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对本所培育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艾玛土豆2号"微型薯不同大小处理3~5、5~10、10~15 g种植对原种扩繁马铃薯植株性状、结薯性状、商品薯率、产量等作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处理5~10 g之间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与其他两个处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水稻产区较为丰富的稻壳资源,筛选出一种资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的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种基质处理,即稻壳,稻壳(发酵),稻壳+蛭石(1∶1)和蛭石,研究不同基质对马铃薯微型薯成活率、结薯数、产量、单粒薯重、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最好的基质是稻壳+蛭石(1∶1)处理,成活率达到62.00%,但各基质处理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薯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均以稻壳+蛭石(1∶1)处理最高,分别达到7.77万个·(667 m2)-1和135.90 kg·(667 m2)-1,显著高于对照蛭石(CK)处理。单粒薯重、单株结薯数和单株薯重表现最好的处理分别为稻壳+蛭石(1∶1)、稻壳(发酵)和稻壳(发酵)处理,但各基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稻壳+蛭石(1∶1)的处理更适合作为马铃薯微型薯培养基质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及不同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设计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和5个不同的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氮量为34.5 g/m~2的各处理,各级微型薯个数和产量均略高于施氮量为13.8 g/m~2和24.1 g/m~2的各处理。其中,不施底肥和不追肥的处理结薯数和产量最低;追肥比例为1:1的处理,无论是单株结薯个数还是单株产量都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于秋季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诱导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结薯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4.927.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经低温诱导结薯,对照(CK)结薯1 037个/m2,单株结薯0.43个/株,单个薯重1.1g/个.各处理中结薯数最多、薯块最重的为配方6,结水培薯3 500个/m2,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单株结薯为1.46个/株,结薯率比对照(CK)增237.4%;薯块重3.1 g/个.其他处理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均高于对照(CK)处理,试验中9个处理试验结果以配方6的结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激素诱导下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微型薯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两个马铃薯普通栽培种“Atlantic”和“甘农薯2号”的无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GA3和IAA对匍匐茎发生和结薯的影响,及在此条件下固体培养、固液双层培养和液体培养3种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3和IAA在诱导匍匐茎发生和增加单株结薯数上有重要作用,尤以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效果最为明显;激素诱导下3种培养方式对微型薯的诱导效率在单瓶薯数、单瓶薯重、薯块平均直径及结薯率等方面差异极显著,在单薯重上差异显著,其诱导效应依次为:液体培养>固液双层培养>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6.
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该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表明,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马铃薯闽彩薯4号繁育微型薯的最佳施肥方式,为马铃薯闽彩薯4号微型薯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闽彩薯4号脱毒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施肥方式下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和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和T1处理株高(64.67cm、64.33cm)、叶面积值(237.96、185.49)最大,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T2处理的平均结薯数、平均单株薯重、大中薯率最高,分别为1.84粒·株-1、12.42g·株-1和39%。综上,闽彩薯4号脱毒苗的最佳施肥方式为T2处理,即以有机肥1.27kg·m-2作基肥;在定植后15d时喷施1次1/2MS营养液,30d时喷施1次MS营养液,45d时喷施1次2MS营养液。在该施肥方式下,闽彩薯4号生长最好,原原种生产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适合广西种植的红薯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25份广西红薯育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育成红薯品种农艺性状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潜力,变异系数表现为分枝数最大蔓长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单株产量干物率食味评分;农艺性状间表型相关大于遗传相关,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可作为红薯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广西红薯育成品种优良基因型表现为单株结薯数和分枝数较多,单薯重适量,蔓长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结果】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本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扦插苗网室生产微型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虫网室中运用马铃薯脱毒扦插苗采取不同的剪切、扦插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措施生产脱毒微型薯。结果表明,脱毒扦插苗再行剪尖扦插时,插穗下端将3个腋节埋入基质,80d平均单株结薯粒数为3.6粒,>1g微型薯粒数为2.1粒;双株扦插每穴平均结薯粒数为4.8粒,比每穴单株扦插多2.0粒;摘取腋芽薯的扦插苗平均每穴结薯粒数为4.2粒,比不摘取腋芽薯的处理多1.6粒,单位面积(1m2)>1g微型薯数量较后者多48.5%;实施3次剪尖和3次培土的管理方法,80d平均单株结薯粒数达3.8粒,比不剪尖、培土2次的处理(对照)多1.4粒,说明增加剪尖和培土次数,是提高单株结薯数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 ,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该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表明,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提供甘薯育种优良材料,对贵州10个甘薯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薯数、单株分枝数、单株绿叶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极显著;单株结薯数、中薯数、单株绿叶数3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10 2,可以作为甘薯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3.
