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皆居粮食作物之首。“九五”期间,全区年均玉米种植面积达133.8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年均玉米总产达733.9万t,占粮食总产的50%以上;玉米单产平均为……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玉米生产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皆居粮食作物之首.1998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达147.078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9.23%;玉米总产达839.8万t,占粮食总产的53.13%,玉米单产为5709.9 kg/hm2,超过全国和世界玉米平均单产水平,在我国也属前列,玉米在我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进入90年代以来,我区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迅猛,总产快速增加,但单产提高缓慢,种植玉米的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库存增加,商品粮"卖难",不同程度地造成一些社会浪费,困扰着我区玉米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认真总结我区玉米生产中的经验教训,明确存在的关键问题,有益于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促进玉米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化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1):230-233
[目的]基于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分析宣城市粮食生产能力及其面积结构调整。[方法]在分析2016年宣城市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情况基础上,确定能发挥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以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小麦玉米区域试验的产量为基础,计算宣城市粮食生产能力。结合主要粮食作物面积构成对比分析,提出粮食面积结构调整建议。[结果]全市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 457.10 kg/hm~2,比2013—2015年的粮食实际平均单产高3 089.66 kg/hm~2;粮食总生产能力为186.66万t,比2013—2015年粮食平均总产高68.19万t。全市粮食面积潜力36.1万hm~2。面积结构调整可考虑"提高稻谷、稳定小麦、适量增加玉米和大豆"。[结论]2016年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率为0.63,粮食生产潜力较大。可通过结构调整,使粮食面积中稻谷占74%、小麦占18%、玉米占4%、大豆占2%。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广西沿海地区北海、防城港、钦州3个沿海市8个临海县(区)的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情况,为广西沿海地区农业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考察、资料查询和座谈等形式,对1975~2010年广西沿海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各作物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过去35年,广西沿海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波动式减少,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的种植面积不断上升.水稻的种植面积明显下降,占粮食作物的比重从93.12%下降到72.17%;玉米和红薯的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甘蔗和木薯的种植面积连续上升,并成为广西沿海地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大豆和黄红麻等占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越来越小.[结论]建议广西沿海地区提高单产、改变耕作方式以提高农作物总产,同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以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曲靖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16.67万hm^2左右(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100万hm2的16.7%),总产近10亿kg,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1%。玉米生产在整个农、牧、渔业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重大的推动作用玉米单产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总产的实现,提高单产是实现总产的基础,推广应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是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1鄂尔多斯市玉米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玉米是鄂尔多斯市主要的粮、经、饲作物,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皆居粮食作物之首。"十五"期间,全市年均玉米种植面积达10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年均玉米总产达75万t,约占粮食总产的70%;玉米平均单产为500kg/667m2,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玉米在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玉米作为"粮食-饲料-经济作物"这一结构链主体,是肉、蛋、奶等食品的重要来源,饲料的60%~70%是玉米,国外学者把人均占有玉米的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平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4年种植31.5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4.4万亩)的42.3%,其中套种玉米24万亩,单种玉米7.5万亩。套种玉米单产443.1kg/667m2,单种玉米单产583.2kg/667m2,玉米总产为15008.4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26240.4万公斤)的57.2%。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8.
浅析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玉米单产加大增值幅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产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玉米的增产。在谷物中玉米面积居水稻、小麦的第三位,总产、单产则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玉米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2.4%。山西省玉米总产占粮食总产的比重:50年代前为19.94%,50年代末增至24.3%,60年代为27.0%,70年代为33.3%,80年代为  相似文献   

9.
<正>安阳市殷都区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全区幅员面积682平方公里,耕地63.4万亩,常年种植玉米45万亩左右,其中西部丘陵旱地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区玉米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旱地玉米产量较低成为制约我区粮食总产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对于提高我区粮食总产,确保我区乃至安阳市和河南省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在玉米种植中,通过选用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在册耕地18.7万公顷,实际播种面积22万公顷。其中玉米14.5万公顷,水稻2.5万公顷,大豆0.2万公顷,蔬菜两瓜1万公顷,苗木花卉等0.5万公顷。未在册的3.3万公顷主要种植玉米。2012年粮食总产27.6亿斤(不包括未在册)。2013年,力争实现粮食增产3.4亿斤,达到粮食总产突破31亿斤的目标。预计今年玉米单产1.96万斤/公顷,水稻单产1.68万斤/公顷,大豆单产5500斤/公顷。  相似文献   

11.
