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引起的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目前我国各养鸭省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甚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临诊表现特点为缩颈、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以及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腹炎。 一、发病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从病死鸭的剖检结果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主要以 2~3周龄的雏鸭居多,死亡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败血性三种、主要侵害1~4周龄的鸭。其特征是纤维素心包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性很快,死亡率高、给养鸭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由于该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关节炎及麻痹,是雏鸭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8周龄小鸭。其主要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一旦发病,传染快、病死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传染病之一。笔者现就对某一鸭场发生的一起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的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小鸭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多表现为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角弓反张,以"三炎"(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是对养鸭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鸭疫里氏杆菌主要感染2~8周龄小鸭,其中2~4周龄雏鸭最易感,成年鸭和1周龄以内的鸭不发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破损的皮  相似文献   

7.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小鸭。该病的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快,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的临诊表现特点是困倦、缩颈,眼与鼻孔有分泌物,排绿色稀粪,到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抽搐。病理变化主要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以及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目前在我国各省养鸭区域均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鸭生长缓慢,单位增重降低,严重的造成大批死亡,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2—8周龄雏鸭,尤以2~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其特征是引起雏鸭发生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及脑膜炎等病变,可引起雏鸭大批发病和死亡。由于发病原因不同死亡率差异较大,一般死亡率在10%~90%,是养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2~3周龄的雏鸭,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泪,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病变特点是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以及肝周炎、气囊炎和脑炎。现将该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小鸭。本病以纤维索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小鸭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小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为特征,一旦发病,传染快、病死率高,给饲养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将某鸭场发生的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浆液性传染病(尤其是雏鸭),它主要临床表现为困倦不食,眼和鼻孔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表现为斜颈,病理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经感染后死亡率高,病鸭消瘦,淘汰率高,是当前养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情况主要发生于肉鸭,1 ̄8周龄的鸭高度敏感(尤以2 ̄3周龄雏鸭)。本病在感染群中发病率高,有时可达90%以上,死亡率可达5% ̄75%。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本病,尤以冬春季节为重。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2临床症状最急性病例看不到任何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急…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2~6周龄雏鹅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死率可达70%。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3~21日龄雏鹅,其主要特征为传染快、死亡率高,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严重时在肠道形成“栓塞”。  相似文献   

15.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2019年3月,隆安县丁当镇某鸭场发生咳嗽、拉稀和剖检呈现典型“三炎”病变的病例,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关节炎及麻痹.主要感染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症状为下痢、瘫痪、咳嗽、运动障碍。解剖病变以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由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仍是当前我国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2-8周龄雏鸭。患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泪、鼻分泌液增多、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病变特点是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及眼结膜炎等。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感染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沉郁、缩颈、眼与鼻孔有分泌物、拉黄绿色稀便、共济失调和抽搐;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