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苹果属植物起源中心之一,苹果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综述了我国苹果种质资源起源、进化与分类、细胞学、无融合生殖、分子生物学和鉴定规范与标准制定等基础性研究进展,并对深化苹果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凤之  王昆  曹玉芬  高源  龚欣 《果树学报》2006,23(6):865-870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苹果生产及贸易现状,并概述了我国4个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情况和苹果属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矮化性和无融合生殖等方面对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501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和评价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建成苹果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目前苹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主要体现在苹果新品种、矮化砧的选育和苹果无融合生殖利用3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今后我国苹果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苹果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苹果属(Malus)植物世界上约有35个种,我国原产的有24个种。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国家果树种质兴城苹果圃,在建立苹果种质资源圃的同时,自"七五"以来,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开展了苹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源评价数据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苹果种质描述和评价标准。我们对国家果树种质兴城苹果圃数据库近20年来鉴定评价的果实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苹果种质资源,并为筛选优异苹果种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拥有丰富的苹果属种质资源,现已发现的有23个种100多个类型,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各地,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并且大多数种类可以作为苹果树的砧木用于生产。本试验应用嫁接的方法,对原产我国的苹果属种质资源中的一些种类进行了矮化性能鉴定,证明了这些种类具有一定的矮化能力,可为苹果生产提供适宜的矮化砧木,并为苹果砧木育种提供矮化基因源。  相似文献   

5.
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树腐烂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全面了解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情况,利用2个不同来源的苹果腐烂病菌株,连续2 a对204份苹果种质资源进行了枝条离体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接种后不同的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西洋苹果资源(Malus domestica Borkh.)中发病率较低-极低的品种和类型所占的比例较高(16.6...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巴普洛夫斯克试验站保存苹果种质资源10个种463份,迈科普试验站保存苹果种质资源44个种2 000余份;系统开展了抗病性、抗寒性等鉴定评价工作,编制了目录;利用丰富的资源,已选育出一批抗病、抗寒、商品性好的苹果品种,育出的CK系列苹果砧木已在生产上试栽。  相似文献   

7.
苹果种质资源部分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20份苹果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野生种质资源与品种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差异不明显;二者生物学特性与果实品质性状差异显著;野生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品种资源;与果实相关的性状较多;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够提取6个表型性状,可以作为苹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必选性状。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承担的“河北省苹果品种资源利用与分类研究”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与南开大学生物系共同承担的“河北省果树资源染色体研究”进行了技术鉴定。苹果品种资源利用与分类研究,首次提出了我国苹果栽培品种的分类原则、依据及方法。通过调查、搜集、整理和保存,建立了我国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苹果种质资源圃,明确了河北省原产和引入栽培的苹果属植物有14种,并发现了河北省不同地理分布的山荆子中有15个类型在形态、生物学性状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并发现一批海棠新类  相似文献   

9.
济源市北依太行山和王屋山,位于暖温带的南沿,是温带与热带、亚热带植物南、北相互延伸的必经之地,植物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丰富。根据河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要求,系统调查了济源市林木资源。济源市现有林木种质资源84科、230属、719种、198个品种,林木种质资源种类不仅丰富,且富有特点,急需加强保护、综合研究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果树种质资源科技发展动态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世界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发展动态,并提出果树种质资源科技发展趋势。国际上早在1974年建立了“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专门从事植物资源多样性保存与应用,其中设有果树专业部门。美国在1987—1999年开展以中亚国家为主的果树资源规模性收集,仅在哈萨克斯坦就收集苹果种子达13万粒,随后开展针对苹果火疫病、黑星病等抗性种质的筛选和利用,至今为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强国。近年来,果树种质资源在表型和基因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以国外果树种质资源科技发展动态为启发,提出其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胡燕芳 《花卉》2021,(4):15-16
迪庆州乡土植物资源丰富,能够发挥持久的生态效益,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种质资源丰富,可栽培,绿化价值高,却缺乏合理的开发与应用。鉴于此,本文开展针对迪庆州的乡土植物育苗应用研究,对迪庆州乡土植物在绿化应用中的进行发展思考,提出建立乡土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加强对乡土植物的保护和研究及改变现有绿化形式等措施,进一步保护迪庆州种质资源,增加本地乡土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提升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果树种质资源主要的起源中心之一。仁果类果树种类丰富,蔷薇科(Ro-saceae)的苹果属( Mains)植物,世界公认为36种,我国原产的就占24种。世界梨属(Ryrus)植物有30余种,至少东亚种群的大多数种原生于我国,共13种之多;山楂属(Cratagus)植物我国原产也有17种。在这些原产果树中,有许多优良的砧木,也选育了众多的优良品种,为我国现代果树栽培和果树育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外对苹果属中的大多数种、梨属中的大多数种以及山楂属中的少数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手段的改善,我…  相似文献   

