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胫病或赤星病菌接种到试管烟苗基部进行培养,定期观察病情,结果表明:(1)高抗黑胫病而高感赤星病品种G140的幼嫩试管苗能被黑胫病菌侵染,接种病原菌30天病指100;但赤星病却与烟苗共生,病指为0。(2)接种黑胫病菌后,高感品种小黄金1025较G140凋萎死亡迅速,二者差7~10天;同一品种内单倍体较二倍体凋萎死亡迅速。(3)试管烟苗继代后7天内,极易遭黑胫病菌侵染,抗感品种间无差异;继代后10天,抗感品种间差异显著;继代后时间继续延长,烟苗抗病性有增加趋势。(4)28℃左右黑胫病菌侵染能力强而稳定,15℃能够侵染,8℃以下失去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抗(耐)病性筛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评价了不同接种鉴定方法在油菜菌核病抗(耐)病性筛选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花期离体或活体叶片菌丝体接种和限期接种法能显著区分不同品种(系)的抗感水平;苗期菌丝体悬浮液接种和试管苗接种法适于早期育种世代进行大规模筛选。对83份品种(系)鉴定结果,821、083等呈轻度感病,大部分属中感至高感范围。  相似文献   

3.
儿茶素在棉苗对枯萎病抗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枯萎病菌接种后棉苗组织内儿茶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儿茶素对枯萎病菌及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影响。健康棉苗组织中儿茶素含量随着棉苗的生长而增加。枯萎病菌接种后,病苗组织中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而且抗病品种棉苗儿茶素含量的增加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经氟乐灵预处理的棉苗接种枯萎病菌后,儿茶素含量增加更快,增幅更大。说明儿茶素是品种抗性和氟乐灵诱发棉苗对枯萎病诱导抗性的机理之一。儿茶素可抑制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对培养液中病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有抑制作用。儿茶素化学制品及棉苗组织提取液经TLC分离后获得的含儿茶素组分提取液对初步纯化的PG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儿茶素可能通过抑制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以及其PG活性而在棉花对枯萎病的抗病性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甘露醇和烯效唑处理马铃薯试管苗,来探究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甘露醇和烯效唑对培育马铃薯试管苗壮苗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CK)和处理组,处理组分别A(10 g·L~(-1)甘露醇)、B(20 g·L~(-1)甘露醇)、C(30 g·L~(-1)甘露醇)、D(40 g·L~(-1)甘露醇)、E(0.001 mg·L~(-1)烯效唑)、F(0.002 mg·L~(-1)烯效唑)、G(0.003mg·L~(-1)烯效唑)和H(0.004 mg·L~(-1)烯效唑)9个水平,分别在第30天和第60天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培养30 d和60 d后,适宜浓度甘露醇(20 g·L~(-1))和烯效唑(0.003 mg·L~(-1))处理马铃薯试管苗,植株矮化(株高:82.54±3.84 mm和67.41±1.67 mm,30 d;93.74±1.30 mm和68.78±1.16 mm,60 d)且茎增粗(茎粗:1.45±0.03 mm和1.32±0.05 mm,30 d;1.80±0.13 mm和1.65±0.03 mm,60 d),鲜重达最大值(鲜重:1.35±0.04 g和1.32±0.04 g,30 d;1.75±0.09 g和1.53±0.04 g,60 d),马铃薯试管苗根长、根粗、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也显著高于对照;同时,该处理下试管苗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达最大值。由此可知,甘露醇和烯效唑能促进马铃薯试管苗增粗矮化生长,使试管苗根系较发达,组织培养抗氧化酶活性增强,降低了活性氧对马铃薯试管苗造成的伤害,从而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含马铃薯病毒PVA的毒源马铃薯和毒源烟草茎尖在试管中培养 ,保存PVA的效果证明 ,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毒源马铃薯和毒源烟草茎尖0.6~1cm ,在盛有MS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 ,或在试管中长至 10~12cm时切单节段更新试管培养 ,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利用电镜检测筛选出 5管PVA纯毒源材料进一步试验证明 ,在毒源马铃薯和毒源烟草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 ,植株内的PVA含量不同 ;毒源马铃薯和毒源烟草试管苗移入温室栽培可正常生长发育。接种指示植物证明 ,毒源马铃薯和毒源烟草试管苗中的PVA与温室常规保存的PVA有相同的侵染力  相似文献   

6.
