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泰山海拔200~1 000 m的侧柏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照培养箱观测了种子的萌发过程,分析了千粒重、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生物量和根尖酶活力的变化,研究侧柏种子活力随海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海拔增加,千粒重呈波浪形变化,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先增加再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逐渐增加.培养皿内幼苗总鲜重和单株幼苗鲜重随海拔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根尖酶活力没有显著变化.综合种子的萌发特征和幼苗生物量,海拔300~500m的种子有着最高的活力,而海拔超过500m种子活力降低.侧柏种子活力随海拔的变化是影响其天然更新的重要机剞.  相似文献   

2.
<正>香柏是柏科侧柏属常绿针叶灌木,是侧柏的栽培品种,树高1~1.5m,冠幅0.6~1.2m,树冠圆球形、卵形、椭圆形。树皮薄,浅褐色。枝叶密集、直立扁平,鳞形叶浓密、形小,紧抱小枝,对生,叶色冬季休眠期呈棕褐色,春夏秋季生长季节深绿色,有光泽,有宜人的香味。香柏雌雄同株,球花单性,单生枝顶。雄球花黄色,有6对雄蕊,每个雄蕊有2~4个花药。雌球花蓝绿色,有4对珠鳞,  相似文献   

3.
在4个行距0.5 m、0.67 m、0.83 m、1 m,2个种植密度2800株/667 m2,3200株/667 m2的种植条件下,研究了行距和密度对绵单1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0.5 m、密度3200株/667 m2条件下,绵单10号的产量最高;行距1m、密度2800株/667 m2条件下,绵单10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8,(11)
以不同血缘的8份诱导系及按照NCⅡ组配的28份诱导系间杂交组合F1作为试验材料,分析株高、雄穗小花数的杂种优势,并以5份不同类群骨干自交系龙抗11、S 121、郑58、吉853、丹599作为测验种进行诱导率测验,分析不同单倍体诱导系间杂交组合F1诱导率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对于株高性状,共计24份诱导系F1株高表现出超亲优势,最高超高亲值32.7cm;对于诱导率性状,共计15份F1诱导率表现出超亲优势,最高超高亲值2.36%;对于雄穗小花数性状,28份诱导系F1的雄穗小花数均表现出超亲优势,位于前5位的组合为DW 26/DW 27(602.7)、DW 8/DW 23(574.7)、DW 23/DW 27(554.7)、DW 24/DW 27(538.7)、DW 22/DW 27(522.7);综合诱导率、株高、雄穗小花数等3个性状分析,表现优良的诱导系间杂交组合有DW 24/DW 25、DW 25/DW 26、DW 23/DW 27和DW 23/DW 24。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泰山侧柏古树营养元素含量与古树年龄与健康的关系,以泰山罗汉崖林场和王母池景区内12株侧柏古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中15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衰弱古侧柏中除Ni和Co含量低,其他元素均高于健康古侧柏。衰弱树和健康树叶片中Ca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b含量比健康树高29.35%,这暗示罗汉崖地区古侧柏生长衰弱可能与其体内Ca、Pb 2种元素过高有关系。不同龄级古侧柏叶片元素含量,仅Na元素在一级和三级侧柏古树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即龄级高的古侧柏Na含量低于龄级低的古侧柏。罗汉崖林场和王母池景区同健康水平同龄级古侧柏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相当。该研究找出可能与侧柏古树衰老和树龄密切相关的元素含量及变化,为泰山地区古侧柏营养诊断、衰老评价提供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糯小麦矮源新种质 11-805矮秆性状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俊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52-155
11-805是绵阳市农科院新创制的糯小麦矮源种质,为了深入了解新创种质糯小麦矮源11-805的矮秆性状遗传规律,试验对11-805的矮秆遗传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用11-805与高秆亲本‘绵麦37’、‘绵麦43’和‘绵麦1618’杂交,从正反杂种F1代株高表现可知,其F1代株高介于高亲值与中亲值之间,且D为负值,说明11-805的矮秆特性主要受隐性矮秆基因控制;3个群体F2代株高分离出矮秆、半矮秆、高秆3个类型,其比例均为1:2:1,同时有超亲分离存在。结果表明,11-805的矮秆性状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受一些微效基因的影响。正反交F1代平均株高降幅为16.07%和15.67%,可以表明矮秆糯小麦11-805具有明显降低株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8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和按照NCⅡ方法进行杂交组配的28个诱导系F1为材料,分析株高、雄稳小花数的杂种优势,并利用6个骨干自交系京724、京92、京X 005、昌7-2、郑58和农系531为测验种进行单倍体诱导率测验,分析诱导率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25个诱导系F1的株高表现出高亲优势,最高超高亲36.7 cm;28个诱导系F1的雄穗小花数都表现出高亲优势,最高超高亲265.4个;15个诱导系F1诱导率表现出高亲优势,最高超高亲2.30%;综合诱导率、株高、雄穗小花数3个诱导性状分析,表现优良的组合有JKY 042/JKY 044、JKY043/JKY 044、JKY 044/JKY 045、JKY 042/JKY 046、JKY 042/JKY 043.因此通过正确选用不同来源诱导系进行杂交组配,可综合利用诱导率、株高、雄穗小花数的杂种优势,用于单倍体DH工程化育种进程中的规模化隔离诱导.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生态来源的6个早熟大豆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研究F_1、F_2单株产量等性状的亲子关系、杂种优势,配合力、M·S·g/M·S·s值、遗传力、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早熟大豆杂种F_1、F_2单株产量等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与双亲值、中亲值密切相关;F_2出现超亲分离,分离幅度、杂种优势、特殊配合力效应与双亲生态差异有关,单株粒重与鼓粒—成熟期密切相关,与开花—鼓粒期相关不显著,因此缩短开花—鼓粒期是提高大豆杂种后代早熟高产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ZWA的遗传利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4,23(5):8-11