继续大力发展饲料粮生产是我国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993年我国小麦、水稻的播种面积仅占总播种面积的41%,占粮食总产量的62%.今后一段时间的调整方向不是继续降低细粮面积和产量,而是着重于选育和改良作物的饲用品种,结合发展复种,灵活机动地发展饲料饲草生产。通过粮饲产品结构性过剩机制的初步探讨,对以往交替出现的卖粮难、卖肉难现象作了合理解释,并说明我国粮食总量过剩现象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张越  郭耀辉  赵颖文 《农学学报》2023,13(3):95-101
深入分析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增产空间格局、作物结构、贡献因素,为维系其增长态势、优化粮食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主产区粮食稳步增产提供决策依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将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分解为播种面积和作物单产2种因素,分析其增产格局及增产贡献因素。从主产区粮食增产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北方主产区优于南方主产区,粮食增产重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北移趋势;增产结构上看,玉米为主要贡献品种,其次为小麦,稻谷贡献率最低;主产区粮食增产贡献因素来看,单产的贡献率高于播面的贡献率,且空间差异明显。分作物看稻谷和玉米的播种面积效应为正值,玉米大于稻谷,小麦的播种面积效应产生负向影响;3种作物的单产效应均为正值,小麦的单产效应最为显著,小麦>稻谷>玉米。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都对主产区粮食产量增加产生了积极的贡献。对于主要依靠播面增加来提高产量的地区,应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挖掘优势作物,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土地产出;对于单产贡献显著的地区,要发展特色产业优势区,形成集群化发展,在生产、流通、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防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林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总产量不稳定的现状,经3a,进行面积80 hm2不同生态区域试验,研究提高稻谷产量的因子,初步摸索出一季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为掌握水稻生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西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相关调查与统计资料,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粮食产量和作物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山西省粮食总产与单产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粮食作物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总产的提高主要归功于粮食单产的增加,其中玉米单产的增加对粮食平均单产的提高作用最大,其次是小麦。并提出如下建议:依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粮食单产;稳定小麦播种面积,满足人们对小麦口粮消费的需求;玉米作为粮食和饲料兼用的高产高效作物,今后的种植面积应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所辖36个县域的统计数据,研究了1991-2012年间粮食产量及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及单产和种植结构对粮食总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2030年区域粮食需求和生产能力,并提出粮食产量提高以满足消费需求的途径。结果显示:1991年来甘肃省黄土高原区粮食总产、单产及播种面积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粮食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的提高,单产提高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和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的扩大。预测2030年甘肃省黄土高原区粮食需求达到935.76万t,而生产能力仅为645.48万t,粮食自给率为69.0%。要解决未来区域粮食需求不足的问题,地膜覆盖面积必须要扩大到122万hm2,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79.9%,地膜使用量增加3.1万t,单产年均提高1.76%,才能实现区域粮食自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广西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利用广西1981~2012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种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并结合粮食作物单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近32a来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广西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2年4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受灾率变化均不明显,但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干旱受灾率呈递增趋势,1988-1992年受灾率居高不下,均在20%以上,90年代中后期较小且变化平缓,21世纪以后广西又处于较旱阶段;洪涝、风雹、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灾率均相对较小,尤其是低温冷害少有发生;90年代中后期及以后,洪涝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减小,风雹受灾率呈明显周期性波动增大,低温冷害也呈周期性的暴发。4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程度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早稻单产、晚稻单产、玉米单产是干旱>洪涝>风雹>低温灾害;对单季稻而言,洪涝>干旱>风雹>低温灾害,说明干旱和洪涝是影响广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7.
张斐  严志强  韦燕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97-19199,19210
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广西的区域划分方案,将广西划分为桂东、桂西、桂南、桂北、桂中地区五大区域,并从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与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2个方面阐述了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依据《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剖析了广西各区域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桂东和桂北地区综合优势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增加量较小,粮食生产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粮食生产重心正向桂中和桂南地区转移。为解决广西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各区域应该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以期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耕地利用视角下全国粮食生产时空特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及各项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方法(LMDI)将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解为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产四大因素,研究1996—2016年其对全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空间上呈现南部地区减少、北部地区增加的趋势,导致全国粮食产能重心北移。2)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这些技术因素均是促进因素,其中单产提高对总产量提升贡献最大;期间耕地面积下降与种植结构调整则是粮食产量的抑制因素。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不可避免,保证粮食安全不但需要严格保护耕地,而且必须强化"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与复种指数,以稳定与优化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减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应用距平值法对我国1978—2007年的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影响我国粮食总产变化的主要因素,它受作物品种及相应技术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规律,而政策因素则显著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