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别用超声波处理不同粉碎粒度的高温脱脂豆粕,然后采用醇法浸提工艺提取其中的大豆浓缩蛋白(SPC)。结果显示:40目、60目及80目豆粕提取的大豆浓缩蛋白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1.85%、55.50%和54.32%(P〈0.05)。提取率分别为97.65%、97.51%和95.80%(P〈0.05);超声波处理之后提取的大豆浓缩蛋白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5.44%、55.11%和58.77%(P〈0.05),提取率分别为97.50%、96.78%和95.65%(P〈0.05)。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浓缩蛋白中粗蛋白的含量及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粒度越小,粗蛋白含量越高,提取率越低;在相同的粉碎粒度下,超声波处理能提高大豆浓缩蛋白中粗蛋白的含量,但是对其提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棉籽粕中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1.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另4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mg/kg、522、79mg/kg和503.87mg/kg(P〈0.01)。这表明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及棉籽粕中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及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及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522.79和503.87mg/kg(P<0.01)。综上所述,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对大豆分离蛋白中植酸的酶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乃松 《饲料工业》1999,20(11):41-43
在不同的温度、pH 值、酶量的情况下,用目前常用的一种植酸酶在体外酶解大豆分离蛋白中的植酸, 采用间接测铁法测定酶解前后样本中植酸的含量, 从而得出该植酸酶在不同条件下酶解植酸的活性。在温度为55℃、pH 值为2.5 或5 .5 的条件下最强。在此条件下,当酶使用量为1 500U/kg ,酶解时间为45min 时,能将大豆分离蛋白中的植酸分解率达到80.84 % 。从中揭示了所使用的植酸酶在不同条件下的酶活规律,为有效使用该植酸酶于不同的动物饲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荣敏 《中国饲料》2022,1(9):42-46
为研究不同浓度亚麻籽胶(FG)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功能特性的影响,试验将FG添加到SPI溶液中,使得SPI/FG共混体系中FG的浓度为0% ~ 0.4% (m/V),通过巯基和二硫键探究其对SPI/FG交联聚集的影响,然后通过测量乳状液的粒径、Zeta电位和光学显微镜,分析其对SPI/FG制备的乳液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FG浓度的增加,巯基含量先减少后增加,二硫键趋势与之相反。乳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随着FG 浓度增加而显著提高,且乳状液的粒径结果与光学显微镜结果相一致。综上,较低浓度的FG可以控制SPI的交联聚集,提高乳液的乳化特性,并且在浓度为0.2 %时,效果最好。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亚麻籽胶|交联聚集|乳化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表面活性,试验采用过氧乙酸控制性的打开蛋白质的二硫键,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葡聚糖进行复合修饰。结果表明:随着二硫键断开程度的增加,接枝度明显提升,褐变度与其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当二硫键断开率为46%时,表面活性最理想。其中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提高107.56%和175%;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提高83.63%和105%;荧光图谱表明随着二硫键断开率的增加,荧光强度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糖基化复合产物荧光强度依次降低;SDS-PAGE进一步证实,在糖基化过程中7S亚基最先消失,二硫键断开后,可以加速11S酸性亚基与葡聚糖发生糖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谷氨酰胺(Gln)对灌服大豆分离蛋白(SPI)仔猪肝脏和肌肉抗氧化功能及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将24头7日龄健康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PI组、SPI+Gln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第1~5 d各组仔猪均饲喂人工乳,试验第6~7 d SPI组和SPI+Gln组每头仔猪饲喂含大豆分离蛋白(10 g/kg BW)的人工乳,对照组饲喂含酪蛋白(7.8 g/kg BW)的人工乳。试验第8~10 d SPI+Gln组灌服Gln(250 mg/kg BW),其余2组灌服丙氨酸(305 mg/kg BW)。试验第11 d屠宰仔猪,取肝脏、腓肠肌、背最长肌组织样品,检测抗氧化酶活性和氧化产物的含量,并制作苏木素-伊红染色肝脏切片。结果表明,SPI可诱导肝脏脂肪变性、细胞空泡化和细胞排列无序,并提高了仔猪肝脏MDA(P<0.05)、腓肠肌H_2O_2及背最长肌MDA的含量,但显著降低了腓肠肌、背最长肌CAT和GSH-Px活性。Gln处理缓解了SPI仔猪肝细胞形态的异常与脂肪变性,提高了肝脏GSH-Px活性,并显著降低了SPI仔猪肝脏MDA和腓肠肌的H2O2的含量(P<0.05)。因此,SPI诱导仔猪肝脏形态结构异常、肝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下降,而Gln可有效缓解肝细胞损伤,提高仔猪肝脏与腓肠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酶解蛋白( ESM)对仔猪生长性能、矿物质利用及消化道健康的影响。试验将120头“杜长大”(DLY)仔猪[(10.79±1.59) kg]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6个组分别饲喂19%粗蛋白质( CP)饲粮、18%CP饲粮和在18%CP饲粮基础上分别用1.0%、1.5%、2.0%、2.5%ESM等量替换玉米的饲粮。试验期为36 d。