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栽培基质对菊花观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林竹隐  陈林 《南方农业》2008,2(2):22-23
本研究以秋菊为试验材料,品种有"山城之光"和"白龙爪".通过不同的栽培基质进行对比试验,找出最能体现菊花观赏性状的栽培基质.研究结果表明:以菇渣混合土作为栽培基质,能有效降低菊花的株高,增加叶片数、节间数,能增大叶长、叶宽、花冠,延长花期.  相似文献   

2.
菊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因其花朵优美多样、花色丰富、花期长、多造型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重庆地区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历年都要举行菊展。从2003至今我所陆续开展了“重庆地区秋菊提早开花技术措施”和“重庆地区菊花保种和种源收集”等项技术研究,积累了菊花栽培的一些经验,总结出相关的技术资料,可用于我市的菊花生产。现将我市菊花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第十二届菊花艺术节于10月31日-11月30日在重庆市南山植物园举办。本届菊花艺术节以“森林重庆·寿比南山”为主题,通过菊花为媒,借助全球最大写意菊花国画展示、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精品菊花展示、精品盆景展示、菊花宝贝选拔、健康老人登山、菊花仙子表演等活动,完成了一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的展览盛会。参展菊花达20万余盆株,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业》2010,(6):75-75
<正>经过多年的努力,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选育出上百个适合云南生产、性状表现好、产量高的菊花品种,其中"虹之无暇"和"虹之白露"菊花切花品种已于近期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相似文献   

5.
药用菊花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方差分析方法,利用正交试验从Taq酶、Mg2+、dNTP、引物和模板DNA等5因素4水平对药用菊花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标明:药用菊花SRAP-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 60ng,Taq酶1.00U,Mg2+ 2.00mmol•L-1,dNTP 0.20mmol•L-1,引物0.40μmol•L-1。Taq酶、Mg2+、dNTP和引物对SRAP反应结果有显著影响。所建立的药用菊花SRAP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检测多态性能力较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药用菊花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菊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具有经霜不凋、隽美多姿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延年益寿的效用,深得大众喜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菊花展应运而生。基于此,将具体阐述菊花在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蕴,并以传统节日、儒道思想、诗词文化、医学效用为切入点,具体分析菊花展在传播传统花卉文化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挖掘菊花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传播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附桩式盆景菊,是以菊花、枯树桩头及其他构件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和精心培育而成的艺术品。运用咫尺千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繁中求简、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和特殊的园艺栽培技术,把菊花和大自然的美丽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集中  相似文献   

