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口蹄疫(FMD)是世界性重大动物疫病,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隐患。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可饲疫苗、多表位疫苗等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将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疫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将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佟玉红 《养猪》2023,(6):52-54
口蹄疫是畜禽生产中最重要的经济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国内和国际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及其产品贸易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口蹄疫的有效防控措施主要通过接种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但灭活疫苗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者仍不断开发新型疫苗。本文针对猪口蹄疫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就几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1口蹄疫新型疫苗研发的必要性(1)口蹄疫灭活疫苗自诞生以来使用70多年,实践证明灭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限制口蹄疫的流行范围。与严格的政府防控结合时,甚至可以根除地方性口蹄疫。口蹄疫在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发生,经过20世纪后半叶有效的疫苗预防接种,欧洲大多数国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灭活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灭活疫苗仍然是当前口蹄疫免疫控制的主要疫苗,研制口蹄疫灭活疫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研制方法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文章详细描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研制的重要步骤及其进展,包括毒株筛选,病毒生产、灭活、抗原浓缩、纯化和配苗及疫苗的质量控制。制苗毒株的选择是研制疫苗的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疫苗的免疫效果;病毒灭活和随后的安全试验是在制备灭活FMD疫苗中最关键的步骤;抗原浓缩纯化和配苗是保证疫苗良好免疫效果的必需。最后阐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口蹄疫防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猪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口蹄疫号称畜牧业的"头号杀手",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广泛,给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之一,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口蹄疫的首要条件.口蹄疫疫苗的研制经历了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到新型疫苗的探索过程.就口蹄疫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疫苗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口蹄疫是严重危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经济病",发生口蹄疫的国家,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该病的防控。我国采用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而且随着口蹄疫疫苗技术的进步,取得了非常明显的防控成绩。口蹄疫疫苗主要以灭活疫苗为主,  相似文献   

9.
灭活疫苗仍然是当前防控口蹄疫使用的主要疫苗,因此研究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论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过程,并对近年来生产工艺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口蹄疫疫苗主要有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及新型疫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重组表位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研究日趋活跃,现对各类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控和消灭口蹄疫成为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疫苗免疫是特异性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免疫方式、动物种类、地域因素、生物模型4个方面对疫苗防控措施的建立加以论述,提出了常规免疫策略以及非疫苗预防免疫策略,并对紧急疫苗接种与感染动物扑杀进行了时效性分析,旨在面临疫病挑战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疫病防控措施,从而使疫苗免疫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播等方面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活疫苗仍然是当前防控口蹄疫使用的主要疫苗,因此研究灭活疫苗生产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论述了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过程,并对近年来生产工艺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给我国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该病的有效措施。当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2种常规疫苗和亚单位疫苗、DNA疫苗、IBRV基因缺失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4种基因工程疫苗,各种疫苗各有优点。现对上述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V疫苗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 is caused by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and affects cloven hoofed animals,it is an acute and potent infectious disease which has caused great loss in some regions. Up to now, people still use vaccin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FMD which has become the the popular ways. Prepared by virus'antigen epitopes and carried with multiple epitopes and helper epitope,the epitope-based vaccine against FMD which has caught people's attention to it owing to it has high safety and is easy to be manipulated and controlled.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based on epitope of FMDV has made great progress.Now we review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FMDV epitopes and the epitope-based vaccine against FM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levant p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accines with high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给发病地区的畜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应用疫苗来防控口蹄疫仍是最主要的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表位疫苗是用病毒相关抗原表位制备,可同时携带多个抗原表位及辅助性表位的疫苗,具有安全性好、易操作和可控等优势,受到人们密切的关注。近些年来,对于口蹄疫表位及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对口蹄疫病毒相关的细胞表位及其以此为基础的表位疫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灭活疫苗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蹄疫灭活疫苗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以反映出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劣以及疫苗质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改良Lowry法和考马斯亮蓝法三种较常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对全国六个不同口蹄疫灭活疫苗生厂家共计15批疫苗的总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采用SDS—PAGE对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进行定性,验证以上三种方法测定结果。结果表明,这些疫苗的总蛋白质含量差异比较大,1mL水相样中蛋白质含量在50—2000μg范围内。三种检测方法比较表明,改良Lowry法能较真实的反映口蹄疫灭活疫苗中蛋白质含量;与凯氏定氮法相比,此方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而且低耗。  相似文献   

17.
灭活疫苗免疫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措施,但是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对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的干扰一直是口蹄疫免疫无疫区建设评估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中选择了3个企业(代号A、B与C)的4组口蹄疫O型与A型二价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口蹄疫抗体阴性健康未成年牛,免疫3~4次,测定免疫前后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抗体的应答水平。结果显示:(1)结构蛋白抗体合格率:a1组(A企业多批次疫苗)4次免疫后O型和A型均为100%;a2组(A企业同批次疫苗)一~三免O型为36.7%、98.3%与100%,A型为15%、86.7%与100%;b组(B企业疫苗)一~三免O型为18.3%、97%与100%,A型为1.7%、45%与53.3%;c组(C企业疫苗)一~三免O型为26.7%、96.7%与100%,A型为21.7%、71.7%与100%。(2)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阳性率(两种方法复核结果):a1组一~四免分别为0.7%、1.4%、9.5%与4.8%;a2组和c组三次免疫均未检测到阳性;b组仅三免后阳性率为0.6%。3组灭活疫苗首次免疫牛的抗体合格率远不及70%,但加强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均显著提高;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有3组疫苗的抗原纯净度符合OIE的要求,但a1组灭活疫苗免疫后,仍然对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存在干扰;采用两种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复核检验,可以提高感染与免疫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为口蹄疫免疫无疫评价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