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孢菇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杂菌、病、虫害及其防治1.1杂菌及其防治方法1.1.1鬼伞俗称野蘑菇,形态特征:菌盖初呈弹头形或卵形,玉白、灰白或黄白,表面大多有鳞片,柄细长,中空。老熟菌盖展开,菌褶逐渐由白变黑,最后与菌盖自溶成墨汁状。防治方法:堆制好培养料,提高堆温,降低氨气含量,防止培养料过生、过湿,以便抑制鬼伞的发生和生长。菇床上产生鬼伞后,应及时摘除;若鬼伞大发生,可用2%~5%的甲醛溶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利用非粮秸秆葡萄枝、甘蔗渣、茄子杆、茭白叶作为大球盖菇的培养料,以稻草为对照设置不同的处理进行试验,观察、记录、分析不同处理的培养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周期、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非粮秸秆栽培大球盖菇是可行的,其中茭白叶可以提早大球盖菇的现蕾时间及出菇时间,茄子杆可以有效的延长大球盖菇的出菇期,葡萄枝屑既可以促进大球盖菇提早上市,又可以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对大球盖菇的推广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为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ata Farlow ex.Murr.)在宁夏的引种栽培试验,试验采用3种宁夏较为常见的食用菌培养料配方作为大球盖菇的栽培料,在相同温度及湿度的控制下,对3种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的产量及品质进行了对比试验,最终选择干稻草40%、谷壳40%、杂木屑20%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养料配方和覆盖方式探索大球盖菇轻简化栽培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探索大球盖菇简化栽培方式,以稻草、茭白叶、油菜秆和麦秆为大球盖菇培养料,设置覆土、覆盖菌渣和无覆盖3种方式,在单栋大棚内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在4种秸秆上均能正常生长,在麦秆上菌丝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其次是稻草,在茭白叶和油菜秆上生长最差,产量也最低; 3种覆盖方式下,以覆土处理产量最高;无覆盖的情况下,利用麦秆栽培大球盖菇,也可获得较高产量,并且单菇重与覆土处理无显著差异,且菇脚干净无泥土。本研究可为大球盖菇轻简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鬼伞是一种腐生真菌 ,喜高温、高湿 ,是草菇的主要竞争杂菌 ,一旦发生 ,会大量消耗培养料的养分 ,影响草菇生长 ,造成减产。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栽培草菇的麦秸或其它培养料一定要新鲜 ,使用前在阳光下晒 2~ 3天 ,以消灭其中的鬼伞及其它杂菌的孢子。(2 )培养料要充分发  相似文献   

6.
对采摘到的野生大球盖菇经组织分离提纯,选育了大球盖菇1号.经与福建引进品种进行3年的对比试验和子实体品质分析表明,该品种产量和品质显著高于福建引进品种.研究了菌龄、透气性、温度对大球盖菇1号菌丝生长的影响和大球盖菇1号菌丝在稻草、麦秆、玉米秆、甘蔗渣、荞麦壳、竹渣等农作物残留物作培养料上的适应性,以及大球盖菇1号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菌龄越短,菌丝生长速度越快;采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封口物,能显著地加快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在温度为25~30 ℃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5 ℃时,菌丝停止生长;采用稻草等6种单一原料,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情况下,大球盖菇菌丝皆生长良好;9月中旬、10月中旬、11月中旬、12月中旬4个时期内均可以栽培大球盖菇,但9月栽培风险大,管理不慎易造成失败.  相似文献   

7.
<正> 大球盖菇是目前极具开发前景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由于它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所以货源紧俏,价格较高,是出口创汇产品。一般可在春秋两季栽培。一、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 1.营养。大球盖菇分解利用木质纤维能力较强。利用稻草、麦草、大豆秸、玉米芯、麻杆、小木块等均可栽培。 2.湿度。大球盖菇菇体大,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70%~75%,出菇期间要求空气湿度为85%~95%。 3.温度。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温  相似文献   

