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棉铃虫的发生得到了明显控制,用药次数大幅度减少,改变了棉田的生态环境,棉田害虫的种类和危害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防治新的突发性害虫和防治对象,棉农大都强化了农药的使用,从而对已形成的综合防治体系和结构产生了冲击。针对这种抗虫棉田新的生态环境和害虫发生形势,提出了新的害虫综合治理策略,以达到防治害虫、节约农药用量、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人畜中毒事故的良好效果,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种植抗虫棉后,由于受抗虫性抑制,对某些害虫无抗性作用,造成发生期与发生量的变化。同时抗虫性随棉花成熟程度而减弱,导致棉田后期棉铃虫发生量相对加大,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抗虫棉田虫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抗虫棉抗棉铃虫效果好,既可减少防治成本,又可提高植棉效益,因而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大面积种植抗虫棉,棉田施药次数减少,改变了棉田生态环境。棉田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加之许多棉农对这一变化认识不足,致使在防治中产生一些问题。据初步调查,主  相似文献   

4.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转BT基因抗虫棉在我市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主要品种为新棉33B、荷棉3号,由于抗棉铃虫效果好,缓解了棉铃虫防治的压力,减少了防治成本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面积抗虫棉的种植,使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这势必引起害虫种群及为害程度的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对指导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1997年开始,我们对转基因抗虫棉进行了大量观察研究,观察抗虫棉田害虫的动态变化,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防治抗虫棉田害虫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抗虫棉抗棉铃虫效果好,既可减少防治成本,又可提高植棉效益,因而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山于大面积种植抗虫棉,棉田施药次数减少,改变了棉田生态环境。棉田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加之许多棉农对这一变化认识不足,致使在防治中产生一些问题。据初步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抗虫棉凭借其独特的抗虫效果得到厂泛的推广应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棉田益害生物种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棉田施药次数及施药量也相应减少。而过去局部地区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棉盲椿象逐渐发展成为棉田的主要害虫,其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发生与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在豫东地区已经逐步上升为棉田的主要害虫,使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减少了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李明 《现代农业》2007,(2):17-17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抗虫棉凭借其独特的抗虫效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种植抗虫棉的面积逐年扩大,棉田用药次数及用药量相应减少,棉田益害生物种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棉铃虫危害降为次要地位,盲蝽象逐渐发展成为棉田的主要害虫.并且它的发生与危害程度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2007年8月上旬我们经过调查。一般棉田百株盲蝽象300-400头,部分地块达到700~800头,造成棉叶大量破碎,叶片平均受害率达到85%以上.严重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地降低了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害虫发生了较大改变。大田生产中,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与用药量大幅度减少,失去了对棉蚜的兼治效果。从而使棉蚜发生呈现加重趋势。成为抗虫棉田的重点防治对象。为有效控制棉蚜的危害,我们于2007年在大田进行了不同杀虫剂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唐山市丰南区棉区普遍推广了抗虫棉,从目前看,除鲁研棉15杂交棉抗棉铃虫稍差一些外,其它品种的抗虫性都比较稳定,因此棉田用药防治棉铃虫次数很少,这样棉田害虫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抗虫棉时代的主要害虫(鳞翅目害虫)下降为棉田次要害虫;而其它害虫则上升为主要害虫,其中棉盲蝽表现的相当突出。尤其是2005年,棉盲蝽在我区棉田的危害更加猖撅,棉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据我们普遍查看,我区有将近50%的棉田发生盲蝽象,一般造成10%左右的蕾铃脱落;受害严重地块蕾铃脱落率在50%左右,此害虫目前已经成为我区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因各地大力推广抗虫棉品种.棉田的用药量减少.使棉田害虫种群结构发生变化.以往是次要害虫的盲蝽象上升成为棉田的重要害虫。该虫寄主多,食性杂,在棉田危害初期往往不易发觉,在棉蛛被害症状明显时防治又失之过晚,因此,必须了解其生活习性,适时有效地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邱县棉农全部种植邯333、邯4849、国欣棉3号、冀棉298等抗虫棉种,这些品种的抗虫性比较稳定,棉田用药防治棉铃虫次数很少,这样棉田害虫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绿盲椿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据我们调查,目前我县棉田的绿盲蝽百株虫量已达7头,有  相似文献   

12.
一、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一)害虫1、棉铃虫。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棉铃虫基本得到了控制,已不能造成大的危害。因此,棉田用药防治棉铃虫减少80%以上,一般年份不用单独防治。  相似文献   

13.
邓州市常年植棉3.3万hm2,是河南省重点产棉市.20世纪80-90年代,邓州市棉田虫害以棉铃虫、红铃虫为主.1997年和2003年先后推广种植Bt抗虫棉和杂交棉后,棉田虫害的发生出现了新的变化,棉铃虫、红铃虫逐年减轻,已退居为次要害虫,甜菜夜蛾、绿盲蝽上升为主要害虫.经过定田系统调查,大面积普查等,探明邓州棉田主要虫害发生变化规律,旨在为棉田害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抗虫棉凭借其独特的抗虫效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棉田益害生物种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棉田施药次数及施药量也相应减少,而过去局部地区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棉盲椿象逐渐发展成为棉田的主要害虫,其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发生与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在豫东地区已经逐步上升为棉田的主要害虫,使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减少了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抗虫棉面积迅速扩大,施药次数明显减少.棉田生态环境及害虫发生为害特点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许多农民对这一变化认识不足,防治中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6.
一熟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Bt基因棉品系R93-4 为试材,常规棉中棉所12 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均高于常规棉,总个体数、害虫的相对丰盛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常规棉;优势害虫种类的变化较大,棉铃虫已不是转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棉蚜、红蜘蛛、叶甲类、棉蓟马等已上升为优势害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和小花蝽。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与常规棉相比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棉田盲蝽象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了棉花生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棉田盲蝽象的种类与发育特点、棉田发生特点以及其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滴灌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棉田灌溉方式发生了改变,致使棉田害虫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发生规律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为此,摸清膜下滴灌条件下棉田害虫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技术,以确保棉花持续均衡增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一熟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转Bt基因棉品系R93-4为试材,常规棉中棉所12为对照,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棉田昆虫群落、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均高于常规棉,总个体数、害虫的相对丰盛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常规棉蓟马等已上升为优势害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种类无明显变化,仍为龟纹瓢虫和小花蝽。转基因棉田采取综合防治后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与常规棉相比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棉田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农业科学》1994,(1):35-37
江苏省棉田玉米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江苏省棉田玉米螟防治协作组80年代以来江苏主要棉区作物布局变化较大,地面植被覆盖度大,导致棉田害虫群落发生了变化。全省棉花受玉米螟危害面积达600多万亩,而且大发生频次增多,尤其近几年连年暴发。产量损失一般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