8.
盐城药用菊花连作障碍形成原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晓珍  肖逸  戴传超 《土壤》2012,44(6):1035-1040
以连作1年、3年、7年、15年的菊花田土壤和菊花为研究对象,考察各处理组菊花产量、发病率、土壤及菊花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含量,进一步探讨不同浓度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豆酸、香豆素等化感物质对菊花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菊花的产量逐渐降低,发病率逐渐增加,连作15年的菊花产量仅为初茬菊花产量的19.80%,种植15年菊花的发病率达到100%.土壤中硼元素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连作15年的菊花植株中的氮、磷、钾、铁、锰、铜、锌、硼8种元素含量,与其他组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真菌化严重,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3年达到最大,15年显著降低.土壤中香豆酸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连作7年后土壤中检测出香豆素残留.低浓度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及香豆酸对菊花组培苗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香豆素、混合酚酸及高浓度的香豆酸显著抑制菊花组培苗生长和根的发育.酚酸物质积累、微生物区系的改变、土壤微量元素硼的减少可能是菊花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水氮耦合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水、氮因子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滁菊人工栽培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滁菊花产量、叶片水提总黄酮和氯原酸含量、滁菊花水提总黄酮和氯原酸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水氮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氮肥因子对滁菊花产量、总黄酮含量、氯原酸含量的影响大于水分因子。当土壤水分水平为0.284 1,氮肥水平为0.403 7时,即田间持水量80%,氮肥用量0.257g/kg时,滁菊花产量最高,达18.09g/株;当土壤水分和氮肥用量均为-1.414水平时,即田间持水量50%,氮肥用量为0g/kg时,滁菊花总黄酮含量和氯原酸含量最大。从滁菊花产量、品质角度综合考虑,滁菊生育前期水氮管理以中水中氮较为适宜,滁菊现蕾开花期以低水低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浅谈药食两用菊花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菊花的药用保健功能逐渐被人们熟知,市场需求量逐日增大。基于此,选用安徽黄山贡菊、河南杭白菊、安徽野菊3个品种菊花在广西南宁栽培种植研究,探索栽植品种菊花的习性,掌握菊花的高效栽培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繁殖移栽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泰勒的文化定义,介绍了菊花文化的定义。依据文化的分类,从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对菊花文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菊花花型和品种识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菊花作为国内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表现为种类丰富、花样瓣形繁多的特点,这些特征对其智能识别和高效的管理带来很大挑战。目前菊花的识别和管理主要靠人工方式,效率不高。本文基于端到端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直接作用于菊花的原始图像数据,通过逐层进行特征学习,进而利用多层网络获取菊花的特征信息,从而避免了人工提取特征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优化目标函数实现菊花花型的高效、智能识别。针对菊花花型之间差别细微的特点,在细粒度上实现区分相同花型和不同花型的目标函数,系统不仅能够识别菊花花型,还能给出菊花所属的概率值和该花型涵盖的菊花品种。系统的实现分为离线训练和在线识别2个阶段,训练处的模型可以离线托管在云端以便在移动环境下使用。为了训练网络模型,采集了大量的菊花图像样本,并手工标注了相关的花型和类别信息,在此数据集上,与现有的典型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系统平均识别率可以达到0.95左右,部分达到0.98,系统识别精度得到明显提升,除此之外系统还能提供更加详细的菊花种类信息,实现了的菊花花型和品种智能识别和高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为菊花的自动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菊花叶的矿物元素及其饮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菊花叶是南京市民喜吃的一种野菜,更是宾馆酒楼的上档菜之一。在食品工业步入天然、高科技时代,它具有应用价值和良好前景。测定了菊花叶的9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对菊花叶饮料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确定出该饮料的最佳组合方式为A3E1B2C2D3,即澄清的菊花叶汁用量30%,柠檬酸钾0.2%,蔗糖4%,蜂蜜2.2%,柠檬酸0.4%,水为63.2%。通小试,还确定出产品最适稳定剂配方为0.12%CMC和0.03%海藻酸钠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赋予它们很深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不染世尘;兰花清心似水,高雅脱俗;青竹挺拔刚健,有节有气;菊花凌霜不凋,气韵高洁。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当之无愧。而在我国  相似文献   

15.
以‘红面’切花菊(Hongmian)为试材,设置6组光周期处理,分别为昼/夜7h/17h(记为Ph7)、8h/16h(Ph8)、9h/15h(Ph9)、10h/14h(Ph10)、11h/13h(Ph11),以长日照(13~14h)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周期对其生长及开花的影响。记录不同处理现蕾、破蕾、初花、盛花的时间和叶片数,测定分析不同发育期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蛋白含量,并于不同处理达盛花期时测定其花、茎鲜重以及干物质在不同器官的分配率,以阐明不同光周期对‘红面’菊初花期和出花品质的调控作用,为不同发育期的菊花栽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补光建议。结果表明:(1)叶片数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以CK的增加速率最大,Ph11次之,Ph7最小。(2)‘红面’切花菊的花期明显受光照时长的影响,Ph10处理下的菊花从苗期−现蕾、成花耗时均最短,Ph11从初花−花瓣全展开的盛花期耗时最短,Ph7、Ph8和CK花期严重滞后。(3)不同发育期叶片可溶性糖、蛋白含量均呈“M”形变化趋势,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花芽分化期和开花前。可溶性总糖含量以CK最大,Ph11次之;作为可感知光周期信号的信使分子蔗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Ph10最大。(4)花鲜重以Ph11最大,促花效果显著。因此生产上将秋菊开花时间提前的同时,为保证切花质量,苗期应接受大于11h/d的长日照条件,使菊花苗进行充分的营养生长而不过早诱发花芽分化,以10h/d的光照条件进行诱花处理,花蕾形成且开始成花显色后,花芽分化已不可逆,再将其置于11h/d的光照条件下花瓣可最快全部展开。  相似文献   