13.
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我国是苹果和梨等多种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农业高校的果树资源育种工作者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研究建立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优质品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与良法配套。为此,以课题组苹果和梨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案例,就如何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良法配套进行了解读,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杂交榛子丰产栽培技术(续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明 《北方果树》2011,(5):54-57
(续前)2杂交榛子优良品种简介2.1榛树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利用我国榛属(Corylus)植物资源丰富。原产我国的榛属植物有8个种2个变种,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为我国传统的经济林干果榛属树种。  相似文献   

15.
苹果种质资源主要描述标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描述标准是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的基础。介绍了国内外7个主要苹果种质资源描述标准的制定国家、发布时间、性状选择以及评价方法,并对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分析了各标准在描述符性质、层次结构、描述符性状选择以及编码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指出我国今后若进一步修订与完善苹果种质资源性状描述标准,可从3个方面进行借鉴:描述性状选择以必选性状为主;样本采集应严格规定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及砧木的一致性;性状鉴定以过程控制为主,兼顾结果控制,增加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6.
原产我国及引入我国栽培多年的李属Prunus L.植物有8个种。李属植物经过自然和人为选择,产生了丰富的基因类型,其异花授粉的特性使品种间变异较大,种间类型多,种的界限不明显,这些都给李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和利用带来困难。Prakash等把同一个基因位点不同等位基因所编码的不同分子形式的同一种酶叫做"等位酶(Allozyme)",把它从广义的同工酶的概念中分了出来。等位酶分析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中应用很广泛,主要体现在分析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系统分类等方面。果  相似文献   

17.
种质资源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新疆是苹果等多种落叶果树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笔者系统介绍了近几年来在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以及‘库尔勒香梨’资源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红肉和红皮苹果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发以及优质、耐贮、晚熟梨新品种创制,为苹果和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的20年来,我国果树科技人员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实验室和农村基点相结合,广泛开展科学实验,果树科研取得了很大成绩与进展。1 种质资源搜集与鉴定  (1)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圃 在组织全国果树资源普查、搜集的基础上,建成了苹果、梨、柑桔、葡萄、龙眼等果树19个树种16个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圃地总面积123.5hm2,保存种质资源10003份。苹果、梨、葡萄等果树茎尖试管保存和超低温保存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  (2)果树资源性状鉴定与评价 通过对果树19个…  相似文献   

19.
《花卉》2017,(1):4-4
为满足我国现代花卉产业发展需要,为花卉品种创新贮备丰富的育种材料,加强主要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合理利用十分必要.为此,在充分调查研究、制定技术规范、进行科学评定的基础上,中国花卉协会会确定了首批37处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北京市海淀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牡丹种质资源库、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国家蝴蝶兰、墨兰种质资源库等37处种质资源库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20.
冬青属植物观赏性强,适应性广,种植资源丰富,园艺品种多样,具有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基于目前我国冬青属植物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调研了美国园林景观中常见冬青属植物及其应用形式,以期为冬青属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