通过遗传测交试验表明:甘蓝型油菜核不育系ZWA的不育性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和一对上位抑制基因共同控制.当两对重叠隐性基因呈双隐性纯合体(m1m1m2m2),而另一对抑制基因的基因型为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为不育(m1m1m2m2RfRf或m1m1m2m2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三对隐性纯合体(m1m1m2m2rfrf.纯合两型系不育株(m1m1m 2m2RfRf与可育株(M1m1m2m2RfRf或m1m1M2m2RfRf兄妹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1:1;可育株自交,其可育株与不育株比例为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m1m1m2m2RfRf不育株与临保系(m1m1m2m2rfrf测交可获得基因型为(m1m1m2m2Rfrf全不育系,全不育系与相应恢复系(M1M1 或M2M2 )杂交可获得全可育杂交种,从而将隐型核不育系ZWA的三系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水稻粳型亲籼系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累加有利基因的有效手段。培育粳型亲籼系是有效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从而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对不同粳型亲籼系中不同分化度的特异亲和基因进行了聚合,并将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和来源于IR24的两个恢复基因导入粳型亲籼系中。主要结果如下:1、以粳型亲籼系G2417-2-1和粳型广亲和系G2605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本研究筛选的与S-b,S-c,S-d三个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紧密连锁的PC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F2共选择到特异亲籼聚合植株6株,它们分别是58号,93号,94号,115号,139号,200号;广亲和聚合植株4株,它们分别是11号,14号,121号,177号。2、对当选聚合系的亲籼性和亲粳性综合分析表明:各个特异亲籼聚合系的亲粳性之间及各个广亲和聚合系的亲籼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异亲籼聚合系的平均亲籼性和平均亲粳性与亲本G2417-2-1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广亲和聚合系的平均亲籼性高于亲本G2605,平均亲粳性显著低于亲本G2605。这些聚合系的亲和性与其MAS基因型相一致。3、利用四类粳型亲籼系与携带有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品系构建回交群体,应用本研究筛选的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BC1F1共选择到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全杂合的植株19个,其中以IC31为受体的5株,以IC32为受体的11株,以IC33为受体的2株,以IC34为受体的1株。4、当选的19个单株自交繁殖BC1F2,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单一分子标记进行MAS。共选择到各类可供进一步利用的材料393株,其中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的植株158株,同时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和两个纯合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植株40株。5、从上述158个植株中选出两个显性抗性基因均纯合或者任意三个抗性基因均纯合的植株共45株,通过标记加密进一步验证其基因型。结果表明,在Rf3,Rf4,Xa4,Xa21,xa5和xa13等六个基因座位上均带有纯合基因型的植株有3株。本研究通过粳型亲籼系不同分化度的特异亲和基因的聚合获得了新粳型亲籼系;通过聚合恢复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到粳型亲籼系中,使粳型亲籼系不仅能解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用于两系杂交稻育种,而且由于具有抗白叶枯病基因,可以改善其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由于有恢复基因而具有恢复能力,从而可以实现籼粳亚种间的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马铃薯品种黔芋1号、冀张薯8号、威芋3号、合作88的适宜种植方式与密度,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修文县春种黔芋1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在3335株/667m2左右,单垄双行种植方式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与单垄单行的差异不显著;冀张薯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在2964~3335株/667m2之间;威芋3号适合的栽培密度在3335~3811株/667m2的范围中;合作88合适的密度在2964~3335株/667m2之间;为降低用种量,节约成本,建议密度为3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施肥方法和种植方式对秋芝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施肥方法为主处理 ,不同株行 (穴 )距配置为副处理裂区试验结果表明 :在施肥种类、数量 (施纯N15kg/6 6 7m2 )相同条件下 ,“基肥 +面肥 +蕾花肥”比“基肥 +面肥”增产 5 1% ,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同在 1 11万株 / 6 6 7m2密度下 ,宽窄行密株 (0 5m× 0 15m +0 3m× 0 15m)比一穴双株 (穴距 0 4m× 0 3m)增产 2 2 3% ,达到 0 0 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物测定法研究油松根际土对不同物种的化感效应,以期为油松林的乔灌草复合提供科学依据。