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桉树抗青枯病品系筛选技术的初步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出用新的WFC接种方法,对生产上应用的桉树优良品种品系进行苗期人工接各测定其抗病力,结合林区实际发病调查,认为室内用WFC法接种发病率低于25%的品系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接种发病率高的品系应用前要经过选育。本研究选出的编号为D-1,C-2,E-2的三个抗病无性系,经重病区试验其抗病力强,具推广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桉树青枯病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所取得的进展。包括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生物防治如拮抗细菌、菌根真菌、植物诱导抗病性以及抗病基因转导技术的研究进展;桉树抗病育种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控制桉树青枯病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液浸泡法、顶尖接种法对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盆栽苗和生根组培苗进行抗青枯病性能测定,并结合林间调查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的角度研究其对桉树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与其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桉树无性系中,bd1、bd2、赤桉和南宁巨尾桉为抗病无性系;U6、南宁尾叶桉、雷9、钦32-29为中抗无性系;DH32-27、钦9、南宁广9、钦8、邓恩桉、钦32-22、雷2、巨桉、尾叶桉和钦广9为感病无性系。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对青枯菌没有直接拮抗作用,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青枯病菌在抗病性强的无性系的根系分泌物及组织液中的增殖显著低于感病无性系,验证通过茎段浸泡接种筛选出的桉树无性系的准确性,同时表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可以反映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病性强弱。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桉树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包括利用拮抗细菌、内生菌、益生菌防治桉树青枯病等方面。指出了桉树青枯病的生物防治一方面应加强抗菌作用机制研究,提高防效稳定性;另一方面应加强林间应用技术的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生物因子,以期高效、简便、经济、安全地防治桉树青枯病。  相似文献   

5.
桉树青枯病的持续控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产经营角度,着重讨论桉树青枯病防治策略问题,为选育抗青拈病品种以运到持续控制提出新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6.
桉树无性系抗青枯病性能的测选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非  莫晓勇 《热带林业》2003,31(3):11-12
用WFT接种技术对47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对青枯病的抗性测定 ,通过青枯病株率计算和逐步聚类分析 ,认为31个无性系是抗病品系 ,10个无性系是感病品系 ,6个无性系是高感品系。在31个无性系抗病品系中 ,经生产实践证明 ,其中MLA、ZU6、W5、LH1、LH2、LH3、SH1、M1等8个无性系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性 ,至今未发生青枯病株。大面积推广应用优良抗病无性系造林 ,防治桉树青枯病的大面积发生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桉树青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桉树青枯病病原菌鉴定为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cearum Smith)。试验用各菌株青枯小种1号、生物型Ⅲ号。  相似文献   

8.
韦爱梅  王军  丁志烽 《广东园林》2007,29(Z1):46-47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11种化学药剂对桉树青枯菌的抑制作用,其中,百菌清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绿乳铜和世高。用百菌清和世高预先处理尾巨桉196幼苗2h后接种青枯菌,结果表明,经室内毒力测定有效的杀菌剂在预防桉树青枯病方面的作用效果非常小。  相似文献   

9.
根据桉树枯病发生及流行规律的定点观测资料,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建立了广东吴川林场和斗门县林业局试验林桉树青枯病预测模型;依发病率与相应的旬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桉树青枯病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经检验和进行实际验证,证明上述模型均有较高的可信度.并表现为灰色系统模型的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
桉树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青枯病是我国华南地区严重危害桉树的细菌性枯萎病,已成为桉树生产的严重障碍。文章在总结桉树青枯病的为害症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青枯病的防治,包括加强检疫,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基因工程,诱导抗性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在改良的Kelman平板培养基上,1~20mmol的阿魏酸、香豆酸、香草酸、肉桂酸、磺基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钠对青枯病菌的生长没有影响,因此在用水杨酸钠淋根后,植株抗病性的增强是由于桉树苗木产生诱导抗病性的结果,而不是该化合物的直接毒性;浓度为5~10mmol的水杨酸钠均可以获得较强的诱导效果,并以接种前5~7d处理桉树苗的诱导抗病性最强;其它的芳香酸对桉树抗青枯病没有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12.
李逸 《热带林业》2006,34(3):45-46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而桉树青枯病作为桉树的绝症,是桉树的生产和发展的严重障碍,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地了解桉树青枯病,作好对桉树青枯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报导我国1991年后,桉树青枯病研究的发现和创新.即,桉树青枯病的流行是寄主为主导的流行病;病菌生理小种、生物型组成复什;病菌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除从根部侵入外,还可从根茎部侵入;筛选出一批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研制成桉树青枯病流行测报模型;开创应用桉愈伤组织筛选抗病树种和无性系获得成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桉树转基因抗病苗;应用外生菌根防治桉树青枯病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广东、海南及广西是桉树青枯病流行区.此病在该区流行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大面积推广尾叶桉及巨尾桉易感病树种,是青枯病流行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3a生植株发病较重,且易造成多年流行,7~9月内为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5.
青枯病病原菌提取物对桉树原生质体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美丽  贺红 《广西林业科学》1999,28(4):157-160,165
以尾叶桉、窿缘桉、雷林一号桉、赤桉胚性愈伤分离的原生质体为材料,进行了青枯病病原菌提取物对桉树原生质体生长发育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青枯病病原菌提取物对桉树原生质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不同生长时期的青枯菌菌液中,处于数生长期的提取液对植物的致毒力最强。植物对青枯菌抗性的高低与菌液的加入时间有关,加入时间不宜过早,以原生质处于再生壁后并发育为细胞时加入最为合适。不同桉树品种细胞悬浮液进行抗青枯病菌  相似文献   

16.
桉树青枯病的病原菌为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 al. 1,属生理小种1号.文章对采用化学药剂灌根处理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灌根次数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采用添加抗生素的俄罗斯复合肥溶液灌根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诱导桉树抗青枯病的作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毒性测定中,1~20mmol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桉树青枯病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通过淋根,1~5mmol的SA可以诱导桉树苗显著地增强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5mmol最佳。过氧化物酶(P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在0.1~5mmol SA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相应增强;SA淋根3~9d后挑战接种青枯病菌均能诱导桉树显著地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间隔5~7d效果最好,且POX和PPO的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变化趋势相符,均在第7天升至最高值,分别比对照高2倍和1倍。POX酶灵敏快速,更能准确地反映植株抗病性的变化;叶片注射SA不能诱导桉树抗青枯病。  相似文献   

18.
广东桉树青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近年来随着大面积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而桉树青枯病也逐渐流行。文中阐述了广东桉树青枯病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依据桉树青枯病发病流行的系统数据和相应的我种气象要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含青枯病菌数量等资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雷州林业局桉树青枯病的灰色系统预测报模型和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0.
桉树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青枯病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其病原菌为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 Yabuuchi et a1.,属生理小种1号;其生物型有2种类型,在巴西为生物型Ⅰ,在中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刚果为生物型Ⅲ。该文对桉树青枯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持续控制桉树青枯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