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灵山县一个山麓旁的田垌上,一大片葱郁苍翠的百合在周边零散的稻田、辣椒田、菜地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美丽壮观。这就是林家振的百合花种植基地之一。灵山县佛垌村的林家振本是一个普通的打  相似文献   

2.
蔡建勋  于洋 《湖南林业》2001,(10):27-27
到过桂林的人,都不会忘记漓江的青山碧水,可是,你是否知道,在桂林市东北方的猫儿山下,还有一江清波在流淌。这条江虽然没有漓江的浩荡流畅,却有着罕见的曲折宛转;虽然没有漓江大家闺秀式的雍容华美,却充满小家碧玉式的随和温柔;虽然不能像漓江那样美得叫人惊心动魄,但却能给游客带来欢乐开心的野趣;它就是在广西资源县境内贯穿南北并流向湖南有着“漓江姊妹江”之称的资江。其实,资江和漓江确实发源于同一地(猫儿山),只不过脱离母体后便挥手远去,一个向南并入西江流向南海,一个向北流进洞庭湖。我曾喻资江为我的母亲河,她…  相似文献   

3.
“在南宁想看猴子,要花钱到动物国才能看到,可是我们站在自家门前就可以看到了!”前不久,我从城里回到家乡马山县古零镇古统村伏接屯,一位村干部如是对我说。开始我不明其意,问了才知道近年来有一群猴子在附近的群山定居,有的还来到屯后背山上采吃野果和树叶,人们站在自家门前往山崖上眺望,就可以看到它们在上面上串下跳,互相追逐的身影,好不热闹。指着村屯周围那一座座葱定的青山,村干部告诉我说,猴群来到村屯附近的群山里定居,这是家乡群众积极封山育林、不断植树造林以及实行燃料改革带来的新气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4.
在隆化县茅荆坝林场东一公里处,有一座掩映在碧绿的田园山野间的红砖瓦房,这就是该林场下岗职工梁悦臣的第二个家。  相似文献   

5.
在云贵高原的东面斜坡上,有一座海拔 2000米的大山 ,它就是长江和珠江上游支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雷公山。在雷公山下连绵起伏的群岭中,居住着一支擅于迁徙和狩猎的民族——苗族。节日繁多是苗族的一大特色 ,而苗族最具青春魅力的节日,当数姊妹节。这是贵州台江施洞一带苗族男女青年特有的择偶恋爱的盛大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月圆的日子——十五、十六日,采雷公山之灵气,汲清水江之秀色,勤劳聪慧,温柔大方,长于刺绣,能歌善舞的苗家姑娘们,头顶银制角冠或鲜花簪梳,身着刺绣银饰衣裳,耳坠吊环、项圈手镯,精心粉黛,从四面八方赶…  相似文献   

6.
浦北县福旺镇南山村委会的六寮村,在村门口的田垌中有一条小溪,当地村民叫大马江。人们到田里作业要涉水而过,如遇山洪或水深时不能过。为了方便村民过溪耕作,1959年,几个村民上山砍了两株木棉树搭大马江。两条木棉木各长14米,宽47厘米,成了当地有名的双木木棉桥。  相似文献   

7.
儿时,在我的家乡没有牡丹花。   儿时,在我读小学的课本里,有句“牡丹开花像绣球”的话,从此,牡丹与绣球一起,镌刻在我心中,或许是因为她们都美丽。   许多年后,我在北京地坛公园,第一次见到了牡丹花。   然而,真正领略牡丹花那雍容华贵、独压群芳的风姿,还是在去年的洛阳“牡丹花会节”的日子里。   那时是春夏之交,我应邀参加河南举办的花卉博览会,期间来到了洛阳这座九朝古都,与友人一道,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牡丹园。   牡丹园很大很大,一条长长的水渠将它分割为上苑和下苑,中间由一座精美的石拱桥相接。无论是…  相似文献   

8.
平安树     
家乡屯子西头有两棵同根生的大柞树,爷爷奶奶叫它“平安树”。爷爷说他记事时,屯子西头就有这两棵树。那时,树上挂口大铜钟。爷爷是儿童团长,负责村里站岗放哨工作。有一天,爷爷发现远处的公路上尘烟四起,有一股煞气向村中扑来,爷爷灵机一动敲响了树上的铜钟。钟声吓退了鬼子,保了乡亲们的平安。爸爸和我都是在这两棵“平安树”下长大的。我在外地工作,但我仍念念不忘保佑家乡父老平安的这两棵树。去年我回了趟家乡,乡亲们都健在,唯独没有了屯子西头那两棵“平安树”。爷爷说是被人偷走了。还说自打这两棵树被偷走以后,乡亲们就没过过安生的日子,不是刮黄风、闹春旱,就是下涝雨、发洪水,冲得山上、田地里一条沟一条沟的,就跟鸡爪子似的。乡亲们从此走上了贫困的道路。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想,人们应该懂得保护自然,爱护树木的道理。一时的贪图私欲毁了树木,也就等于毁了自已的家园,断送了平安。如今,人们又在两棵“平安树”的位置上栽上了两棵松树。两棵松树长势很好,全屯人都备加呵护。希望这两棵树长大后继续保佑乡亲们平安、幸福。平安树@张明喆  相似文献   

