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09,(7):5-5
1、全国海洋综合大调查:1957-1958年,我国的海洋综合调查取得了系统全面的我国基础性综合海洋资料,掌握了我国近海海洋水文、化学、地质和生物等要素的变化规律,使中国海洋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中国海洋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58-1960年开展的“全国海洋综合普查”和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以及2003年开始实施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即“908”专项,为摸清我国海洋“家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2.
海洋调查     
《海洋与渔业》2019,(5):26-27
从近海走向深蓝探索未知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海洋调查是认识海洋变化并支撑科学开发海洋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海洋调查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随着相应的调查研究机构相继成立,调查队伍、调查船只、调查仪器逐渐发展完善,我国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海洋调查项目,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学创新、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预防及国防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洋与渔业》2019,(5):73-80
<正>海洋调查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装备,随着科学的进步,海洋调查装备和技术也快速的发展。本文列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海洋调查装备和技术,以飨读者。│海洋地质八号│高精度多缆短道距三维地震调查船,满载排水量6600吨,续航能力16000海里,无限航区,冰区B级加强。│海洋地质十号│综合地质调查船、大洋钻探船,满载排水量3500吨,续航能力8000海里,无限航区。  相似文献   

4.
风雨烟霞一馆藏。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所属的南海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拥有南海区半个世纪的海洋观测、调查资料。如何将这些资料,从档案变为有用的信息?如何发挥信息枢纽中心的作用,将采集的数据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从“数字海洋”开始,信息中心广纳海洋信息,逐梦信息海洋,为南海这片万顷碧波构筑大数据蓝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信息专家何广顺撰文谈海洋信息化现状与主要任务,他综述了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起步阶段:主要开展对海洋调查和考察数据的抢救性保存,海洋信息工作者记录了宝贵的第一批海洋资料;  相似文献   

6.
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海洋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构成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威胁,引起各方面的极大关注。为此笔者在2004年9月29日对东港海域发生赤潮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对把我国建设成海洋经济强国、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东省是海洋大省,不断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使之日趋合理化对发展广东省的海洋经济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1973,(4):11-11
为了进一步贯彻1972年全国海洋鱼类资源调查会议的精神,在去年以来开展东海区海洋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不久前,在上海市举行了东海区海洋鱼类资源调查交流会。  相似文献   

9.
海水营养盐分析是海洋调查和海水养殖用水常规监测项目之一,海水营养盐反映海水营养状况,海水营养盐与海洋初级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营养盐含量低, 海水就贫,海洋植物就缺乏生长必要的营养支撑,从而导致浮游动物、海洋藻食性动物的食品贫乏,甚至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管理是我国当前海洋界探讨的热点。作者结合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加强海洋管理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海洋调查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初步探索海洋调查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建立渤海突发环境事件预警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潍坊市海滩海洋垃圾调查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洋垃圾作为海洋环境中一个重要的污染指标,如何做到从源头上切实阻断来源,真正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自2007年始,我们连续3年对所在海域、邻近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和海水增养殖区产生一定影响的潍坊市白浪河入海口海滩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勤 《河北渔业》2020,(6):10-45,51
捕捞渔民周期性地面对海洋自然灾害。通过对粤西东南码头区域调查发现,海洋捕捞渔民以家庭为主要作业单位,维系着熟人社会的交往方式。这是他们应对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支持来源。这一群体具有一定海洋灾害风险的规避意识。应对海洋自然灾害,血缘地缘群体提供了初级支持,利益融合群体提供了拓展支持,市场和政府初步提供了分担支持。提升海洋捕捞渔民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需要走出同质社会,建立有力的分担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由赵领娣等教授主编的<海洋灾害及海洋收入的经济学研究>专著,冯士筰院士对该作者作了扼要的评价,该部专著是我国海洋灾害学和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难得的一部专著.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09,(7):6-7
新中国海洋事业开拓者 崇本(1908—1985) 作为著名物理海洋学家,赫崇本积极推动并促成了中国海洋综合调查,有效解决了调查方法、调查资料的准确度和调查规范等关键问题,推动了中国海洋科学基础性工作的发展;他开创并推进我国对海洋学基本问题之一“水团”的研究,对黄海冷水团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是我国海洋科学中最经典的发现,其专著《中国近海水系》成为重要的海洋经典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大连渔港监督局郭庆祖先生等撰文认为,海洋文化是一个内涵的概念。所谓海洋文化,是人类认识、理解、把握、开发海洋,调整人和海洋的关系,在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广义海洋文化包括海洋观念、海洋意识、海洋发展观、海洋经济观、海洋行政学、海洋管理学、海洋旅游学、海洋社会学、海洋国际关系学等。  相似文献   

17.
“七五”期间东海区三省一市对海洋捕捞作业进行了调整。现根据调查资料对东海区海洋捕捞作业调整与资源利用问题作一探讨.鉴于“七五”期间国营海洋渔业的捕捞作业方式无大变化,故本文主要探讨东海区群众海洋捕捞作业调整与资源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述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仕建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8):17-18,24
本文通过对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开拓方向等方面的调查思考,认为福建海洋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一些相关适应性与不相适应性问题,才能提出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以期为政府决策与职能管理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宋修武 《齐鲁渔业》2004,21(12):1-2
《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于12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是我省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的又一重要法制建设成果。《条例》的颁布实施,必将对保护我省海洋生态,合理利用海洋岸线资源,防治海洋污染损害,维护生产者合法权益,促进生态省和“海上山东”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事业的竞争是文化的积累、文明的冲撞。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和繁荣海洋文化是必然抉择。应引导和动员全民,牢记历史教训,把握时代潮流.增强发展繁荣海洋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开创海洋文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