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杨派四个无性系,即1—72杨、1—63杨、1—69杨、1—214杨在东海县石湖林场对比试验,10年生每公顷蓄积量为:1—72杨153.5m~3,1—63杨124.1m~3,1—69杨108.0m~3,1—214杨91.1m~3,以1—72杨蓄积生长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滩地8年生的Ⅰ-72、Ⅰ-69和中林46计3种杨树无性系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林46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明显小于Ⅰ-72杨和Ⅰ-69杨。8年生的中林46杨平均材积只有0.199m3/株,Ⅰ-72杨和Ⅰ-69杨的平均材积分别是0.499 m3/株和0.360 m3/株。Ⅰ-72杨的胸径明显大于Ⅰ-69杨,但树高差异很小。就以上3种杨树无性系而言,中林46杨不宜在长江滩地上进行造林;Ⅰ-72杨和Ⅰ-69杨较适宜,尤其是在大株行距造林中,采用Ⅰ-72杨则更容易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场杨木材性质与生长培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生长在 3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4m ,4m×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cv.I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P .deltiodescv.I-63 51 )和 69杨 (P .deltoidescv.I-69 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生长培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品系对滩地杨树木材材性有较大的影响。安徽新洲洲滩和湖北黄洲江滩上生长的 63杨 ,湖南沅江湖滩上生长的 72杨纤维长度最长 ,微纤丝角最小 ,导管比量最大 ,方差分析表明 :72、63、69杨微纤丝角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 ( 2 )滩地类型对72、63、69杨木材材性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 :63杨、69杨微纤丝角、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干缩率差异显著 ,说明 63杨和 69杨受滩地类型影响较大。 ( 3)栽植密度对 72、63、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因材性指标的不同而不同。对 72、63、69杨来讲 ,栽植密度越大 ,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增大 ,纤维长度、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都减小 ,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也越小。方差分析表明 ,72杨和 69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大 ,63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将‘72杨’、杉木和毛竹的木质部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并测试‘72杨’韧皮部的解剖构造以及理化特性,为其高值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使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和NREL标准对‘72杨’韧皮部的微观结构、结晶度、化学成分等物化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2杨’韧皮部中韧皮薄壁细胞和筛管分子占细胞总面积的(81.9±1.8)%,结构相对简单。‘72杨’韧皮部气干密度为0.358 g/cm3,绝干密度为0.321 g/cm3;而木质部的相应密度较高,分别为0.497和0.482 g/cm3;‘72杨’韧皮部结晶度仅为19.4%,比木质部低8.7%。‘72杨’韧皮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28.7%,11.1%,24.1%,均低于木质部中相应成分的含量,且木质化程度低,半纤维素以木糖为主。此外,由红外谱图发现‘72杨’韧皮部含有单宁、酚类、胼胝质等物质。‘72杨’韧皮部具有低密多孔、结构疏松、结晶度低、木质素含量低、抽提物含量高等特点。因此,‘72杨’韧皮部特别有利于机械(能耗低)或化学(抗降解屏障低)降解以及物化改性(多孔、可及性强),可提取酚类、单宁、胼胝质等物质用于工业应用,研究结果可为‘72杨’韧皮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沿海地区随机选择样地21个,测定样地土壤盐分、活立木数量、林龄、林分密度、品种、单株生长量等指标,对6年生以上单株进行了树干解析,用现值法计算1~6年生与12年生杨树木材转化效益并与等面积农作物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目前江苏沿海地区杨树新品种有72杨、69杨、35杨、95-895杨、74杨、107杨、土耳其杨等7个,其中,72杨与69杨栽培面积共占63.1%,是主栽品种;杨树幼林占72.2%,其中35杨早期生长优势显著,是72杨和69杨主要替代品种;12年生时72杨累计蓄积效益同比高于农作物2倍,但在林期1~6年生时林分蓄积量的转化效益明显不能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说明幼林期复合经营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6.
宿迁市引种南方型杨树品种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泗阳县从意大利引进南方型杨树69、72等种杨;1975年泗阳县又引进南方型速生杨树69杨、72杨、63杨、214杨并试验成功;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宿迁地区引种南京林业大学"69×63"杂交选育的351杨、35杨栽培成功,直至现在的南林95杨、南林895杨在全市范围的广泛种植,南方型杨树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已经  相似文献   

7.
