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对胡道静先生,早已拜读他的文章,初次晤面则迟至1979年3月初在郑州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编写协作座谈会上,会议是由前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林山主持召开的。正是这次座谈会把散处全国各地的农史工作者会聚在一起,共商编写《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大计,许多平时早已耳闻其名的人,都有机会互相认识,共同的语言促使大家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启发。其中道静先生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是因为当时大家还在酝酿怎样构建《中国农业科学技  相似文献   

2.
前记读者同志阅本刊1985年第1期397页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董恺忱从东京发回的信,必已欣知我国著名农史学家故石声汉教授的遗著《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一书已由日本学者渡部武译成日文在东京思索社出版;这个译本的后记部分,还由译者写作了一篇叙述日本研究中国农史的情况,传递了日本学术界重视对中国农史的学习与研究的总体信息,对于我们反过来了解日本农史界工作状况是非常有价值的。董先生已把它后半部译出,已于85年第2期《农业考古》上发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天野元之助教授(1901~1980年)在中国农业和农业史研究领域的众多学术成果作了介绍,重点就天野氏的中国古农书研究的学术成果、中国古农书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中国传统社会农业技术的存在方式等三方面作分析评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农业大国,历代遗留下来的农业古籍很多,对发展现代农业仍有参考价值。我们祖先素有编辑丛书的优良传统,如《儒学警悟》、《四库全书》等。近几年《医书集成》、《兵书集成》也相继问世,但尚无古农业丛书出版。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建议由农业部主持并组织有关人力,注释、校勘中国古农书,编辑出版《中国古农书全集》,以促进我国农业科学的飞速发展。农业古籍散见于国内外,根据笔者初步调查的结果如下:王毓瑚编著《中国农学书录》(1964),共收录古农书541种,存370种,佚171种。…  相似文献   

5.
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100-17101,17104
以古代文献中的农业记载为主线,揭示了古农书分布的情况以及特色性,并对古农书的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古农书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农业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6.
周肇基 《农业考古》1990,(1):366-374
引言土壤里播下的种子,过了几天我们就会看到,种子发芽变成了幼苗。再过一段时间,幼苗长成了植株,开花结实形成了许多新的种子。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怎样变成幼苗?幼苗又怎样长成植株传种接代的呢?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知道植物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植物的生活实际上包括了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光合与呼吸作用;物质转化和运输;生长和发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些过程有机地配合就构成了植物的生生不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1.《亲民鉴月集》,土居水也撰,大约成书于1564~1628年间,(近来有的学者认为成书于629年以后),这是日本目前传世的最早的古农书。它原是日本古籍《清良记》的卷七。内容包括农业政策及农业技术两大部分。全一卷。2.《百姓传记》,著者不详,成书于1681年前后,是一部以稻作技术为中心的综合农业技术类的农书。包括作物栽培、土壤培肥、农具、水利工程等内容。全十五卷。3.《会津农书》,佐濑与次右卫门撰,写于1684年。此书全三卷,内容很丰富,上卷为水稻栽培技术,中卷为旱地作物栽培技术,下卷为农家杂务及农村经济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前言 本文所说古农书是广义的,即包括农书以及有关农事记述的其他古籍。由于古今时代不同,风习变迁,古书中记述的农事情况,常常因一字一句的疑难,妨碍对全文的理解。通过不同版本和有关古籍的相互校勘,只能判断其文句的伪误异同,但有的疑难不在此而在刻写  相似文献   

