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枣庙村位于济源市北20 km,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961人,其中贫困户83户302人;耕地面积106.67 hm~2,山坡地面积266.67 hm~2。10年来,枣庙村在济源市农牧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建合作社,挖掘冬凌草品牌资源,发展"一村一品",打造特色园区,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休闲农业,累计助农增收5800万元,鼓起了"钱袋子",甩掉了"穷帽子"。全村83户贫困户,82户实现脱贫,脱贫  相似文献   

2.
<正>"历经两年脱贫攻坚,在年末岁初,经过自查评估,我村29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300元,已基本符合脱贫的标准。"2016年12月12日,邵阳县政协委员、岩口铺镇腰古塘村村支书陈吉英高兴地说,"而且,全村贫困户数低于3%,整村在3年内脱贫基本已成定局。"此前,该村17个村民小组已有57户贫困户顺利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为实现2017年底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倘甸镇阿三丹村的全体村民正依托种植业和养殖业,围绕产业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阿三丹是一个少数民族精准脱贫示范村,位于倘甸镇新华村,分为大、小两个村,共166户623人,全部为彝族。2015年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1户,共228人,为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困山区村。在实施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阿三丹有许多村民告别了老旧的垛木房,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安居农房。据统计,2016年,动员村内剩余的64户建设安居住房,其中建档立卡有36户,兜底住房28户。截至目前,已启动建设48户,包括  相似文献   

4.
<正>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5户1375人,其中贫困人口89户,共286人。近年来,该村坚持"产业第一"的扶贫理念,以"勤劳致富、脱贫光荣"为导向,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激发贫困户的内在生产力。2017年一季度,经过群众申报、推荐,干部入户调查,评选出2户"四星级脱贫户"、7户"三星级脱贫户"、7户"二星级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伴着清风鸟鸣,笔者来到梨树县榆树台镇张家街村,一路走来,道路平坦宽阔,路旁干净整洁,村民们自豪地讲述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张家街村于去年实现整村脱贫,为更好地落实"一户一策"政策,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今年3月份,驻村工作队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十社王凤文家和二社董君家两户脱贫户由于身体原因仍存在一些生活压力。为防止他们返贫,驻村工作队帮助他们发展庭  相似文献   

6.
<正>1.创新方式耒阳市大和圩乡禄田村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公顷。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598人。2017年以来,耒阳市农业局依托本村生态特色,让禄田村的特色非标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乡村,助力精准脱贫。2.培训人才禄田村贫困人口文化程度低,电商人才稀缺,基本没有通过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和增收来脱贫的思路和想法。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选派合适的村民参加专项电子商务培训,最终选定村民刘利愿来开设本  相似文献   

7.
<正>安阳县曲沟镇洪岩村共有3600人,耕地面积2000亩。该村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2年6月,洪岩村整体接收了安阳县都里镇山区贫困村盘金脑村的25户移民,入住第一社区。仅靠种植花椒来维持生活的原盘金脑村村民都被安排在洪岩村内的铁合金公司工作,还分到了菜地,享受到和洪岩村村民一样的待遇。盘金脑村整体搬迁至洪岩村,探索出了一条由扶贫到脱贫,由"输血"到"造血",由改善生活质量、改变生产方式到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被称作"洪岩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新山村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南部,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脱贫村、革命老区。全村396户1506人,目前脱贫享受政策户21户65人,脱贫不享受政策户104户293人,全口径贫困人口125户358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竹林镇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开展全面普查工作,有效解决了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学生网课学习""疫情收入下滑"等问题,切实保障脱贫群众的脱贫稳定性,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水平。新山村严格贯彻落实巩义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吉山村是"十三五"建卡立档的贫困村,全村辖6个自然村,527户18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313人。这个贫困发生率高,前几年还一度处于绝境的贫困村,却在2017年整村脱贫了。据了解,吉山村的脱贫与一株神奇的"草"有关。春节期间,记者来到吉山村一探究竟。"使我们全村脱贫的草叫艾草,就是我们端午挂门口那种植物。"吉山村党支部书记尹佐明告诉记者,"艾草这  相似文献   