8.
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稻草为对照培养料配方,研究添加30%,60%的香菇菌渣和添加30%,60%的姬菇菌渣的培养料配方培养大球盖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香菇菌渣有利于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添加姬菇菌渣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产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该菇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等),栽培后的废料又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因此栽培大球盖菇在广大农村可作为"变废为宝"的重要措施之一,加上其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很受广大农户和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大球盖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球盖菇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场地及环境要求、栽培季节、培养料配制、建畦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内容,以期为大球盖菇的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农业生产废弃物玉米芯、谷壳、玉米秸秆为栽培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不同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及出菇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配方栽培大球盖菇均能正常出菇,但品质及产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秸秆∶谷壳∶玉米芯3∶1∶3配方最佳,菌丝生长旺盛,出菇品质好且产量高;秸秆∶谷壳∶玉米芯3∶3∶2配方最差,出菇品相差易开伞,产量低且生物学转化率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稻草、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作为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栽培料,研究6个不同栽培料配比处理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出菇时间、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大球盖菇的最佳栽培料配比。结果表明,采用50%稻草、50%玉米芯的配比大球盖菇产量最高,达11.88 kg/m~2,生物学转化率为95.01%。  相似文献   

13.
设置4种培养料配方,在杨树林下开展大球盖菇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0%玉米秸秆+40%稻壳的配方栽培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强,发菌时间短,现蕾时间早,子实体个数多且形态、整齐度好,产量可达38 425 kg/hm2,可以作为杨树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培养料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海鲜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有效地解决了海鲜菇生产企业菌渣处理的难题,提高了大球盖菇的生产效益。该文介绍海鲜菇菌渣的前处理方法,大球盖菇培养料的预处理和田间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杂菌污染,提高栽培的成功率和产量,我们进行了常见杀菌剂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旨在寻求抑制杂菌而不影响大球盖菇生长的杀菌剂用于拌料。给PDA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杀菌剂,接种培养大球盖菇,分别于第7天、第14天测菌丝生长长度(固体培养)或菌丝干重(液体培养)。结果表明:福异菌、代森锰锌、霜锐和甲基硫菌灵等四种杀菌剂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极强,不能用于培养基拌料。多菌灵和百菌清高浓度抑制作用较强,低浓度抑制作用较弱,应慎用,用量应控制在2500倍以上。琥酮霜脲抑制作用较弱,可以使用,用量应控制在2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一、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 1.鬼伞,俗称野蘑菇.①形态特征:菌盖初呈弹头形或卵形,玉白、灰白或黄白,表面大多有鳞片,柄细长,中空.老熟菌盖展开,菌褶逐渐由白变黑,最后与菌盖自溶成墨汁状. ②防治方法:堆制好培养料,提高堆温,降低氨气含量,防止培养料过生、过湿,以便抑制鬼伞的发生和生长.菇床上产生鬼伞后,应及时摘除;若鬼伞发生量大,可用2%~5%的甲醛溶液进行防治. 2.白色石膏霉,又名臭霉菌.①形态特征:初为双斑块状浓密的菌丝,逐渐变成深黄色面粉状,有一种刺鼻的臭味.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纯稻草栽培大球盖菇,稻草生育期较长,草茎的质地较粗硬,栽培时产菇期长,且易栽培,耐粗放,生产周期短、产量高。1、培养料配制稻草100%,另加麦麸或米糠10%、玉米粉5%、石膏粉2%、过磷酸钙1%、石灰粉2%、菜园肥土10%、含水量70%~75%,pH值6~65。  相似文献   

18.
大麻屑是纤维作物大麻的主要副产物,为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无形浪费,以大麻屑替代稻草作为主料进行大球盖菇的栽培试验,对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大麻屑替代部分稻草栽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旺盛、生物学效率达到80.1%。最终选择大麻屑50%、稻草30%、稻壳20%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秸秆配方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秸秆配方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及大球盖菇栽培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 50%干稻草、30%谷壳、20%黄豆秆的配方栽培大球盖菇,单位面积产量 5.36 kg·m-2、生物转化率 67.0%,比其他 2 个配方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结合乌鲁木齐石人沟地理位置,从栽培季节的选择,林地的选择、培养料处理、铺料播种、覆土、田间管理和采收等环节,开展了乌鲁木齐石人沟林下大球盖菇仿野生栽培,为乌鲁木齐石人沟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