PEG处理葡萄试管苗生理反应及叶片组织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10000)处理红地球葡萄生根试管苗,在造成一定程度水分亏缺的情况下,观察葡萄试管苗的生理反应和植株生长、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EG处理下,葡萄生长发育迟滞,植株节间变短,株高变矮,但发根数量增加,根变长;新生叶片与对照比,叶片小而皱缩,气孔指数降低,上皮细胞排列更紧凑;同时葡萄试管苗脯氨酸的积累和内源ABA迅速增加。说明在一定强度的水分胁迫下,葡萄试管苗叶片的发育向增强其耐旱能力的方向进行,其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是葡萄试管苗对长期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7.
无病植物材料的运输对于出口国和进口国双方都是重要的。即使出口国担保试管苗无病,进口国也认可,仍然是有问题的。试管苗排除了重要的侵染源——含动物或微生物的土壤,然而要验证它确实无任何感染(包括内部感染)并非易事。考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菌丝桥传递作用对烟草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供体与受体植株间菌丝桥传递抗病信号对受体植株生长以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在供体与受体烟苗植株间建立菌根菌丝桥,对供体植株接种青枯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体烟苗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条件下,再接种青枯菌,比只有菌丝连接的受体烟苗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PAL)的活性分别提高了21%、29%和14%,地上部干重和植株磷含量也有相同的趋势;而在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条件下,供体烟苗接种青枯菌与否对酶的活性、植株干重及氮、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表明供体烟苗产生的抗病信号可以通过菌丝桥传递给受体烟苗,增强受体烟苗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试管苗为材料,在5个不同镁浓度(0、188、375、750、1 500μmol·L~(-1))的MS培养基上培养,20 d后测定生理和形态指标,研究了低镁胁迫对马铃薯试管苗叶绿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以及根系形态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的总叶绿素、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含量以及根冠比、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侧根数均为缺镁(0μmol·L~(-1))处理最低,分别比对照(1 500μmol·L~(-1))降低42.3%、40.8%和46.2%以及96.4%、63.9%、54.1%、82.4%和89.9%;平均根直径和Chla/Chlb值为缺镁处理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16.7%和9%;茎叶中淀粉、蔗糖、果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根中蔗糖、果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缺镁处理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8.5%、54.8%、59.7%和25.9%以及22%、46.7%和54.7%,而根中淀粉含量为缺镁处理最低,较对照降低32.8%。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试管苗茎叶中淀粉、果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与镁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缺镁影响马铃薯试管苗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大量碳水化合物在茎叶中积累,向根部的运输量减少,侧根形成减少,根冠比降低,抑制根系的形态建成。低镁水平下(750μmol·L~(-1))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增加,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向根部运输,根冠比增大,促进根系的形态建成,与正常镁水平(1 500μmol·L~(-1))下马铃薯试管苗指标变化相同,差异不显著,表明含750μmol·L~(-1)Mg~(2+)的MS培养基适宜于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0.
烟草抗CMV细胞突变系筛选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单倍体烟草6叶期接种CMV,接种前3d适当增施氮肥,接种后置28±2℃和自然光照条件下最适合CMV侵染和发病,发病后烟苗仅9或10位叶全部畸型褪绿,这是用绿岛法筛选抗CMV细胞突变系的临界选择压。用0.3%EMS(硫酸二乙酯)诱变烟苗心叶,接种CMV后置临界选择条件下从普通烟草良种Burley18的928个病株中选到每叶仅1~2个绿岛的畸型褪绿叶78片。截取绿岛进行组织培养得到146株无病试管苗,移栽盆钵后再接种CMV鉴定,选到抗CMV突变系R_2和R_8,其当代无性系在夏季网室条件下病情指数较亲本低40.1~45.3,并能通过有性过程传递。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1984—1986年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定西县鹿马岔流域的定位研究资料,对半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存在问题,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对该农业生态系统采用的调控对策以及所产生的相应效益提出了开发该区农业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白僵菌作为微生物杀虫剂,在我国已广泛应用。本文仅报道了白僵菌孢子粉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其贮藏期和寄生力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 (一)以吉林玉米螟白僵菌9号、湖南叶蝉白僵菌751号和广东省新会松毛虫白僵菌为供试菌株,采用PDA 0.3%蛋白胨培养基,25℃培养20天,形成孢子后收取表面孢子层,经干燥研碎团块120目过筛取孢子粉,装入称量瓶内,铜纱包扎,分放盛有不同饱和盐类的干燥器中贮存。  相似文献   

13.