以信阳市淮滨县苗圃对比试验林和金光公司丰产林基地的不同杨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5年生和10年生林分树高、胸径和抗病虫害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69、I-72杨苗期和早期(1~5年生)表现平稳,中后期长势和生长量表现越来越好,I-72杨比I-69杨表现更佳;5~10年生时I-72杨的生长量是I-69杨的110%左右,但二者抗逆性较差,易染病虫害。I-69、I-72杨适应信阳地区土壤、气候条件,可在河、湖、渠、港等堤岸边作为防护林大面积栽植;中林46杨、2000系列杨、107杨在信阳地区仅前1~5年生时表现较好,适合3~5 a短期轮伐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在山东莒县搞的杨树速生丰产林中间试验已初步获得成功。目前,仅山东省莒县就已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9.7万亩,占全县适宜营造速生丰产林面积的95%。据这个县的于家店子村调查,1981年砍伐的6年生健杨(2.4亩),产材16.02立方米,每亩平均产木材6.675立方米。我县与莒县在气候条件上虽有相当差异,但只要在造林时选择好树种、品种,完全可以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在山东莒县造林是以69杨、72杨、健杨、沙兰杨、Ⅰ214杨为主。我县除69杨、72杨不宜栽培外(69杨、72杨只能在北纬37°以南栽培),其它均可栽培。1983年我们学习山  相似文献   

9.
对安庆段长江滩地I-72杨的密度和干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72杨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0.454 g/cm3、0.415 g/cm3和0.364 g/cm3;I-72杨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为自髓心向外,最初递减,然后再向外层递增;轴向变异为沿树干向上逐渐增加;I-72杨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全干缩率分别为3.917%、8.093%和12.138%,体积干缩系数为0.169,差异干缩为2.107;I-72杨5.3 m高度处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全干缩率测量值均大于1.3 m高度处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10.
中嘉8号等杨树杂交新品系选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198 1年将I—6 9×I—6 3杂交得到的 6 6 1个系号实生苗分别在嘉鱼、潜江、新州、石首、公安、监利、天门等 7个县作造林比较试验 ,并都以在湖北表现最好的I—6 9、I—72杨作对照 ,初步筛选出 2 6个品系 ,于 1987年集中到嘉鱼育苗造林并测定。 8a试验结果表明 ,有 15个杂交品系均不同程度超过了I—72杨。其中 ,中嘉 8号杨、中潜 2号杨、中嘉 7号杨、中潜 1号杨、中监 1号杨、中嘉 5号杨、中嘉 2号杨、中监 3号杨、中天 1号杨 9个品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净增生长量均超过I—72杨 ,单株蓄积净增生长量为I—72杨的 12 2 7%以上 ,最高达 16 1%。它们不仅生长期长、生长迅速 ,而且树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小、抗性较强、材质好 ,为湖北省杨树栽培推广提供了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1.
南抗杨、常绿杨对云斑天牛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人工接种天牛成虫试验和相关抗性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接种成虫在I-69、I-72杨上的栖息时间较长,而且刻槽、产卵数均较其在南抗杨、常绿杨上多;抗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相同立地条件下,几个测定树种(两年生健壮植株)树皮的含水量,南抗杨<常绿杨<I-72杨<I-69杨,这与树种抗虫性强弱相一致;树皮细胞膜透性:刺槐<常绿杨<南抗杨<I-69杨<I-72杨;树皮内酚类物质含量;:南抗杨、常绿杨、I-69杨、I-72杨依次降低。室内试验结果与试验地(歌乐山、荣昌、双桥)调查的云斑天牛危害各参试树种的结果相一致,即南抗杨对天牛的抗性较强,常绿杨次之,I-69,I-72杨对天牛的抗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生长在长江 3种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 4m ,4m× 5m ,5m× 6m)下的 3个品系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nacv .Ⅰ - 72 /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 (P .deltoidescv .Ⅰ - 63/ 51)和 69杨 (P .deltoidescv .Ⅰ - 69/ 55) ]为对象 ,探讨了不同培育措施下人工林杨木旋切单板、胶合板质量。结果表明 :长江滩地 72、63、69杨生材旋切均能获得较低的单板厚度偏差和背面裂隙率与较高的胶合强度 ,但不同培育措施对胶事板的胶合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 0 .0 5检验水平下 ,72、63、69杨 0 .0 1mm厚对单板背面裂隙率和胶合强度差异不显著 ;滩地类型对 72、63、69杨单板背面裂隙率影响不显著 ,对胶合强度影响均达显著 ;栽植密度对 72杨单板质量和胶合强度影响较显著 ,对 63、69杨单板质量影响较显著 ,对胶合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长江滩地杨木纤维形态特征及径向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庆段长江滩地I-72杨的纤维形态特征及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72杨的纤维长度平均值为1.30 mm,纤维宽度平均值为22.60 μm,纤维长宽比平均值为57.43,纤维双壁厚平均值为6.35 μm,纤维壁腔比的平均值为0.40.I-72杨的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双壁厚及壁腔比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加,到一定年限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其中纤维长度、长宽比及双壁厚的径向变异均呈y=b0xb1分布,纤维宽度和壁腔比的变化幅度不大.安庆段长江滩地I-72杨的纤维长度、宽度和双壁厚均比前人研究的滩地杨木I-72、I-69及非滩地杨木I-69低.  相似文献   

14.
