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五月季竹开花结实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五月季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是我国广为分布的优良竹种。本文综合报导关于五月季竹花茅的发育和花期;花的生长;花粉的形态、生活力和发芽率及花粉的败育;自然授粉和结实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黄果西番莲花形大 ,其结构和显花过程对昆虫 (特别是小型昆虫 )传粉有一定限制 ,自然授粉坐果率不高。人工授粉试验表明授粉受孕率与花粉贮藏时间、花粉潮湿、授粉量和花粉种、株间来源有关 :当天采集的花粉授粉受孕率为 97.5% ;室温下保藏 1d ,受孕率为 12 .8% ,保藏 2d受孕率为 0 ;柱头粘着花粉量大 ,受孕率为 92 .5% ,败育率 13.5% ,花粉量少 ,受孕率为 2 2 .5% ,败育率为 4 0 .7% ;种、株间授粉受孕率 10 0 % ,自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同株繁殖的无性苗 ,株间授粉均不孕  相似文献   

3.
提高油松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关键在于减少球果败育和提高球果出籽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球果败育与种子园的花粉产量无关;不同无性系球果败育率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树冠上部的球果败育率显著低于树冠下部;在种子园开花初期,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球果出籽率。1988年卢氏种子园实施辅助授粉后,使球果出籽率提高1.14%,增产效益33.9%。辅助授粉对不同无性系提高球果出籽率的作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紫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花粉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开花紫竹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的方法,掌握了其开花预兆、开花竹株类型、小穗形态及结构、竹花开放顺序及竹花开放时间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由TTC染色法得出紫竹花粉生活力约90%.液体培养基法得出不同发育阶段的花粉萌发率以花药刚露头为最高,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培养基以150 g/L的萌发率为最高,不同浓度的硼酸溶液培养基以100 mg/L的萌发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佳丰20S是利用8077S与丰两优1号杂交,然后再与蜀恢527和扬稻6号复交选育而成。它属于无花粉类型,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其不育株率、花粉不育度和自交套袋不实率均为100%。在12.5h短日下,不育临界温度低于23.0℃。开花习性和稻米品质性状较好,配合力强,容易繁殖制种。利用该不育系育成的苗头组合正在参加各级区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刚竹属3个竹种粉绿竹、黄条早竹、黄槽石绿竹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及其花粉活力观察及比较,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下各竹种间花粉形态比较一致,为球形或近球形,单极孔;外壁纹饰为细颗粒状.花粉活力的测定说明存在不同类型的花粉败育现象.竹子花粉的萌发试验说明竹花粉萌发率普遍较低,最高萌发率为58.7%,最低为21.7%.这些结果也为研究各竹种的不结实和实行人工授粉等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广宁红花油茶授粉特性,提高其产量和效益,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实验室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花粉数量、活力、储藏条件、柱头可授性及辅助授粉效果。结果表明:(1)广宁红花油茶单枚花药花粉数在3 120~12 460粒之间,平均值为6 877粒;单花花粉数量随其花药花粉量增加而增加,在792 200~3 468 400粒之间,平均值为2 102 250粒。(2)花药多在开花第1天开始散粉,开花当天花粉活力随时间进程呈上升趋势,第2天达到最大值,前3 d花粉活力都在80%以上。而柱头可授性在花后第2天达到最大值,2~3 d是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期,即最佳授粉时间。(3)花粉的最佳贮藏方式是-80℃处理,60 d内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4)在自然授粉条件下,其结实率较低,自花结实率为3.26%;经过人工异株授粉后,结实率提高近2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的雄性可育株和不育株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的雄性不育属于无花粉型。不育株叶色较正常可育株深绿,有曲枝现象,小孢子叶球“簇”苞片较早松开,小跑子囊也较早露出。雄性败育发生在孢原细胞到四分体时期。同一小孢子叶球上的小孢子发生和发育不一致。不育株输导组织结构的异常、小孢子囊壁中层细胞的增生和绒毡层过早解体及囊外的包被结构,是导致其败育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调查、花粉离体萌发、石蜡切片和人工授粉等试验手段对锥栗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风媒传粉特性和授粉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锥栗雌花群体分化时间约40天,单花分化时间约22天,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7天;雄花序4—5月开花,群体花期23~26天,群体盛花期13~15天,单花序花期10~12天,开花后6天内花粉保持较高活力。风媒传粉是锥栗传粉的主要途径,风速和风向是影响锥栗传粉的主要气象因素,顺风方向上花粉的传播距离及花粉通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方向。锥栗在去雄套袋且不进行人工授粉的处理下未坐果,表明锥栗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异交授粉坐果率均显著高于自交,表明异交能显著提高锥栗坐果率,生产上需配置授粉树。  相似文献   