14.
在分析棉花品种抗蚜性的生化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棉蚜与棉花的种间互作关系,研究了不同品种类型的棉苗因棉蚜为害而引起的生理应激反应及由此对抗蚜性表现及棉蚜种群数量消长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棉株在棉蚜为害条件下,体内抗蚜物质如单宁,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大幅度上升,且其增长幅度,扰蚜品种明显高于感蚜品种,同时叶片颜色明显加深。讨论分析了这种生理反应即诱导抗蚜性对棉蚜种群动态可能产生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玉蜀黍赤霉对小麦品种致病力的测定方法和致病力的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 Petch]的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对麦穗的致病力相同。以1-2个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接种麦穗即能引起穗腐,将孢子的接种量增加到10个以上,侵染效率也能达100%。菌丝体接种的侵染速度要比孢子快。小麦扬花期离体接种小穗,记载病原菌侵入小穗轴和主穗轴的程度,是鉴定小麦品种抗扩展的可靠方法。
根据对在小麦感病品种矮秆早或抗病品种苏麦三号小穗接种测定的结果,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56个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不同。从强菌株F69分离到的37个单子囊孢子菌株其致病力有显著差异,但致病力的强弱不稳定。从同一个子囊分离到的单子囊孢子菌株,它们的致病力也有分化。菌株的致病力虽然有不稳定性,但不同品种的抗性还是明显的。试验证明玉蜀黍赤霉是同宗配合的,因此关于它的变异问题有待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木薯花叶病毒(Cassava mosaic virus)具有两个约2.7kb的单链环状DNA,属于联体病毒(Geminivirus)组。我们用氯化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从染病烟草组织中部分纯化其复制型双链环状DNA,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成线形,将两个组份分别克隆到pUC19质粒中,再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重组质粒,分别构建成了两个组份的头尾相连的双体,测定克隆的病毒DNA的侵染性工作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7.
R. J. HANCE 《Weed Research》1965,5(2):108-114
Summary. A series of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termine if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mpetition for adsorption sites between diuron and water. Adsorption of diuron was much lower on hydrophilic materials such as cellulose, chitin, aluminium oxide and a soil mineral fraction than on the less hydrophilic ion exchange resins, lignin, carbon and a soil organic fraction. Methylation with methanolic HCL or diazomethane increased adsorption by the soil organic material, but methylation with dimethyl sulphate did not.
The soil mineral fraction adsorbed considerably more diuron from petroleum spirit solution than from aqueous solution, but the organic matter preparation adsorbed more from aqueous than from petroleum solu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competition between water and diuron for adsorption sites and that diuron is a more effective competitor at soil organic matter surfaces than at soil mineral matter surfaces.
Observations sur la relation entre l'adsorption du diuron el la nature de l'adsorbant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玉米小斑病流行规律的研究,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对中、短期测报做过一定研究。但目前所见短期测报方案,主要是根据病情始见时的病株率,预测病株率达100%时所需要的天数,并以此作为防治适期。然而,病株率达到100%时,病指仅  相似文献   

19.
柑桔贮藏病害发生动态和化学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1983~1995年间研究了浙江自然状态下柑桔贮藏病害的发生动态。结果显示,以采后侵染为主的病害发病率占59.79±22.40%;采前采后均可侵染,但以采前侵染为主的病害发病率占40.21±22.40%。后一类病害为害加剧是浙江柑桔贮藏病害发生的新动态,从国内外16种药剂中筛选出抑霉唑(Imazalil)、扑霉灵(Prochloraz)、百可得(Bellkute)等新型柑桔防腐保鲜剂,大量用于生产,解决了柑桔青、绿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药剂的抗药性问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研究了抑霉唑对柑桔青、绿霉病菌的敏感基线,在国内外首次报道大幅度降低使用浓度(仅原来的1/2~1/4)仍有良好效果,并率先在浙江桔区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三化螟发生期出现了主害代(三代)的发生期超常规拉长、峰次增多及发生期的阶段性模糊等新特点。分析原因,一是水稻栽培系统变迁,全程生育阶段模糊,使其种群发育不均衡性加大;二是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和虫伤株率提高,降低了三化螟种群发育的整齐性;三是冬季气温对不同龄期越冬幼虫成活率的影响不同,影响到冬后各代的发生期和峰次。据此提出了测报方法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