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专家最近研究指出: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各种因素中,初生重有重要作用。能活到断奶的仔猪出生重平均是1.29公斤,而这期间死亡的是1.0公斤以内的仔猪。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43%是由于仔猪比较弱(初生重汉0.92公斤,而平均指标为1.24公斤),不能经常吃到乳,不能与体重较大生活力较强的仔猪竞争。初生重0.81公斤的仔猪,有15%死亡。  相似文献   

2.
断奶仔猪死亡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效率的多少,因此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无疑对提高生猪生产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影响断奶仔猪成活率的应激因子两个方面入手,综合阐述了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的调控措施,为生产实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一年蓬作为饲料添加剂,再次饲喂哺乳母猪12头,其仔猪断奶成活率为88.19%(127/144),较对照组高4.86%;仔猪白痢发病率为11.11%(16/144),较对照组(43.23%)低32.12%;45日龄断奶窝重平均为92.46kg,增长速度为初生窝重的7.42倍,分别较对照组高26.67%和15.04%。结果证明一年蓬添加剂可显著提高吮乳仔猪成活率,降低仔猪白痢的发病率,提高仔猪断奶寓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给仔猪提早开食补料,能补充仔猪营养,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是提高成活率和断奶个体重的一个重要措施。自我们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大面积推广养猪综合成套技术》项目以来,我们在农村大面积对(长×本杂交的仔猪进行了补饲。从对7日龄(30窝370头)、15日龄(35窝295头),20日龄(30窝245头)、30日(25窝200头)仔猪开始引食补饲的结果表明:60日龄断奶平均个体重分别为15.7公斤、13.8公斤、21.9公斤、10.8公斤。总的看来,补料后的平均个体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黄芪多糖对断奶仔猪的影响,本试验在早期断奶仔猪(25日龄)的日粮中按1g/kg添加黄芪多糖饲喂12d。结果:60日龄时试验组成活率达到100%,比对照组的83.9%提高16.1个百分点;平均日增重,试验组仔猪为0.32kg,比对照组的0.205kg提高56.1%;试验组料重比为1.78∶1,对照组为2.78∶1。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在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能降低仔猪断奶应激综合证,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断奶仔猪成活率是猪场关注的关键环节,分析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才能更好地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经几年兽医临床仔猪管理经验总结出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对策,现介绍如下。1断奶仔猪成活率降低的原因1.1生理因素1.1.1断奶仔猪的小肠结构变化仔猪断奶后小肠出现严重的绒毛萎缩、隐窝变深,造成小肠吸收  相似文献   

8.
李湘  张石蕊 《饲料广角》2005,(15):33-35
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有效措施,而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是衡量其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仔猪从出生到断奶一般仅需21 ̄35d的时间,但处于哺乳期的仔猪,由于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常出现大批死亡现象,而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是断奶后腹泻。据报道,断奶后7d腹泻率为0.6%,8 ̄13d增至32%,14 ̄17d增至41.4%,22 ̄28d降到8.4%,断奶后死亡率高达20% ̄30%,存活下来的仔猪大多生长发育不良,总增重下降约33%,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了湿喂法对断奶仔猪生产效益(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断奶仔猪成活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湿喂法的试验组猪的保育期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7.32%(P<0.01),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3.95%(P<0.05),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提升了5.49%(P<0.05),湿喂法的应用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广大农村,哺乳仔猪成活率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目前较为普遍,有的养猪场仔猪的成活率甚至低于50%,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科学饲养哺乳仔猪,提高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广大养殖户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问题成为养猪专业户共同关注的焦点。提升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有利于提升养猪专业户和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1断奶仔猪的生长环境养猪饲养员在饲养断奶仔猪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掌握仔猪的断奶时间,采用灵活多样的断奶方法,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我国仔猪适宜断奶的时间一般为4~5周龄,但不能迟于6周龄,否则不利于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仔猪的饲养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常宁市十个大中型猪场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在仔猪断奶前的死亡中,因管理因素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62.96%,因疾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37.04%,并对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使哺乳仔猪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重,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长特点,进行精心养育,是快速育仔的基础工作,使仔猪最终达到哺乳期成活率达95%以上。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6.0千克以上,4周龄断奶平均体重7.0千克以上。1防压和保温仔猪出生后,母猪踩死、压死仔猪多有发生,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30%,甚至高达50%,多发生在出生后一星期之内。  相似文献   

15.
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要想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初生重,增强抵抗力仔猪的初生重与成活率密切相关,在正常护理的情况下,初生重小于1.0kg的仔猪在哺乳期的死亡率可达到40%,体重在1.3~1.5kg死亡率仅为5%~8%左右。因此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使母猪产出健康的仔猪,是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饲养人员要养好仔猪,必须具备高度的管理责任心,精心饲养,让仔猪在“初生、补料和断奶”三个关键时期得到精心的照料,才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理想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才能大大地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63日龄仔猪成活率达97%,平均体重达23.7 kg,  相似文献   

17.
影响猪场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仔猪成活率,其与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密切相关,因此探究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与成活率之间的关系,对猪场淘汰仔猪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二元母猪所产500头仔猪为试验对象,记录、整理和分析仔猪初生重、21日龄断奶重、21日龄成活率及70日龄成活率。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呈正态分布,体重过小、过大的数量较少;体重≤1.0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较低,体重>1.3kg的仔猪21日龄成活率均在95%以上;21日龄断奶重较大仔猪的70日龄成活率较高,5.5~6.0kg的仔猪最为理想。因此,建议四川阆中大北农桥楼猪场适当淘汰初生重≤1.0kg的仔猪,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使刚断奶的仔猪迅速生长,是养猪户追求的效益目标之一。而初断奶的仔猪常因环境和饲料的突然变化,在一段时间内生长缓慢。此阶段,若能排除环境因素的应激,减少断奶后的不适应感,就可减少应激而带来的损失。为此,设计了对断奶仔猪移母不移仔的断奶方法。经试验,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移母不移仔的断奶方法比移仔不移母的断奶方法平均每头多增重1.59公斤,提高了23%,同时每增重一公斤饲料消耗却由2.21公斤减少到1.99公斤,饲料报酬提高了9.9%,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养猪生产中,如何养好母猪,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经济收入是每个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目前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偏低,断奶窝重小的问题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有的养猪场仔猪的成活率只是50%~60%,严重影响断奶窝重和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多年来对多家大型养殖场的调研,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提出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高、单位增重耗料较育肥期的猪低1.5~2倍的关键时期。哺乳仔猪直接利用饲料的转化率为50~60%;而饲料通过母体转化成奶再供仔猪食用的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抓住哺乳仔猪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可以提高哺乳仔猪断奶重和成活率,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同时还可为猪的育肥打下良好基础。广大农村长期以来,由于补饲哺乳仔猪的方法不科学,致使仔猪断奶重小、体质瘦弱、成活率低,影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主要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米和玉米;饲料调制方法不当,采用熟食稀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