9.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57-13958
古农书文献十分丰富,但“农家条目,至为芜杂”。为此,结合古农书文献演变之轨迹,探讨了由芜杂到分散,再到完善科学分类体系,指出古农书文献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农业经济、农业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书分类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农书的体裁和内容范围分类农史研究中,常按照农书本身的体裁,结合其内容范围,划分基本类型,以便揭示农书系统的内容构成特点及各个种类的发展演化,并由此说明古代农业生产的一些历史特征。王流瑚先生在《关于中国农书》一文中对古代农书的类型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指出农书中有关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著作极不平衡。前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后者数量很少,内容也比较单一。在植物生产内部,综合性农书中没有花卉地位,更没有讲到森林,而蚕桑部分极为突出,“桑”与“农”几乎分庭抗礼。在动物生产内部,关于畜养的又远逊于兽医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东亚的日本农书的形成及其特征。作者认为在东亚,中国农书对日本农书的形成产生过影响。同时作者指出,日本农书有两大特征:其一是强调植物也有灵性:其二是强调了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素有农业古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很多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包括绚丽多彩的花卉和金鱼在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野生动植物中驯养和培育出来的。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异常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些经验世代相传,经过农学家总结提高,著有种类繁多的农书,这是我国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来自生产实践的农书,不仅指导我国历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是在世界农业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对各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受到各国农史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分析了农书起源的过程和因素,指出农书萌芽于是商周,形成于战国时期,并论述了农书起源的文献意义和对传统农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大国之一,历代有关农业思想及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古书多达数百种,它们被历代学者们归类入流,但分布很芜杂,多数入农家,小部分入食货志、谱牒和谱录。从历代目录学著作可看出学科交叉现象在农家类中尤其明显,从中也可探察中国古代农业文化遗产在古书中的收载情况。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一直以来重视对我国农书的研究。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齐民要术》《耕织图》、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政全书》上,其中对《齐民要术》较为关注。日本的中国农书研究拥有稳定的研究团体,呈现出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展、重视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等特征。理清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状态,可以为我国学者开展农书研究提供他者视域的基础信息,也能为我国农村发展研究及乡村文化的域外传播提供跨文化思考及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根瘤菌应用的研究 1919年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开始了根瘤菌的研究,但是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较大面积应用,1957年为5500公顷,以后略有下降。从1965年起,由于在牧草上应用根瘤菌国家给以补助,应用面积开始增加,1982年达到了7.3万公顷,其中豆类应用面积为2.7万公顷,占日本豆类播种面积的10%左右,牧草应用面积为4.6万公顷,约占  相似文献   

17.
1983年9月8日至29日,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科学技术交流团去日本了解有关草地发展与研究的情况,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日本草地的发展和利用 日本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逐年下降,而草地面积逐年增加,根据农林水产省的统计资料:耕地面积1965年600多万公顷;1979年547万多公顷,到1983年,不足500万公顷。根据国家统计,牧草地面积1965年14万公顷;1979年54万多公顷。到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内阁文库收藏中国农业古籍及与农业有关系的中国古籍共200种(包括不同版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共520种;东洋文库共332种;静嘉堂文库共480种。总计1532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农业大国,历代遗留下来的农业书籍很多,发展现代农业仍有参考价值。我们祖先素有编辑丛书的优良传统,如《儒学警悟》、《四库全书》等。近几年《医书集成》、《兵书集成》也相继问世,但尚无古农业丛书出版。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建议由农业部主持并组织有关人力、注释、校勘中国古农书,编辑出版《中国古农书全集…  相似文献   

19.
移动阅读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将古农书纳入移动阅读领域,通过对比分析了常用的元数据格式,结合移动阅读的特点选择了13个必要的字段,设计出基于DC的古农书元数据格式,用于移动阅读环境下古农书电子资源的整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农书的编目发展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而且长期以农立国,有着悠久的重农传统,因而农业较为发达,农学著作非常丰富。反映到目录学上,历代目录学家对农书都十分重视,不仅单独为其设类,有的还细分子目,详加著录,从而为后人搜求、研究古代农学文献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自20世纪以来,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古代农书的挖掘、整理工作,在农学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毛骸、王毓瑚、胡道静、犁播及日人天野元之助等广泛搜集古代农书的书目和篇目,先后编纂出版了几部农学文献专科目录。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目录学史的角度,专门探讨在中国古代各种书目中农书的归类及著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