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工鱼礁集鱼机理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喜欢聚集在礁石和浮物周围,这一点人们早已有了共识。那么,鱼类为什么会聚集于这些物体呢?这得了解一点关于鱼类行动方面的知识和海洋礁石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人工鱼礁?人工鱼礁是干啥用的?鱼类怎样利用它们?它们的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3.
为拓展人工鱼礁的聚群功能,实现网箱及筏架多层次养殖的现代海洋牧场新模式,在网箱附近构建一定形态的人工鱼礁群,采用CFD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模拟往复潮流,对鱼礁区流场分析。结果显示:网箱附近放置部分鱼礁,在海底流速为1 m/s的情况下,礁区内布置的网箱(围栏)养殖区域内的流速为0. 60~0. 80 m/s;在礁区后方形成较大范围的涡流区,流速在0. 2~0. 67 m/s。根据大型网箱、围栏的投饲情况,分析了礁区内往复海流对养殖固形物携带能力。验证了人工鱼礁群、网箱及养殖筏架综合布局新模式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人工鱼礁群落对内部放置的网箱具有一定的阻流作用,在鱼礁群落的后侧,适合贝类及藻类的筏架养殖。该研究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泰国笋壳鱼学名斑驳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是淡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为暖水性经济鱼类,在广东及东南亚的华人俗称为笋壳鱼,因该鱼最早由泰国进口至国内,又称为泰国笋壳鱼。我国在1988年开始从泰国引进亲鱼,进行  相似文献   

5.
人工鱼礁     
<正> 人们在海上捕鱼的时候,常可发现海底礁石周围往往聚集着大量的鱼群.这些礁石称为鱼礁.人们根据这个现象,有意识地向海洋里投入适应鱼类聚集的各种物体,使之堆积成丘.这些物体就叫作人工鱼礁.1960年,美国在奥阿夫的莫阿尔湾投下了九百多辆破旧的汽车壳,结果渔获量从原来的每亩6斤剧增到257斤,而且鱼的种类也大有增加.日本在  相似文献   

6.
鲍的人工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鲍的养(增)殖方式,大体可分为3大类型6种形式:一是池式养殖,包括工厂化(陆地池)养殖、潮间带水池养殖;二是箱(笼)式养殖,包括网箱养殖、筏式养殖、沉箱养殖;三是岩礁增殖。除工厂化养殖将作较详细介绍外,其余养殖方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日本正采用底刺网比较试验的方法对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8.
人工鱼礁树     
<正> 海洋中的鱼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饵料场所,人们按照鱼类的习性,设计制造各种不溶性物体,投放到海底,以附着大量的饵料生物,并形成某些经济鱼类所喜爱的栖息环境,以吸引鱼类聚集于物体周围,达到增加捕鱼量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9.
李庆怀 《海洋渔业》1994,(5):232-232
<正> 从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竟把濑户内海水产品产量从年均25万吨提高到年均70万吨;美国从1964年开始到80年代末,把原来水质贫瘦、资源贫乏的东部海区渔业产量意推进到年均180万吨,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把产量提高如此大的幅度呢?不是水域环境的自然改变,更不是捕捞力量的大量增加,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投放了人工鱼礁进行增殖的缘故。 人工鱼礁,是人为地在海底设置一定形状的礁状物,吸引和增加鱼类及其它动植物,以达到提高渔获量和繁殖保护水生生物的目的。鱼礁可用混凝土、石、木、铁等多种类型的材料制造而成;可制成M、N、C型、圆筒型、三角型、方型等各种形状。按其主要作用可分为:资源保护礁、海洋牧场礁  相似文献   

10.
地图鱼人工配合饲料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图鱼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观赏和食用兼备的较大型热带鱼,经济价值极高。1993年7-10月在水库网箱中利用体重27g鱼种进行人工配合饲料养殖试验。通过85天饲养,地图鱼体重达到143.4g,净增重116.4g,增重率431%,生长比速1.96,日增重1.37fg/尾,饵料系数2.3。水库网箱养殖地图鱼的生长速率为内流水池饲养的2.5倍,地图鱼的体色也更为绚丽多彩,且养殖成本在幅度降低,可望  相似文献   

