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慧  王红英 《现代园艺》2014,(17):83-85
本文通过分析意境和园林意境的基本概念,结合经典诗句阐述了诗词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影响,从古典园林的营造方法着手,举例分析了如何打造具有诗词意境的园林景观,思考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表现出的意境与道家文化有相通之处,如“自然”“空静”“写意”等园林意境与“道法自然”“有无相生”“涤除玄鉴”“虚静”等道家文化。从道家文化与意境,道家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3个方面,试析道家文化视角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3.
西泠印社是中国传统园林之中意境营造的集大成者,凭借孤山得天独厚的台地地势,在错落的地形中,以多变的造景手法,营造出风格独特且个性鲜明的"印学"意境。孟兆祯先生赞其为中国台地园林经典之作[1]。通过对西泠印社山地园林意境营造进行系统探究,从园林立意、实境构成、意境生成、意境深化等方面详解古典园林景观意境营造的手法,为现代园林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2]。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史,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和水体类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特别是私家园林,其精湛的空间营造手法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园林空间的基础上,从空间渗透、空间对比及意境营造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营造手法,旨在反映造园手法的规律特征,增加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探讨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局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古典园林的艺术一直深深影响着现代景观设计,尤其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内涵中无不渗透着古典园林的印记。本文从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入手结合分析,以自然观营造和意境营造为主要论述方面,深入探究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框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造园手法。结合迹象论的观点,以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园林中框景之"象"的表现,并探究框景中所营造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网师园是江南园林中典型的宅院合一的园林,以结构划分紧凑和空间组织协调取胜于苏州众多园林作品,建筑与水域形成独特的宅院围合空间,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技巧的典范,同时也具有艺术欣赏与园林意境营造借鉴价值。从宅院布局、空间序列、植物群落等方面品读网师园,试图回答园林环境如何生成意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分析,探究意境美与显隐美之间的联系,营造出符合当今审美需求并富有诗意化的住宅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表达方式的基础上,以探寻中国现代园林中中国古典意境的表达方式为目的,对国内3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品进行分析,从整体布局、空间形式、园林要素、尺度引入、色质抽取5个方面总结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园林作品中的表现手法,给予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问题上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意深远,有内容多、质量优的特点,而基于文化影响下的园林艺术更是引人注目、大放异彩。中国古典园林是集文学、美学、艺术于大成的产物,不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更是凝固的历史、具象的哲学,而园林中的意境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通过具象手段表达脑海中的抽象思维,以情景交融的方式,直抒胸臆。以苏州留园为例,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营造,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植物是园林建造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我国古典园林之中,植物的配植更是起到意境营造的作用。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其我国著名古典园林中配植的植物进行分析,探究其营造园林意境的作用,从而为我国园林设计中植物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诗词及匾额楹联与中国园林尤其是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园林景观营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研究郑州园博园一些城市展园的诗词和匾额楹联应用,总结了诗词及匾额楹联文化在郑州园博园园林景观营造中应用的方法、形式及景观意境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老庄哲学,在崇尚自然思想的支撑与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植物都是构成园林意境空间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立足于对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其配置特点和文化意境,挖掘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希望结合时代特征发挥其积极的借鉴作用,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现代园林绿化空间营造方式。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9,(22)
中国的园林艺术相同于中国的写意诗画,均集中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而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即充满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点就是追求意境,而谈到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就不能不提及诗画,这是因为一直以来,中国古典园林均和诗画关系密切,园林意境首先就从中国古典诗画的意境中而来。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所学,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诗画对中国园林产生的深刻影响,希望能为大家深刻了解中国园林艺术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造园如做诗文,首重意境,构思更需曲折有致,前呼后应。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也代表了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理想家园的生活状态,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涵盖了太多内容,本文借助诗词图画,通过对古典园林4大要素之一的建筑形式分类解析,使读者能换一个角度理解中国园林的诗文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吴海敏 《中国果树》2021,(1):I0002-I0002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一句出自中国古典园林专著《园冶》,一语道破中国古典园林最高审美范式—园林意境的营造。我国古代并没有专职建筑师,园林规划多出自文人之手,因而文人在进行园林规划时,便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漫步园林可感受自然之美,复又触景生情,品悟出园林主人隐于山水秀石中的脉脉情怀。借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江南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独领风骚,学者曹林娣通过对苏州、上海等地的园林加以考察,借此解读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结集《园庭信步—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解读》一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体现了自然山水的优美姿态,又涵盖了古典建筑艺术、花木种植、叠山理水及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意境的营造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闫晓梅 《中国食用菌》2019,(9):I0071-I0071
在研究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时,大多数都习惯的将园林分为端方雅正大气的北方园林和静雅精致闲适的南方园林,但是不管是南方园林还是北方园林,其中一些内涵总是具有时代一致性、相似文学象征、美妙的文学意境等,让人总有一种情景交融的体验。而这一切离开不古典园林中,广泛、大量运用碑刻、对联、独立园子的匾额、亭榭阁楼中的诗歌等手法进行的造景,这些造景即是物化的也是形式化的,和园林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学意境对主境和环境起到衬托和深化的作用,让人流连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