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2002年中山市开始引进笋壳鱼养殖,目前养殖笋壳鱼的面积为353亩。养殖至今,笋壳鱼在中山的养殖总体情况较好,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是目前调整淡水鱼养殖结构的首选品种,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邮市临泽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3.1万亩,以常规鱼养殖为主,同时有鱼虾、鱼蟹等混套养模式。由于鱼池养殖时间长,池塘老化,积淤过深,造成常规鱼养殖病害多,水质难控制,加之近几年成鱼价格不稳定,使常规养殖方式一直处于经济效益不好、渔民养殖积极性不高的局势。为此我们结合该镇实际情况,根据以往该镇鱼蚌混养的经验,结合其它地区的成功事例,于2003年起在该镇推广鱼蚌混养技术,经过3年的养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亩纯效益在原来常规鱼的基础上提高了1000多元,2005年全镇鱼蚌混养面积1000多亩,亩纯效益达2100元,其中临泽镇川东村苏春阳、小葛村金玉喜就是其中的典型,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天然产量锐减,大规格黄颡鱼越来越紧俏。为了开发这一肉质细嫩、颇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品种,1999年至2001年,我们进行了黄颡鱼池塘养殖高产试验。本文就试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用于黄颡鱼养殖试验的2口鱼池均为普通池塘。面积分别为8亩、9亩,水深2.6米。池中淤泥较少,底部平坦。水源为深井水,水质无污染。2.池塘消毒池塘实行干塘消毒,产品上市时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并曝晒5~10天。鱼种放养前15天加足池水。3.鱼种放养黄颡鱼…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鱼类饲养期短,仅130~150天。传统的鲤鱼商品鱼养殖方式普遍采取的是春放秋捕,养殖效益不高。近年来,我省推广了一年养“两茬”鲤鱼技术,也称鲤鱼复养技术,实现了商品鱼淡季上市,鱼卖价高,养殖效益高,一般每亩可盈利2000元左右,比我省传统的春放秋捕养殖方式效益要高1倍以上。2000年,我省一年养“两茬”鲤鱼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第一茬鱼养殖(商品鱼养殖)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20亩,池深2~3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在其他水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情况及外地的生产经验,对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主养鱼产量指标在150千克/亩以上时,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养殖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积一般在3~5亩或10亩以下。…  相似文献   

6.
钱超 《淡水渔业》2002,32(6):36-38
小蕉渔场作为三明市区重要的商品鱼基地 ,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努力挖掘池塘生产潜力 ,养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2 0 0 0年 1月 10日~2 0 0 1年 1月 11日我们在承担福建省水产厅下达的《30 0亩吨鱼塘高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中 ,对其10 0 6 4亩吨鱼塘高产技术进行总结 ,并从渔业技术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以此作为今后商品鱼基地养殖结构调整、养殖模式改革的依据。1 吨鱼塘养殖模式以罗非鱼为主要养殖对象 ,多品种混养 ,合理密养 ,具体放养情况见表 1。采用“一年养两茬鱼”的办法提高池塘利用率 ,增加鱼产量。具体作法是 :每年 4…  相似文献   

7.
水库鱼—鸭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8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山塘、水库、湖泊、河沟养鱼产量,进行了鱼禽综合养殖,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1996年我站承担了市、县农科教下达的“水库鱼─鸭立体养殖技术”项目,利用水质清瘦、产量低的小(一)型、小(二)型水库进行鱼──鸭立体混合养殖。1995年,全县推广面积1012亩,平均亩增产鲜鱼56.5公斤,亩养鸭869只;1996年推广面积1115亩,产鱼286.4LI吨,平均亩产256.9公斤,亩增产鱼89.6公斤;养鸭115.59万只,亩产鸭1042只。鱼鸭总产值1939.42万元,总利润296.83万元。获得了鱼鸭双丰收。实践证明.实施鱼鸭…  相似文献   

8.
肇源县地处松嫩平原腹池,临江靠河,水资源丰富,有水面103万亩,具有得天独厚发展渔业生产的有利条件。1978年被国家确定为商品鱼基地县。尤其是近几年来,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放宽政策、强化服务,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商品鱼产量突破3万吨大关。1991年,全县养殖水面发展到21100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030吨,  相似文献   