11.
荆枫  叶焕强 《水产科技》1981,(25):40-41
发明人:菊泽良男。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在一精养成鱼塘设置1口25m^2网箱养湘鲫,经136天饲养,生产湘鲫334.33kg。每平方米鱼13.37kg。1996年,在两口精养成鱼塘各设置1口20m^2网箱培育乌鳢鱼种,经42天饲养,1#箱培育10cm规格鱼种30520尾声84.0kg,每平方米1526尾、14.20kg;2#箱28960尾、268.4kg,每平方米1448尾,13.42kg。通过两年的实验,对池塘网箱养殖名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作者近两年在湖北省嘉鱼县和通山县的浅水湖泊、池塘内利用网箱较大规模进行鱖鱼人工饲料驯饲和网箱集约养殖生产性试验的情况。在试验中用1.0~1.4平方米网箱和W91系列鱖鱼配合饲料驯饲2.5~17.5厘米幼鱖4642尾,成功4161尾,驯饲成功率89.6%;用1.4平方米网箱养殖成鱖,养殖76~90天,平均日尾增重0.74~0.85克,每1平方米网箱净产达4.03~6.91公斤,增重速度与活饵鱼网箱养鱖相当;人工饲料系数1.68~1.78,每增1公斤鱖鱼,饲料成本下降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4.
鲇鱼(Parasilurus asotus),地方名为鲶鱼或鲇拐。体长形,前躯短而略圆,后躯较长而侧扁。全身无鳞,光滑而富粘液。口大,上位,上颌短于下颌,具须2对。体色褐黄,腹部色淡。个体中等,自幼贪食,生长较长。肉质细嫩,味鲜美,是名贵食用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工鱼礁的发展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鱼礁是人们为了诱集并捕捞鱼类,保护、增殖鱼类等水产资源,改善水域环境,进行休闲渔业活动等而有意识地设置于预定水域的构造物。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人工鱼礁最早的国家,人工鱼礁建设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就此作  相似文献   

16.
人工鱼礁的投放可使海域生态群落得以重建,对海域生态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科学评价对人工鱼礁建设进行分析,可确保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合理可行。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考虑,选取水文、水质、沉积物、海洋生态、地质地貌和海洋功能区划等20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标准对评价因子进行单因子适宜性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人工鱼礁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大连市杏树屯周边155 km2养殖海域人工鱼礁建设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养殖海域最适宜人工鱼礁建设区域有2块,较适宜人工鱼礁建设区域有1块。研究表明,该养殖海域东北部和东南部综合条件良好,适宜进行人工鱼礁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我区南濒北部湾。北部湾属半封闭海湾,三面大陆环绕,有高山阻挡强风和台风,一般情况下风浪较小。我区沿岸浅海浮游生物丰富,底质平坦,是主要经济鱼类二长棘鲷、红鳍笛鲷、真鲷、平鲷、石斑、石鲈、艮鲈、白姑、蛇鲻、海鲶、沙丁鱼、蓝圆鱼参、青鳞、尤鱼、墨鱼等鱼类和海产经济动物的产卵繁殖场。上述鱼类中的大部份都喜欢栖息在鱼礁内。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2010,(5):12-12
经过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攻关,云南省珍稀野生土著鱼类——丝尾蠖人工养殖获成功并在红河、文山等地实现池塘养殖。此举不但保护了云南省珍稀土著鱼类;也为开发特色水产养殖打下了基础。“土著丝尾蠖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专家组鉴定认为,该研究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石斑鱼属于(鱼旨)科石斑鱼属,其种类有100余种,世界上的暖水海域均有分布。我国产的石斑鱼约有廿多种,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常见的有青石斑鱼(土鲙)(Epinephelus awoara(T.R.S))、鲑点石斑鱼(红鲙)(E.faris(Thunberg))、赤点石斑鱼(E.akaara(T.R.S))等。石斑鱼为肉食性、底栖性鱼类,多栖息于热带及温带底质多岩礁的海域,进行深浅洄游,,但活动范围甚小,喜欢吞食鱼类和虾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嫩等特点,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体色美,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在港澳地区被视为吉祥之物,享有上等佳肴之美称。目前,在香港,重500克左右的石斑鱼售价达200元港元,若遇传统假节日,售价更高,是一种竞争能力较强的创汇品种。就目前的生产水平看,石斑鱼养殖虽然投资较大,但生产效益高,一般投入  相似文献   

20.
澄海莱芜人工鱼礁集鱼效果初步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03和2007年分别对澄海莱芜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投礁前的本底调查和投礁后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密度明显比投礁前高,增加了25.63倍;礁区海域各类资源种类均比投礁前丰富,总种数由投礁前的23种增加至41种,比投礁前增加了0.78倍,其中,蟹类种数增加最多,增加了1.75倍;在本底调查中没有出现的经济种类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和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在跟踪调查中已成为主要优势种;Shannon—Wienver多样性指数(H’)在礁区和对比区均比投礁前有所增加。表明鱼礁投放后,鱼礁区集鱼效果和群落结构明显改善,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