结果表明:1)与18%CP组对比,18%CP+1.0%和1.5%ESM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提高,但无显著差异( P>0.05);18%CP+1.5%ESM组饲粮有机物和CP、粗灰分、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 P<0.05);18%CP+1.0%和2.0%ESM组骨骼钙、磷含量显著提高( P<0.05);18%CP+2.0%ESM组空肠、18%CP+2.5%ESM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 P<0.05),18%CP+2.0%ESM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增加(P<0.05);18%CP+1.5%ESM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回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sIgA)含量显著提高(P<0.05);盲肠、结肠乳酸杆菌数量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显著提高( P<0.05)。2)与19%CP组对比,18%CP+1.5%ESM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 P>0.05);饲粮干物质、有机物、CP、粗灰分、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 P<0.05);血清和骨骼中钙含量显著提高( P<0.05);血清DAO活性显著降低( P<0.05);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数量、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饲粮添加1.0%~1.5%ESM一方面可以促进肠道绒毛发育、维持肠道结构完整、优化肠道菌群,从而保证仔猪消化道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仔猪对钙、磷的吸收与沉积,从而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生产大豆虾粉肽的适宜蛋白酶及酶解条件,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水解度为检测指标,按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逐一分别对3种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水解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适宜酶解条件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酶解体系中的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均显著影响3种蛋白酶对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酶解效果.在3种蛋白酶中,酸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其次是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差.酸性蛋白酶水解脱皮豆粕和虾粉混合蛋白的适宜条件为:酶浓度为2000 U/g,底物浓度为9%,pH值3.5,酶解时间为3.5 h,温度50℃.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两个苜蓿品种幼苗在UV-B辐射下叶片Rubisco含量、蛋白水解酶活性和H2O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可使两个苜蓿品种幼苗H2O2含量和蛋白水解酶活性上升,Rubisco含量下降;准格尔苜蓿在UV-B辐射下H2O2含量和蛋白水解酶活性的上升幅度和Rubisco含量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多叶型苜蓿8925;抗坏血酸处理能明显降低UV-B辐射下幼苗H2O2含量,同时明显抑制蛋白水解酶活性的上升及Rubisco含量的下降,UV-B辐射诱导Rubisco含量的降低可能是通过提高H2O2水平来加强蛋白水解酶系统的活化而加速了Rubisco的降解,表明UV-B辐射对苜蓿幼叶具有一定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添加大豆酶解蛋白(ESM)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设计,3种饲粮营养水平,分别为正对照[PC,代谢能(ME)水平为11.22 MJ/kg,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5%]、负对照1(NC1,M E水平为11.01 M J/kg,CP水平为15.0%)和负对照2(NC2,M E水平为10.80 M J/kg,CP水平为14.5%); 2种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0和5 g/kg)。选择52周龄罗曼粉壳蛋鸡1 20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蛋鸡的平均产蛋率呈降低趋势(P=0.07),料蛋比呈升高趋势(P=0.06);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料蛋比呈降低趋势(P=0.05),合格蛋率显著增加(P0.05)。2)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蛋黄颜色呈降低趋势(P=0.09);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蛋黄颜色极显著升高(P0.01)。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对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在NC1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3) PC组蛋鸡的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C1和NC2组(P0.05);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CP和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显著升高(P 0.05)。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的交互作用对蛋鸡的总能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在PC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总能表观利用率(P0.05)。4)随着饲粮营养水平的降低,空肠隐窝深度呈升高趋势(P=0.06),空肠绒隐比显著降低(P0.05);随着大豆酶解蛋白添加水平的增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呈升高趋势(P=0.09),十二指肠绒隐比显著升高(P0.05)。饲粮营养水平和大豆酶解蛋白的交互作用对蛋鸡的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表现为在NC2饲粮营养水平时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大豆酶解蛋白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形态、提高饲粮CP和粗脂肪利用率来促进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提高,部分缓解了饲粮营养水平降低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