它们的比例关系就会失调,或树被石困而长势衰弱,或山石为树根涨破损裂,还有景盆的换土,树石盆景在栽培技艺上的"保型"与"保健"等,都需要有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3.
<正>三、岭南盆景的因树造型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引导。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顺着规律去做就能事半功倍,容易取得成功,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盆景创作也是一样道理,也要顺应客观规律,懂得因势利导,根据树材的特点因树造型,才能制作出好的盆景作品。大自然树木的形态是千姿百态的,岭南盆景以大自然为蓝本,自然也是千姿百态。但造就一盆什么形态的盆景,不是以我们的主观意志来确定的,而是依据得到的树材而定,即要根据其头势和干势确定。因树木不同的形态,其头、干、枝、  相似文献   

14.
<正>近来有关花木盆景宣传媒介屡有文章讨论文人树盆景,表现出盆景艺术界学术气氛的活跃和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鉴于艺友们对有些盆景专家著文谈及文人树盆景造型时对要把树桩制成"中上部呈软弯蛇曲翻卷扭动"、"采用多干式"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想和大家一起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瘦是"素仁格"的一个特征。于盆艺中形态独特,展馆园场里也常显鹤立。素仁和尚的两个作品存图中,《春初》几条小枝,柔悠瘦秀;《姻缘》子母两干,刚直劲瘦,两瘦各显出不一样的景韵。素仁曰:我偏爱那瘦劲高飘的形格。瘦是素仁选桩的偏爱,也是他的作品特征,与同时期岭南另一先师孔泰初的硕壮雄虬的矮仔大树成极大反差,素仁和尚对高瘦树的偏爱,是他佛禅修行,悟觉脱俗的自然体现,也是他玩树不附流,敢尝试敢创新的因果。素仁树的瘦,蕴含精气神,如郑板桥  相似文献   

16.
正树石(水旱)盆景,是最能体现中国盆景特点的一种艺术门类,其用材广泛,可就地取材、信手捡来,而且来得易、见效快。但要把它做好、做出特色来又绝非易事——至少需要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方面艺术造型及盆景美学基础,并力求达到"师法自然、因材制宜、见机取势、以形传神"、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因此,这就需要长学苦练、勇于实践,发扬"工匠"及"钉子"精神,日增月累、厚积薄发,我认为这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志伟 《花卉》2011,(9):33-35
岭南风格的树桩盆景以师法自然为主要特色。师法自然并非机械模仿自然,把大自然的树木形象照搬到盆上。而是运用概括。取舍、夸张……等艺术手法进行栽截,结合运用巧妙的栽培造型技法,进行艺术再创造,使作品既具自然野趣的风韵,又不留人工斧凿痕迹,从而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刘启华2010年5月30日,由广东省盆景协会、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东莞真趣园承办的"岭南盆景创作研讨会"在真趣园成功举办。此次会议得到真趣园园主黎德坚先生的大力支持,出资承办岭南盆景创作研讨会正是为搭建一个交流技艺的平台。广东盆景协会领导及来自广东各地的盆景协会成员共6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交流岭南盆景创作技艺,探讨岭南盆景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9.
正"一树新菊十样花,当吟秋色分外香。"树状菊是近年来出现的菊花园艺新秀,它聚形形色色菊花于一树,绽放时节五彩缤纷,令人耳目一新。新颖的树状菊可根据需求与喜好任意塑造,如圆球型、扇面型、瀑布型、微型等,甚至是盆景;它既保留了菊花原有的特质,又具有形体俊美,新颖热烈的视觉优势。因此,形状独特、高贵典雅的树状菊花,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树状菊也称为"菊树"。传统的菊花造型如大立菊、小立菊、多头菊、盆景菊等造型菊,大都靠框架绑缚,其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运输不便等等,与之相比,树状菊花的造型要轻松容易得多。使用预先培养造型好的青蒿、芙蓉菊等菊科植物做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盆景艺术的起源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盆景艺术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可,“文人树”隶属于树木盆景中的一个类别,主要源于国人的文人文化。“文人树”盆景艺术的发展历经了不同的阶段,同时具备较为丰富的语言特质,基于此,以盆景艺术的发展作为研究背景,揭示“文人树”艺术表现作为研究目的,针对“文人树”盆景,从文化渊源、历史溯源、创作特征、语言特质以及对当代中国盆景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国内相关工作者“文人树”盆景创作提供有利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