10.
翠竹花粉的活力及储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内开花的翠竹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花粉的活力和储藏效果,为翠竹杂交育种的生产实践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方法]利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花粉在不同培养基组分、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温度及储藏条件下的萌发特性。[结果]翠竹花粉在不同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中萌发率差异显著,以10%蔗糖+0.01%H3BO3+0.06%CaCl_2·2H_2O培养基上培养2.5 h花粉萌发率最高;一天之中以上午9:00的花粉萌发率最高;翠竹花粉离体萌发适合的温度范围较宽,在26 30℃内花粉都有较高的萌发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翠竹花粉萌发率逐渐下降;不同储藏方式对花粉的萌发率有较大的影响,在储藏过程中未经干燥处理的花药的花粉萌发效果好于干燥后的,4℃低温保存下花粉萌发率相对较好,可延长花粉的储藏寿命,96.0 h后仍保有活力。[结论]翠竹花粉在10%蔗糖、0.01%H3BO3、0.06%CaCl_2·2H_2O的培养基中萌发效果最好,萌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630℃,在储藏过程中低温不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延长花粉寿命。  相似文献   

11.
5种竹子花粉萌发率及开花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竹类植物属禾本科竹亚科,由于其开花周期长,常常是几十年甚至在百年以上,因此竹类植物开花十分少见(周芳纯,1998),且开花后多数死亡,使得有关竹子开花结实、花粉萌发及贮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迟缓.目前对竹子开花现象已有报导(张文燕等,1992;程有龙等,1995;杜凡等,2000;赖广辉,2001;何其江,2003),但有关竹类花粉形态观察和萌发等方面的研究仍很少,前人仅对13个竹种的花粉萌发做过研究(张文燕等,1989).  相似文献   

12.
华中五味子是重要的中药材。为给野生华中五味子的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电镜扫描技术、纤维素酶法、TTC法、琼脂固体培养法、授粉比较等试验手段,对河南省伏牛山地区华中五味子两个不同野生雄株的花粉形态、花粉量、花粉生活力、花粉离体萌发特征、授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两个不同野生雄株的花粉均呈辐射对称状,其外壁均具网状雕纹,与雄株B花粉相比,雄株A花粉的萌发沟长、网眼小而网脊宽;雄株A的单药花粉量高于雄株B;两个雄株的花粉均在散粉24 h后失去活性,且其失去活性的趋势相似,但雄株A的花粉活力在其失活前始终强于雄株B的花粉活力;蔗糖浓度、硼酸浓度对华中五味子两个野生雄株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花粉萌发率,雄株A低于雄株B;雄株A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琼脂+0.015%硼酸+10%蔗糖,雄株B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琼脂+0.020%硼酸+15%蔗糖;雄株A、雄株B人工授粉的花朵结实率、心皮结实率均高于其自然授粉的结实率;花朵结实率,雄株A高于雄株B;而心皮结实率,雄株A低于雄株B。  相似文献   