对引进的28个马铃薯品种(系)在露地和全膜覆土两种栽培方式下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马铃薯品种间的出苗天数、出苗率、生育期、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鲜重、产量等指标差异较大;不同栽培方式对出苗天数、生育期、主茎数、单株块茎鲜重、平均单薯重等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对出苗率、单株结薯数、株高、产量有影响;与露地种植相比,全膜覆土栽培可促进植株高度的生长,但对出苗率和单株结薯数的增加有抑制作用。两种栽培方式下,陇薯13号亩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达到4 079.53 kg和4 572.27 kg,比陇薯6号分别增产72.92%和85.75%。综合考虑认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陇薯13号、陇薯7号、中薯19号,生产上推荐采用黑色全膜覆土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生物降解膜对甘薯干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以生物降解膜、普通聚乙烯地膜、不覆膜为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重、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蔓茎干物重表现为普通膜处理>生物降解膜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膜处理与生物降解膜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覆膜处理均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薯块干物重表现为生物降解膜处理>普通膜处理>不覆膜处理,处理之间均显著性差异;生物降解膜处理单株薯重、单株结薯数均最高,普通膜处理其次,生物降解膜处理T/R值(冠根比值)最低,较普通、不覆膜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3.68%、22.64%;生物降解膜处理的干物率、淀粉率、商品薯率、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最高;鲜薯产量与薯块干物率、薯块干物重、单株结薯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R值、蔓茎干物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干物质分配及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生物降解膜表现优于普通膜与不覆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品种甘薯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发掘甘薯品种资源生产潜能,筛选适宜江西种植的甘薯品种,为甘薯育种农艺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2020年种植于南昌市南昌县28个地方甘薯品种资源,对其9个主要农艺性状作变异性、相关性、聚类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甘薯9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4.7%~65.0%,其中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5.0%.各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关联,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基部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节间长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28个品种在欧式距离7.5处划分为4类,其中第Ⅱ类群包含8份种质,具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单株结薯数多、产量潜力较大的特点;第Ⅳ类群仅有社岗红薯,该品种茎粗、基部分枝数多、产量高.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结薯数>基部分枝数>茎直径>大薯率>主蔓长>干物率>中薯率>节间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社岗红薯、铁石口菜薯和辛岭红心薯在加权关联度排序中居前3,综合表现优良,为适宜江西甘薯生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15个淀粉甘薯品种为试材,采用灰色关联法、DTOPSIS法对淀粉甘薯在郑州栽培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15个淀粉甘薯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均存在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在13.36%~92.01%,产量排名前三的品种为哈密、商薯19和徐薯37;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商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分枝数与商品率呈显著正相关,7个农艺性状对淀粉甘薯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商品率>茎直径>单株分枝数>干物质>叶面积>最长蔓长>单株结薯数。DTOPSIS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排序前3名与产量前3名排序一致,仅有4个甘薯品种排序有所变化,其余均与鲜薯产量排序一致。综上分析,DOTPSIS法可作为淀粉甘薯品种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筛选出哈密、商薯19和徐薯37可以作为新品种在郑州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网室基质盆栽抗草胺膦马铃薯脱毒苗为试验材料,控制MS营养液中ABA浓度分别为 0、2.5、5.0、7.5、10.0、12.5、15.0 mg/L,研究不同ABA水平对马铃薯微型薯单株结薯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BA浓度为0~10.0 mg/L时,单株结薯数随AB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ABA浓度为10.0 mg/L时结薯数最多,比对照增加了25%。继续增加ABA浓度,单株结薯数减少,ABA浓度为15.0 mg/L时结薯数最少,比对照减少了23.57%。适宜浓度的ABA可以增加马铃薯微型薯的单株结薯数,ABA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结薯,抗草胺膦马铃薯微型薯MS营养液适宜的ABA浓度为10.0 mg/L。  相似文献   

18.
以大西洋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级种薯对河西走廊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原种,一级种作种薯,无论在株高、单株分茎数、单株茎叶鲜重,还是在单株结薯个数与单株块茎产量上都明显优于微型薯和二级种;不同种级闻原种、一级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级,一级种整薯产量最高,平均为51919.5kg·hm^-2,其次为原种整薯51558.0kg·hm^-2,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同一种级整薯较切块产量高;小整薯比切块种薯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而且病害较轻、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就各种氮磷钾配比的营养液、不同化合态的氮元素以及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马铃薯脱毒苗生长分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显示,氮磷钾营养液配比为1∶0.61∶3.39时,脱毒苗的成活率虽然最高,但是株高较低;氮磷钾营养液配比为1∶0.57∶1.22时,单株结薯量、株高和地上部鲜重的表现高于其他处理,居第一位;75%硝+25%铵的营养有利于脱毒苗的前期生长,100%铵营养液有利于株高、单株结数量及茎叶鲜重等性状的提高;15 mg/kg的赤霉素对脱毒苗株高及微型薯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影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几个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铃薯脱毒苗苗龄、营养液氮磷钾配比、氮元素化合态以及赤霉素浓度对原原种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龄40 d的脱毒苗各性状表现较好,原原种产量高,是最适宜定植的苗龄;营养液中氮磷钾配比为1∶0.56∶1.21时结薯数和产量都明显优于其它处理;在硝态氮为主的营养液中脱毒苗的成活率较高;以铵态氮为主的营养液可有效促进结薯数和块茎的膨大;赤霉素不仅可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而且可诱导匍匐茎的产生,对提高原原种的单株结薯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