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植物园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苦苣苔科观赏植物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观赏花卉。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类型众多,对其观赏价值的开发基本是一片空白。本文对桂林植物园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生态习性、生物特性及园林应用种类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资源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放  李湛东 《广西园艺》2005,16(4):56-59
苦苣苔科观赏植物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十分流行的花卉。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类型众多,其开发却基本是空白。本文探讨了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和发展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卉类群参与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3.
南方喀斯特地区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在北京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于2004年开始自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引种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迄今为止已引种以唇柱苣苔属为主的苦苣苔科观赏植物20余种,在室内栽培表现良好,能够正常开花结实,基本上获得满意的效果,是值得开发和推广的新型室内盆栽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O种野生苦苣苔科植物进行物候期及适应性的观察记录,对这1O种野生苦苣苔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引种栽培、繁殖技术进行阐述,同时,对其观赏性进行量化评价,并对其在武汉地区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海南苦苣苔科野生植物资源及其观赏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海南苦苣苔科野生植物的实地调查并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分布于海南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资源进行了整理、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苦苣苔科植物共有13属21种1变种,其中海南特有属2个,海南特有种10个,同时对海南苦苣苔科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苦苣苔科植物的地域分布,可将其分为新热带苦苣苔科植物和旧热带苦苣苔科植物。新热带苦苣苔科植物传粉媒介主要为脊椎动物,旧热带苦苣苔科植物的传粉媒介主要为无脊椎动物。据报道,蜂类、蜂鸟、蝙蝠等可为苦苣苔科植物传粉;不同的传粉媒介选择并适应不同的传粉特征,尤其是花部特征,其中蜜腺花蜜含量及其组成与传粉者的行为特征密切相关。而且,有的苦苣苔科植物具有雄蕊先熟或雌蕊先熟、镜像花柱等特殊现象,从而有效地避免自花传粉。但是,在恶劣环境下,为了能维持种的生存与发展,苦苣苔科的某些植物也会进行自花传粉。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野生岩生草本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野生岩生草本花卉资源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总计26科66属190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31属83种(小型岩生蕨类花卉54种,中型岩生蕨类花卉29种),种子植物9科35属107种。生境特征主要有干旱环境生长种类、阴湿种类、溪沟边生长种类、林下生长种类、石面生长种类、石沟或石缝或石孔生长种类,生长在这些环境中的花卉是喷泉假山、水池假山、草地假山和山水盆景点缀的优良植物材料。垂直分布范围广,最低分布为200m,最高分布为2 600m。  相似文献   

8.
尚士 《花卉》2012,(9):9-9
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叶肥厚翠绿,花钟状美丽、有蓝、白、紫、红等色。其主要特点是花期长,花朵大而鲜艳,雍容华贵。初春到晚秋始终开发不断,是观赏价值很高的盆栽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升山东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引进野生苦苣苔科植物,对其进行引种栽培,并分析其在山东园林应用的价值,发现合理引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南太行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有野生观赏植物69科109属209种,其中乔木65种、灌木73种、藤本22种、草本49种。按观姿、观叶、观花、观果等对观赏植物类型进行了论述。根据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了野生观赏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培军 《现代园艺》2013,(24):16-16
对山西省马铺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确定该区域有野生观赏植物20科31属32种,介绍这些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并提出综合开发利用野生园林植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素红  邹璞  廖景平 《园艺学报》2010,37(4):607-612
玄参科植物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的萼片、花冠、雄蕊和雌蕊原基都具两侧对称性,且为合萼、合瓣花,雄蕊着生在花冠上,子房两心皮两室。花器官分化顺序为萼片、雄蕊原基、花瓣原基、雌蕊原基。5枚萼片原基发生顺序不一致,其式样为近轴面1原基-远轴面2原基-2侧生原基,萼片原基的发育是同步的;雄蕊原基先于花瓣原基发生,但其发育比花瓣原基缓慢,4枚雄蕊原基几乎同时发生;5枚花瓣原基同时发生,且远轴面的两枚花瓣原基后来有愈合迹象。与同科Agalinis densiflora花发育比较,两种植物花器官原基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有较大的差异。与同科地黄属(Rehmannia)、苦苣台科(Gesneriaceae)异叶苣苔属(Whytockia)、尖舌苣苔属(Rhynchoglossum)和台闽苣苔属(Titanotrichum)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比较,发现玄参科和苦苣苔科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关系比较复杂,5属并不能笼统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式样,认为以子房室数和胎座类型划分玄参科和苦苣苔科的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采用样地调查和线路调查法,并拍照、采集标本与文献对照,进行了保护区内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统计.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共有65科155属469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10种,被子植物61科150属459种.该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种类组成丰富,其中珍稀树种较多,常绿类少,落叶类较多.按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特点,将其分为风景林类、观赏花木类、观赏果木类、造型植篱类、攀缘藤木类及树桩盆景类等类型,并从树木的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方式方面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艳斑苦苣苔,别名花猫,是苦苣苔科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属于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猫的优点太多,在岭南,贱生贱养、美艳夺目、容易爆花、花期极长(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天,有的可以开几个季度)。冬季温暖地区或是有暖气地区尤其推荐(图1)。养花猫几年,对花猫的生长习性比较熟悉,总结出如下几点养护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敬晓云 《花卉》2014,(3):24-25
花脸苣苔(KoWeda)又名艳斑苦苣苔、角桐草、科罗拉多苦苣苔等.别名花猫。是苦苣苔科花脸苣苔属的总称。本属植物约有20种,原产于美洲,但因其鲜艳的颜色和异乎寻常的斑点花瓣,很早就传人欧洲,19世纪达到鼎盛,并人工杂交出许多新的衍生品种.由于其生性强健.花色艳丽,花期很长,病虫害少,管理容易,深受园艺界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非洲紫罗兰为苦苣苔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茎甚短,叶片基生,叶柄较长,叶片呈卵圆形.全株生白色短毛,稍肉质.野生种花为蓝紫色.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室内盆栽花卉.适于小盆栽植,开花时用来布置书房、卧室、办公室或客厅,是很好的盆花.不开花时也可作为小型观叶植物.  相似文献   

17.
正苦苣苔科植物花大色艳,是近些年花卉园艺市场的新宠。我国有极为丰富的苦苣苔科植物资源,各地狭域分布的苦苣苔种类非常多,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山地等地形地貌,在或潮湿阴生、或干燥养生的石壁上,有着千奇百怪的苦苣苔。这丰富的种质资源也为园艺育种提供了极为广泛的亲本。  相似文献   

18.
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早春观赏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省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春野生开花植物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早春野生观赏植物有136余种,隶属于42科106属;分析了早春野生观赏植物的花期、生活环境和资源特点,并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曾宋君 《花卉》2008,(3):23-23
金鱼花(Aeschynanthus pulcher),又名口红花,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属多年生半附生性吊垂植物。金鱼花浓绿的叶片再配上鲜红而又奇特的花冠,颇受人们的喜爱,是家庭居室垂吊之佳品。  相似文献   

20.
杂种旋果苣     
吉醒 《花木盆景》2004,(10):18-18
杂种旋果苣(Strepfocarpas x hybridism)又名扭果花。苦苣苔科旋果苣属植物。杂种亲本原产南非、巴达加斯加州肯尼亚等地。杂种旋果苣花形别致。花色清雅,且开花不断,在欧美十分流行,是著名的室内小型盆栽观赏植物,广泛用于窗台、阳台和书房的装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