13.
红心杉花粉萌发率的测定及其储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陈山红心杉花粉为材料,对其花粉形态、离体培养萌发率以及不同储藏温度下的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山红心杉新鲜花粉的生活力达到96%以上;花粉在恒温25℃,15%蔗糖+10 mg/L硼酸+1%琼脂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6 h时萌发率达到83.3%。不同储藏温度对花粉的生活力有较大影响,常温储藏时花粉生活力丧失较快,一周后显著下降,一个月后下降到59.9%,储藏90 d后活力仅有4.9%;花粉在-70℃下储藏1 a后生活力下降为40.8%。因此,花粉的长期储藏应在-70℃冷冻条件下效果最好,而在实践中,最适宜授粉的时期应在花粉散粉后的一周之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马尾松花粉萌发性状的观测及不同林分花粉生活力的测试,结果表明:花粉在培养液里萌发时首先是花粉萌发沟呈透明状,然后萌发沟两端突起,继而其中一端伸长成为花粉管。成熟花粉采后立即测定,染色率达90.6%、萌发率达77.2%;在低温(约6℃)贮藏120 d后测定,染色率与萌发率分别为85.2%与89.9%。不同林分中以全同胞无性系幼林的染色率与萌发率最高,分别为95.6%与93.8%;其次是半同胞无性系幼林,分别为91.2%与79%。说明马尾松无性系幼林的花粉是高生活力的花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湖南蓝莓引种区不同品种的花器形体特征及花粉生活力,从而为南方地区蓝莓引种栽培和授粉树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纤维素酶溶解法、联苯胺染色法和离体培养等技术,对‘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等6个蓝莓品种的花粉特性、花粉量、花粉生活力、花粉萌发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1蓝莓花粉量在各品种间存在差异,‘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的花粉数依次为162、250、178、166、141、170粒/花药,其中‘布里吉塔’的花粉数量最多,‘夏普蓝’次之,‘粉蓝’最少;2蓝莓花粉生活力在各品种中存在差异,‘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的花粉生活力依次为30.87%、26.79%、31.34%、23.83%,18.80%、24.83%,其中‘夏普蓝’的花粉活力最大,‘莱格西’次之,‘粉蓝’最小;3 6个蓝莓品种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蔗糖浓度不尽相同,‘莱格西’、‘布里吉塔’、‘密斯梯’在蔗糖浓度为10%时其花粉萌发率均最高,依次为25.60%、9.10%、27.20%;当蔗糖浓度为15%时,‘夏普蓝’、‘粉蓝’、‘梯芙蓝’3个蓝莓品种的萌发率均达到最高值,依次为26.20%、21.20%、61.40%;4 6个蓝莓品种中,‘夏普蓝’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硼酸浓度为300μg·L-1,而其他5个品种花粉萌发的最佳硼酸浓度均为200μg·L-1;5 6个蓝莓品种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5℃。研究结果表明:6个蓝莓品种中,‘莱格西’和‘夏普蓝’均较适合用作授粉植株,其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竹类植物花期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类植物是无性繁殖的多年生植物,开花结实较为罕见,且大多数植株开花后即桔死,这给竹类植物的开花结实研究增加了难度,使诸如开花结晶实的生物学、多种竹类植物不稔性或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核桃品种花粉生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TTC染色法和培养基法测定了香玲、上宋、中林1号、岱香4个核桃品种花粉生活力和萌发率。结果表明,核桃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岱香和上宋花粉生活力极显著高于香玲,显著高于中林1号;各品种花粉发芽率在同一种培养基上,以岱香最高,其次是上宋和中林1号,香玲最低;4个品种均以在低糖、高硼酸培养基中即“5%蔗糖 0.5%硼酸”上花粉发芽率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上的发芽率;在“10%蔗糖 0.5%硼酸”和“15%蔗糖 0.5%硼酸”培养基上花粉发芽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8.
广西人心果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人心果开花习性、花粉萌发和传粉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心果1年可开多次花,不同的年份开花期有所变动,花期长。由结果母枝的顶芽形成混合花芽抽生结果枝,两性花,腋生,雌雄同熬,雌蕊和雄蕊在花瓣未展开前已成熟。花在白天开放,结果枝下部的花先开放,再由下到上逐渐开放。花粉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其萌发率低,柱头未分泌粘液前和花开放后期花粉萌发率为0.0%,成熟期的花粉萌发率可达5.2%,花刚开放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10.1%。人心果的传粉方式有2种,一是昆虫传粉,发现花蓟马是主要的传粉媒介;二是靠风的机械作用振落花粉而授粉。花量大,每结果枝平均着花为8朵,但平均落花率高达82.7%。  相似文献   

19.
鹅掌楸属两种植物花粉品质和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周坚  樊汝汶 《林业科学》1994,30(5):405-411
应用FDA荧光染色法、离体和活体培养及看护培养等方法检验了鹅掌楸属两种木本植物花粉的品质,观察了开花期间花粉品质的变化,同时也观察统计了自然和人工授粉情况下,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柱头和子房对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花粉在自己或异己的柱头和胚珠上萌发均良好,是亲和的,但花粉管通过花柱的比率较低,仅24%。与本课题前期工作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并从数量调查和活体观察两个方面,再一次证实雄配子体的发育水平是影响结籽率的重要因子之一,花柱是不亲合性反应的发生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