16.
转AtDREB1A基因菊花杂交后代优株水分胁迫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量表达拟南芥(A rab idopsis thaliana)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基因(AtDREB1A)能提高菊花的干旱胁迫耐性.以具有干旱胁迫耐性的转AtDREB1A基因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株系与广泛应用的非转基因菊花品种进行常规杂交获得的后代优株A-121、A-128、A-136为实验材料,进行了RT-PCR检测、水分胁迫下的萎蔫指数和成活率统计以及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外源A tDREB1A基因能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遗传给后代,且在水分胁迫下能在杂交后代植株中表达;与对照相比,水分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杂交后代Pro含量和SOD活性明显升高,且具有较强的水分胁迫耐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菊花所携带的A tDREB1A基因可以在常规杂交中稳定遗传并发挥功能,提高了植株对水分胁迫的耐性.本研究为通过基因工程和传统育种结合方式选育具有干旱耐性的菊花新品种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菊花EST-SSR标记并用于万春菊资源分析,研究了菊花的EST-SSR特征、标记开发及其在万寿菊上的可转移性。结果表明,菊花EST-SSR出现频率为5.35%,平均每10.64 kb存在1个SSR位点。在这些SSR位点中,共有83种重复基元,2-6核苷酸重复类型分别为10、40、14、5和14种。以14个菊花品种DNA为模板,22对菊花EST-SSR引物中14对可以扩增到清晰且稳定的PCR产物,共检出49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3.5条多态性片段,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751。在14对有效引物中,8对可以在待检万寿菊样品中扩增到清晰稳定的条带,可转移率为57.14%。综上所述,菊花以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主导,六核苷酸重复类型高于其它植物种类,菊花EST-SSR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可为万寿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菊花穴盘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因其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而深受青睐。近年来,菊花穴盘扦插育苗迅速发展,且取得良好成效,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详细阐述了菊花穴盘扦插育苗生产过程中的母株培育、场地选择、扦插时间、扦插前准备、扦插方法、扦插后管理、生根后管理及起苗等环节,旨在促进菊花穴盘扦插育苗技术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点对点调查取样法在安徽省亳州市菊花种植区采集了116个代表性样点的植株与土壤样,以探究亳州菊花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19项土壤理化指标中筛选出8个指标:有机质、电导率、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钙、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构建了最小数据集(MDS)。依据MDS各指标与菊花各生长指标的相关系数确定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利用MDS和IFI探讨了各土壤肥力因子与菊花生长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菊花种植土壤总体呈弱碱性,保肥性好,盐度较低,有机质偏低,大中量养分基本充足,但微量养分相对缺乏。土壤综合肥力适中(70.69%的样点的IFI分级为中等),而微量养分是土壤综合肥力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总体来看,IFI较高的土壤更有利于菊花生长发育和高产,进一步分析表明菊花偏好养分供应量充足、保肥性较好的中性土壤,随施肥带来的过量的硫可能对菊花生长和产量不利。本研究揭示了亳州市菊花种植的土壤适宜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菊花的规范化种植及科学养分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Lc基因是从玉米中分离得到的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调节基因,它在多种植物中的异源表达可以增加花青素的含量。本研究对pBI121载体Gus基因后的终止子进行2次PCR扩增,在原Sac I酶切位点后添加了新的Sac I酶切位点,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载体上的Gus基因能正常表达,终止子功能正常,载体改造成功。用改造的pBI121N构建了含有Lc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N-Lc,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菊花叶盘,获得了19株生根抗性苗。通过提取抗性苗基因组总DNA,PCR扩增Lc基因和CaMv35S启动子获得了11个阳性株系,PCR结果表明Lc基因已经转入菊花中。同时,在己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中发现7个株系的根系有变红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