设定油松根际土化感效应研究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5、1、3、5、7、10 mg/m L,测定提取液对油松、刺槐、侧柏、胡枝子、绣线菊、冰草、紫花苜蓿发芽与生长化感效应。结果显示:在所有研究浓度下,油松根际土对刺槐、紫花苜蓿呈抑制效应,且随浓度的加大抑制效应不断加强;对侧柏起促进作用;油松根际土对油松、胡枝子、绣线菊、冰草的化感效应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因此,从油松根际土化感效应的角度考虑,在油松林营造乔灌草复合植被时,应优先考虑侧柏,慎重选择刺槐、紫花苜蓿,选择复合胡枝子、绣线菊、冰草时应该注意油松林的间伐以及间作的密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兴农单1号育苗移栽最佳栽培密度,进行了2800株/667m2、3200株/667m2、3600株/667m2、4000株/667m2、4400株/667m2、4800株/667m2 6个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为4000株/667m2,单产最高,达823.8kg/667m2,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目标产量:180~220kg/667m2。复播油葵产量结构:保苗密度5500~6000株/667m2;单株产量30~40g/株。复播食葵产量结构:保苗密度2500~2700株/667m2;单株产量70~80g/株。2冬小麦品种选择选种早熟、中早熟冬小麦品种是复播油葵获得  相似文献   

16.
<正>1试验目的通过此试验,找出一个适宜紫蒜种植的最佳密度,使其在此密度下,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高。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供试品种,曲阜紫皮大蒜品种若干;地力均匀的一块试验地,地膜以及一些相应的农用工具、农药、化肥若干。试验方法。设处理1:22.5万株/hm2;处理2:30.0万株/hm2;处理3:37.5万株/hm2;处理4:45.0万株/hm2;处理5:52.5万株/hm2五个处理,每一处理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6m×2m,计12m2。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海拔高度下的膜下小苗移栽对烟株生长生理的影响,在红云红河烟草公司基地单元试验田设置大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海拔下,膜下移栽烟株长势全生育期均优于常规移栽;不同海拔高度下,海拔高度2 000 m的烤烟生长最优;不同海拔高度烟株的各部位干物质质量均呈现海拔1 800 m烤烟海拔2 000 m烤烟海拔1 600 m烤烟,其中膜下移栽烟株干物质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移栽烟株;在烟株生长的前60 d,以膜下移栽烟株的SPAD值较高,随着生育期的后移,常规移栽烟株的SPAD值略高于膜下移栽的烟株,且SPAD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2种移栽方式的烟株根系活力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膜下移栽的烟株在30~60 d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常规移栽烟株;硝酸还原酶活力在60 d达到最大值,且2种不同移栽方式之间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马红 《种子》2008,27(1):58-59
侧柏是我国山区造林的重要树种。研究表明,1948年生侧柏阳面和阴面球果数分别为147个、134.67个,树冠中部球果数大于上部和下部,差异显著。利用5株标准木法对单株及林分产量进行了估测,平均单株产球果8.892kg,出种率14.10%,千粒重20.9g。种子产量为3197kg/hm^2。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优势和配合力的分析研究小麦亲本选配问题。试验表明:杂种第一代的一株粒重、一穗粒重、千粒重的优势最大,一般比两亲平均值大20—30%;其次为株高和抽穗期:其他穗部性状的优势很小或无显性。应用遗传变量成分分析法估算八个性状的配合力,在供试的亲本中,以穗长和结实小穗数的一般配合力为最大;株高、一穗粒数和一穗粒重次之;千粒重与一株穗数,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所占的比重互有高低,因组合类型而异;一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最小,它的特殊配合力占居主导地位。一般配合力大的性状,杂种与两亲平均值的相关或迴归系数也大。初步认为,在第一代对亲本或组合的评价,既要看杂种的实际表现,还要考虑它的优势,而以前者为主要依据;两亲平均值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侧柏别名香柏、黄心柏、扁柏,为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全株具特殊的芳香气味,树皮薄,浅灰浅褐色,纵裂成条状,有薄片状剥落。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叶鳞片状,绿色,先端微钝。崖柏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盆景树种。其实"崖柏"就是生长在悬崖峭壁等地势险要处,以侧柏为主要代表的柏树。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生长极为缓慢,而且经多年的栉风沐雨,大自然洗礼,桩子千姿百态,鬼斧神工。但受多种因素制约,移栽成活率并不高,资源也越来越少,出于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