汉寿县1977年引进的杨树无性系中,以欧美杨72、美洲黑杨63、美洲黑杨69表现最好,优势显著,在洞庭湖区很有发展前途。县林科所1978年栽植的这三个无性系,7年生时,72杨平均单株材积1.234立方米,63杨平均单株材积0.974立方米,69杨平均单株材积1.323立方米。目前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Ⅰ-72杨在豫南地区不同地位级的胸径、树高、材积的调查和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对5年生Ⅰ-72杨生长量影响不大,9年生以后生长量影响极显著,Ⅱ地位级相对于Ⅲ地位级更有利于Ⅰ-72杨的生长。Ⅰ-72杨的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1~5年生时为幼林期,材积生长极为缓陧。6~12年生时为速生期。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急速上升。12~15年生时为近熟期,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趋缓。  相似文献   

16.
冯莹  韩正敏 《林业科学》2007,43(1):68-71
用杨盘二孢菌的激发子粗提液,与高度抗黑斑病的Ⅰ-72杨和高度感染黑斑病的加杨悬浮细胞互作,测定杨树悬浮细胞的生物化学变化.结果表明:Ⅰ-72杨在活性氧的释放和△pH的变化两方面均明显高出加杨;膜脂过氧化过程,从量的方面看,二者几乎没有差异,只是Ⅰ-72杨的膜脂过氧化高峰期要早于加杨1 h.这些研究可以为杨树的抗病机理和杨树抗病基因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1977年开始,我们进行了意大利杨树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系从省林科所引进的214杨、63杨、72杨、45杨、69杨及加龙杨等六个杨树新品种。 试验设二个点。即: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生长的杨树优良品系山地杨MD-110、常绿杨、辽河杨、鄂育375、I-72、天演杨的组织培养试管苗的耐酸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BAP和NAA,在pH值4~5范围内苗木的生长有差异,MD-110、常绿杨和辽河杨生长良好;而鄂育375、I-72、天演杨皆生长不良,表明用组织培养技术筛选杨树耐酸性品种的方法是可行的。山地杨、常绿杨和辽河杨适合在酸性土壤生长,可以作为速生用材树种向低山丘陵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69杨与63杨杂交选育出的六个中汉号杨树新品种在我省南部地区引种试验证明:中汉22号、17号杨比当地已推广的69杨和72杨具有更大的优越性,4年生平均单株材积为0.1419m~3和0.1438m~3,超过69杨32.3%和34.0%,平均净增益30%以上。超过72杨16.4%和18.0%。生长期长、成活率高、个体形态优良、材质好、抗逆性强,是华北南部沿淮(河)地区杨树换种及混系推广造林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20.
72杨是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为摸索72杨插穗浸水时间长短对成活,生长的影响。于1980年春进行了72杨插穗浸水时间的试验。 试验插穗是取自1979年春扦插苗。1980年3月12月剪成插穗,随机从插穗中取出60根,分成6捆(每捆10根)。插穗经浸水1,2、3、4、5天和不浸水处理并分别秤重,求出每根插穗的平均吸水量和平均失水量(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