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辣椒疫病接种鉴定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三种辣椒疫病接种方法的比较,表明灌根接种法较适宜于辣椒抗疫病鉴定,同时用此方法对30份辣椒进行了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2.
陕西辣椒疫病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3个辣椒疫病病原分离物鉴定结果表明,陕西辣椒疫病致病菌为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病原菌的抱子囊有卵形、近球形、长椭园形、梨形和不规则形,长宽比1.5-1.6,乳突明显,没有层出现象,会脱落,带有长柄,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绿不敏感,寄主范围广泛.此外,确认ph1的致病性较强,可用于杭性筛选.  相似文献   

3.
云南辣椒疫病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几年,一种新的辣椒病害在云南普遍发生。作者分离、接种表明系辣椒疫病,对此病的症状作了描述。病原菌不易产生厚垣孢子;孢子囊形态变化很大:有卵形、近球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长宽比1.5—1.9,乳突明显,没有层出现象,会脱落,带有长柄;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藏卵器穿雄生;病菌能在35℃下生长,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绿不敏感,寄主范围广泛。对照有关疫霉分类资料,鉴定为Phytophthora capsici。此外,还对P. capcici利用淀粉能力及菌体的可溶性蛋白聚丙烯胺凝胶电泳作为分类特征的可行性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贵州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来源于贵州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分离鉴定。其孢子囊形态各异,多为圆形、近圆形、长椭圆性,孢子囊平均大小为43.5~52.7×33.3~38.8μm,长宽比1.0~2.3,乳突明显,一般单乳突,偶见双乳突。单株培养不产生卵孢子。病菌能在12℃以上、35℃以下生长,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石绿不敏感,部分菌株可利用淀粉作碳源。根据这些特征将这5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  相似文献   

7.
贵州地方辣椒抗疫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份贵州地方辣椒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灌根接种法接种辣椒疫霉菌混合游动孢子囊悬浮液,鉴定材料抗病性,并对辣椒果形与其抗病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0份材料中抗性材料1个,中抗、中感及感病材料各9个,高感材料2个。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辣椒果形与其抗病性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辣椒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来源于广州市辣椒生产基地的3个辣椒疫病病菌分离物进行了研究。根据孢子囊形状、大小、形态特征及寄主范围和部分生物学特性,将这3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来源于国内不同地区的辣椒疫霉菌分离物的致病力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来源于贵州省不同辣椒产区的5个辣椒疫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分离鉴定.其孢子囊形态各异,多为圆形、近圆形、长椭圆性,孢子囊平均大小为43.5~52.7×33.3~38.8μm,长宽比1.0~2.3,乳突明显,一般单乳突,偶见双乳突.单株培养不产生卵孢子.病菌能在12℃以上、35℃以下生长,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石绿不敏感,部分菌株可利用淀粉作碳源.根据这些特征将这5个菌株鉴定为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发生在邯郸地区大名县辣椒大棚中的疫病病原菌。[方法]从辣椒大棚里采集辣椒疫病病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序列分析及致病力测定,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辣椒疫病病原菌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结论]该研究为当地辣椒疫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评价辣椒种质资源,应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SRAP技术,对204份辣椒种质进行疫病抗性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高抗和抗性材料各8份、中抗材料16份,感病材料172份;抗病材料占供试种质数的比例为15.69%,且主要来自我国南方地区。SRAP分析结果表明,20条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85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9.25条,多态性位点比例82.91%。204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Jaccard相似系数0.413~0.996,平均为0.788。通过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700为阀值,将204份种质分为7类,有25份抗病材料分布在第Ⅴ类和第Ⅵ类,占全部抗病材料的78.10%。  相似文献   

12.
从呼和浩特市郊区各乡分别采集青椒疫病株,经分离培养和鉴定,确定了呼市地区引起青椒疫病的病原菌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通过接种试验,确认该菌为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沈阳地区辣椒疫病的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8年对沈阳地区的辣椒疫病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菌丝形态与已知A1和A2两种配型菌株杂交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致病菌为Phytophthora capsici,配型为A2.盆栽试验表明,甲霜灵、甲霜灵·锰锌、霜霉威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辣椒疫病防治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孢子囊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了烯酰吗啉、氢氧化铜、王铜、甲霜灵、福美双、三乙膦酸铝、氨基寡糖素、霜霉威、百菌清、代森锰锌等10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1.06 μg/mL;氢氧化铜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1.68 μg/mL;代森锰锌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霜霉威对辣椒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几乎都没有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菌产孢子囊培养基的筛选结果为米糠琼脂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产孢子囊量最多且个体较大、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椒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capsici)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出:P.capsici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优于在普通PDA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25~30℃,致死温度为45℃(10mim)或48℃(10min).光照是促进P.capsici游动孢子囊产生的必要条件。游动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在25~30℃之间,25℃下,24h时,萌发率达到最高,最适pH范围为6~8。  相似文献   

16.
对几种国外生产的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AF-12946SC、53%金雷多米尔-锰锌WG和68%金雷多米尔-锰锌WG这3种杀菌剂对辣椒疫病有很好防效,明显优于国内目前使用的几种同类药剂。  相似文献   

17.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相似文献   

18.
以FKJ-1为砧木,以新椒3号和新椒10号为接穗,研究了用嫁接技术增强辣椒对疫霉病抗病性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嫁接苗可有效抵抗疫霉病的发生,采收期延长,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贵州部分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灌根法对34个辣椒区试品种进行了疫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34个辣椒平中,高抗1个,抗性品种11个,中抗品种15个,感病品种7个,分别占鉴定总数的2.94%、32.35%、44.12%和20.59%。黄平线椒、贵椒1号、绥阳小米辣、贵椒3号、独山皱椒3号、H29、1001、137、87-2-3、党武辣椒、绥阳锥椒2号、独山线椒等辣椒品种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疫病抗性不同的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离体叶接种浓度、发病温光条件及叶位对抗性鉴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辣椒疫病抗性离体叶鉴定技术,即在辣椒初花期至始果期以自生长点倒数的第4~6展开叶作为测定叶,用0.1 mL游动孢子2×104~3×104 mL-1接种,在25 ℃、光照(3 000 lx)12 h/d的发病条件下,可获得理想的抗性鉴定效果.利用该鉴定法对38份辣椒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并与喷雾法和灌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体叶法能有效地区分出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根据抗级划分,离体叶法的鉴定结果与两者的吻合率分别为76.3%和6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