10.
正圆林村地处诏安县红星乡西部,全村辖3个自然村,共510户,计204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01人,低保户24户、72人,"五老"4人,"五保"户1人,孤儿1人。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4450元,村集体收入2万元。由于该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单一、社会事业不足、劳动力大量外流、集体经济薄弱等,影响村民增收,缺乏村财投入公益事业,形成该村难以  相似文献   

11.
正大安市两家子镇围绕"以扶贫抓党建、以党建促脱贫"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按照"六个精准""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16年以来,全镇经过精准识别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41户3093人,2016年底脱贫774户1375人;2017年贫困户1113户1998人,2017年末实现脱贫435户774人;2018年贫困户716户1265人。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基本情况易门县浦贝乡罗台旧村委会国土面积15 km2,耕地面积223 hm2,林地面积2559.59 hm2。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5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2 453元。罗台旧村辖10个村民小组,农户940户,村民2450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总数为1551人,外出务工人员653人,多为老人、小孩、残疾人在家劳作,劳动力严重缺乏。罗台旧村为贫困村,有建档立卡户42户149人,其中2014-2017年脱贫30户104人,20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永登县通远乡临平村于2013年完成了整村脱贫。在双联行动3年的帮扶中,当地农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纷纷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道。有着养羊传统的临平村村民正发着"羊财"奔小康,马文玉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临平村位于永登县西部,共有733户人家,平均海拔2600米,常年干旱少雨,种植业基础条件薄弱。马文玉今年34岁,家里有6口人30亩地,虽然地块多,但仅靠种植小麦、胡麻等传统农作物,一年的收入不足1万元。由于产量太低,一部分地也被撂荒了。2010年,乡村干  相似文献   

14.
正南安市向阳乡瞄准提升乡村两级干部带领群众脱贫的水平这一目标,实施生态农业支撑生态旅游战略,通过资源普查、宣传发动、土地流转、抱团创业、引资借力、对接市场,打造"互联网+"创客空间,让百姓真正能赚到钱,让贫困人口脱贫,成效显著。全乡7个村2014年共录入扶贫建档立卡系统的贫困人口530户1315人,截至目前已实现脱贫436户1105人,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全面脱贫。一、修公路、建产业,夯实扶贫基础一是"要致富,先修路"。近  相似文献   

15.
园子村是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一个移民村,主要以设施农业、经果林种植和观光旅游为支柱产业,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2 100元,2020年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文章分析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园子村在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挖掘培养后备人才、加强乡村综合治理、强化产业发展、开发乡村旅游等对策措施,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正>一、总体情况延庆区沈家营镇临河村益农益农信息社于2016年5月14日正式运营,村总人口856人,其中农业户口260户,城镇户口154户,低保户8户,低收入户3户,重残9人,优抚7人,80岁以上22人。村民以在家务农(种玉米)或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与城市交流不足,信息化严重滞后。但益农益农信息社的出现为村民提供了农业公益、便民、电子商务、培训体验等服务,切实解决了村民生产、生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自身大粮食平台优势,在益阳市大通湖地区积极开展优质稻产业扶贫工作,重点帮扶南京湖村、芸洲子村、永兴村、大东口村、芸美村、种福村等6个村,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役。集团在大通湖地区结对帮扶6626户,带动农户1139户,其中带动脱贫600户,安排就业600人,实现精准帮扶、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18.
后陈村共有335户村民,常住人口917人,外来人口500余人,党员40名,村民代表35人。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2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万元。2011年,我们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1月下旬,在茶陵县界首镇白沙村的兴沙食用菌基地,第一批10万棒黑木耳接种成功,宣告该村的食用菌产业正式起航。白沙村现有村民978户,总人口4200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667平方米,资源贫瘠,缺乏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205户818人,是茶陵县68个贫困村之一。为了发展产业扶贫,改"输血"为"造血",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  相似文献   

20.
来自太子山脚下漫路乡的祁俊发,生于1989年9月,是甘肃省临夏县漫路乡漫路村祁家社的社长.2017年1月,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祁俊发组织本村5户村民,筹措资金500万元注册成立了临夏县凯博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5户,党员4名,带动当地分散养殖大户20多户,吸收带动本村及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206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