9.
广东甫州市东吼镇的鱼虾蟹混养养殖模式始于2005年,2008年和2009年止阳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日趋完善。利用该养殖模式,养殖户近几年来获得丁较好的纷济效蟊.从而引发了当地塘租飞涨,原来这些海边盐碱塘年租金100~200元/亩都很少人要。现在平均涨至4000~5000元/亩,最高的还达到6000元/亩、现总结该鱼虾蟹混养养殖技术慢点,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合理安排养殖时间效益高我是《科学养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已经连续三年订阅了该杂志,从中学到了许多养殖的科学知识,为了理论联系实践,1993年我承包了一口2.2亩的排水方便的池塘。我用“统筹方法”合理地安排养鱼时间,一年收了四茬鱼,经济效益很高。现在把我...  相似文献   

11.
鱼猪结合养殖模式。是综合养鱼模式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这种模式的依据是:利用养鱼、养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有效提高池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收入。以益阳地区为例,1989年全区实行鱼猪结合养殖池塘水面10.23万亩,配养生猪8.4万头,亩平水面养猪0.82头;  相似文献   

12.
自80年代起,江苏省就开始了生态农业建设和试点工作。稻田养殖就是一种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进入90年代以来,全省稻田养殖已进入了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发展时期,1995年已发展到了19607公顷(29.41万亩)。稻田养殖模式的推广,对于中低产田的改造、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稻田立体养种类型与实绩稻田养殖类型有稻鱼虾、稻鱼蟹、稻鱼蚌等。如江苏郑州徐塘乡1994年推广了1510亩稻田养蟹养虾,亩利润获2575元。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的江都市自1992年开始利用中低产田及废荒地进行了稻田养虾、养鱼、养蟹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一口面积为2.1亩的土池中,放养2万尾4~5 cm的马口鱼鱼种,经过近10个月养殖,商品鱼平均规格达到31.2 g/尾,养殖成活率为75.4%,亩产224.40 kg,商品鱼销售价格为80元/kg,亩产值达17952元,亩利润达8810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虾蟹养殖业发展很快,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常规鱼养殖的发展上却是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因为养殖常规鱼效益不佳。可是我镇山联村养殖户陈建军在常规鱼的养殖上同样赚了不少钱,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他新的养殖经营理念介绍给大家。养殖水面40多亩,共8只池塘  相似文献   

15.
清水养靓鱼     
《海洋与渔业》2011,(9):41-41
江门四大家鱼养殖户陈叔.养殖面积20亩,25年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国家的扶植下,洞庭湖区已建成规格化的商品鱼基地鱼池十四万亩。为了提高基地成鱼养殖技术水平,改变目前养鱼产量较低的落后状况,更好地发挥基地建设的效益,我们于1983年开展了“火面积池塘养鱼高产试验”,建立了一批养鱼高产试验塘,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努力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促进了商品鱼基地养鱼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将83年部分试验鱼塘的生产力初步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宜兴市开展蟹池底层管道微孔曝气增氧的养殖试验,效果明显,今年蟹池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2 000多亩.为探索常规鱼养殖增产增效的途径,2007年市水产指导站在和桥镇西锄村养殖户塘口开展了常规鱼养殖应用管道微孔曝气增氧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螃蟹。其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促进名优水产品的发展,提高池塘水产养殖效益,2004年在讷河镇渔埸利用180亩池塘进行蟹鱼生态养殖高产试验,经过精心管理,科学喂养,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蟹鱼池塘生态养殖试验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宜兴市场巷镇芳东村养鱼专业户赵林山,在镇多服公司技术指导下,打破传统的河道鱼虾蟹养殖方法,采用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河道鱼虾蟹养殖试验,取得明显成效。1996年300亩河道产商品蟹1608公斤,青虾1988公斤,成鱼7501公斤,总收入56.7万元,扣除成本获纯利31.4万元。一、水域环境条件试验河道300亩,位于杨巷镇芳东村灌区,河道呈南北向,河口少,全长6000米,常年水深2米以上,季节性水位变幅1米左右,船只来往不多,河道中段开阔,水草丛生,水反清澈无污染、1990年曾采用常规河道粗养方法,结果不仅产量低,效益差,而且破坏了河道的…  相似文献   

20.
南海市养鱼历史悠久,是珠江三角洲塘鱼主产区之一。全市池塘面积131,445亩,池塘面积和产量仅次于顺德市居全省第二位。1993年全市塘鱼亩产达474公斤,总产值47,173万元,比1992年分别增加11.4%和11.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优质鱼类养殖获得了蓬勃的发展。1993年名优养殖面积16,980亩,比1992年增加11.3%,优质鱼类总产值29,023万元,占鱼塘总产值的16.5%,其中又以养殖鳜面积为最多,共10,995亩,占优质鱼养殖面积的64.7%。1994年我市战胜了各种特大自然灾害,塘鱼生产仍稳步发展,预计塘鱼亩产比1993年增长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