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成都市新都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成都市新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通过对新都区 2 0 0 2年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 ,提出新都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土地可持续利用预警的涵义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体系,并对以后土地可持续利用预警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九江市庐山区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宽荣  张辉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6):150-151,156
农家乐旅游是九江市庐山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九江市庐山区农家乐旅游目前经营现状入手,分析了农家乐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庐山区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肖鹤亮  左敏  卢川  周春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45-6946
从庐山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区域组合类型以及区位指数对四川省及省内各地区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四川省的土地资源具有地域差异明显、组合类型数小等特征,同时也指出四川省在土地利用上存在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宜农土地后备资源贫乏等问题,提出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加强土地开发和复垦,在土地管理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过程可以分为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两个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之间的转变、区域上的差别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与不同方式的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可以分为土地利用类型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后者实际上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提出嘉兴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思路、规划理念,结合嘉兴自然、经济实际,指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利用的中聚内优、东接西联、北控南拓的总体方向,以及利用战略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全面、系统地开展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模式研究的学术专著。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国家或地区土地利用战略及其借鉴、中国土地资源态势及其利用特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需求、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供求总体态势、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导向与目标、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模式及其选择、实施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变化是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影响对于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碳排放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以玉溪市红塔区为研究区域,借助Arcgis10.7、ENVI5.3等软件,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十年间,红塔区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均在减少,而建设用地数量增加、土地利用的类型变化又引起了红塔区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变化,特别是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间接造成碳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压力。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等生态屏障的保护力度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严格土地管理流程,避免圈地导致土地闲置浪费;道德与法律约束同步进行,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效率;严格管理城市无序发展,最大限度节约土地。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模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人们面临的难题。通过介绍现阶段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模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国大城市现有土地利用模式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韶关市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韶关市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立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33-18135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对于实现土地、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西昌市为研究区域,选取了21个评价因子,构建了西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模型分别对西昌市2000、2005、2007年3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最后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分析了西昌市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漳州市为案例研究区域,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构成特点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总体特征的基础上,从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接受性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漳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并针对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铜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并针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铜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臧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67-10670
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当前人口日益增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增大的形势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通过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总体形势,探寻了典型平原农业区和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晋中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土地宣传教育,树立土地忧患意识;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集约利用城镇土地,开展土地整理;重视环境治理,提高土地质量。  相似文献   

18.
庐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评价保护区环境质量及保护效益的有效手段.使用巢式分析法,借助RS和GIS技术,对庐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的面积变化、转换模式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林地面积百分比由65.31%增加到71.21%,灌草丛、耕地面积百分比分别减少了5.36%、0.97%.保护区外围林地面积百分比由13.54%增加到15.52%,灌草丛、耕地面积百分比分别减少了2.81%、3.20%;保护区植被正经历正向次生演替过程,保护区外围逆行次生演替过程占优势;景观水平上,保护区的破碎化程度低于外围圈层,多样性水平高于保护区外围,体现了保护区的保护效益.但随时间推移,保护区内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均增强,景观由某种或某些景观类型主导的程度减弱.各种政府决策、人口变化、旅游发展是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