9.
不管多大,不管在哪,我对家乡的感情一直都在,因为那里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成长痕迹.有我美好的儿时回忆,而在这记忆中最难以抹去的场景就是油茶林.假如有一天我失忆了,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具体是哪,但我的脑海里可能会隐约浮现一片油茶林,因为那是我对家乡最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九月,去凤凰。这座湘西边城,因为沈从文先生的文字进入我的生活,成为向往的地方。在《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里有这样的文字:"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我比较喜欢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的哀乐故事。"  相似文献   

11.
心中的凤凰     
九月,去凤凰。这座湘西边城,因为沈从文先生的文字进入我的生活,成为向往的地方。在《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里有这样的文字:“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我比较喜欢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的哀乐故事。”  相似文献   

12.
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就把俩个村子隔开了。喝着同一条河里的水,因为多年的宿怨,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却不多。那个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年幼孩子,往往在大人的“教唆”下,和对岸的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成了“仇人”,经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大打出手。  相似文献   

13.
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就把俩个村子隔开了。喝着同一条河里的水,因为多年的宿怨,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却不多。那个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年幼孩子,往往在大人的“教唆”下,和对岸的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成了“仇人”,经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大打出手。  相似文献   

14.
一条江总在延伸着我们生活的热情,一条江总在触动着我们的灵魂,那就是长江。长江,是一条承载着中华民族梦想的中国龙。我的老家在长江支流资水边的一个小村子里,在老家时,我站在故园深处最高的山顶上,就能看到远处蜿蜒的资水,在我的一次次眺望里,我童年的梦常常沿着资江飘流。后来,我终于能到长江上找寻我童年时失落的梦呓,我不止一次贴着江面,细细地聆听。是的,  相似文献   

15.
在老北京人的眼中,北京城的一砖一瓦都有着时光的印迹。它们传承千年百年,将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和性格都映衬在一条条街道和一座座房屋之中。胡同是老北京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胡同院落里,总有那么一棵不知活了多少岁的老树,或是柏,或是槐,阳光洒下的时候,孩子在嬉戏,老人在聊天,飞鸟在叽喳,画面在这一刹那定格,让多少老北京人的内心涌起波澜。一条条深巷,一座座四合院,在斜阳的照射下,不仅仅散发出古朴的气息,向我们展开岁月长河中的历史画卷,而且它还是一段时光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刘万平 《中国林业》2011,(24):22-23
有一个人,他是如此平凡,平凡得犹如大海里的沧海一粟。然而就是这个平凡的人将自己的一生默默地奉献给了家乡的“绿色事业”,引领着勤劳务实的“林业人”,为乡人崛起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  相似文献   

17.
铁铮 《中国林业》2019,(10):62-62
我没有到过淮北,但通过手中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这座绿色的城市,也认识了为这座绿色城市默默奉献的人们。尽管我写序时看过书稿,但当我拿到刚刚印刷装订好的新书时,还是感受到了一种震撼。或许,这就是书这一特殊媒介的巨大作用吧。这本新书名叫《生态壇变绿色丰碑》。主编继广告诉我: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位居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他的家乡就在淮北。  相似文献   

18.
我对河柳的偏爱,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的。 在陕南唯一的黄河流域县洛南东部,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它就是我的故乡。背倚青山的小村,前面依次是田园、柳林和一条奔流的河。田园与河流之间,柳林既象篱笆一样  相似文献   

19.
奶奶     
外地人说我们家乡──麻阳有“十八怪”,编成顺口溜,很是押韵,十分滑稽,说起来真真假假,听起来似信非信,多带贬义。但麻阳人有肚量,不在乎,有时也随着笑笑,不置可否。那“十八怪”里有一句叫作“妈妈喊奶奶。”这不是外地人捏造,麻阳确有人把妈妈叫作奶奶。1968年,我家从锦和镇南街迁居北街,左邻聂家就是“妈妈喊奶奶”,由此我们俩家演出了一场喜剧。那是一个暑假的星期天下午,我提着母亲刚从菜市场买的一条两斤多重的活鱼先回家,走到家门口,聂家伍伢崽穿着一条短裤衩,拉着我的手,邀我到锦江河去洗澡游泳。儿时好玩,夏天…  相似文献   

20.
植树日,我想起了父亲,思念起母亲河——斗龙河和我的难忘的绿色童年。 美丽富饶的家乡坐落在江淮平原上,斗龙河的河水滋养着沿岸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我的父亲就是这条河堤岸的播绿人。如今,河边一望无际的高大挺拔的杉木林,默默地为家乡人们防风固堤,如歌如泣地倾述着一个基层林业工作者的绿色生命史。很久以前,家乡多是些刺槐、苦椿等乡土树种,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