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海木麻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在海南省琼海县引种了2个种源的滨海木麻黄。利用7年多的观测资料,叙述了2个种源的形态、结实、抗风率和保存率等差异,并分析了这2个种源树高和胸径生长特点。初步结果表明:滨海木麻黄可成功地引种于海南省东部地区;来自昆士兰种源的结实数量、抗风率及保存率都好于来自新南威尔士种源;与NSW种源相比,QLD种源的树高和地径生长特点是早期生长者较慢,但造林后4年多时其胸径开始超过NSW种源的胸径,并且  相似文献   

2.
柏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柏类4个树种墨西哥柏、绿干柏、垂柏、巨柏共12个种源的引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和种源树高、胸径增长最大年份分别出现在造林后第4年和第5年;造林后10a,各树种和不同种源树高、胸径生长差异显著,以墨西哥柏3、2、6、7号种源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平均值在10.4m和15.2cm以上,其中3号种源树高最大,为11.09m,6号种源胸径最大,为16.9cm,分别比垂柏增加9.9%和27.1%。各树种和种源都有倒伏现象,倒伏程度与造林树种、林龄、立地有关。  相似文献   

3.
细叶桉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细叶桉15个种源在海南省东部进行种源试验。5年生结果表明,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保存率、干形和抗风性能等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树高生长以来自昆士兰州的Kennedy河种源(13443)和MT.Garnet种源(13544)最好,分别为12.68m和12.66m。胸径生长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种源(13418)为最好(9.05)。高纬度维多利亚州种源(13303)生长最差,树高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树种及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木麻黄科6个树种在广东饶平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6种木麻黄胸径、树高、通直度、保存率等性状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并具较高的遗传力。由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可知,滨海木麻黄、肥木木麻黄、休格尔木麻黄表现较差,生长缓慢、干形差、保存率也低于50%;粗枝木麻黄表现中等;细枝木麻黄、山神木麻黄及对照(短枝木麻黄)生长较好,适应性较强,适宜在广东沿海地区利用和发展。对细枝木麻黄8个种源、粗枝木麻黄9个种源进一步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细枝木麻黄种源间性状差异极显著,且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力较高,选择潜力大,其中15574、13521种源表现最佳,并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而13508、15601种源表现较差;粗枝木麻黄种源在树高、胸径2个指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力较高,但在通直度与保存率指标上差异不显著,遗传力较低,其中15938、15941种源表现较好,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其余种源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树种和种源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参试木麻黄造林1年后的树高、地径、生物量、保存率、胸径、冠幅及枝条数等指标的分析可知,种间和种源间都有很大差异。其中约虎恩木麻黄23号神源最好,森林木麻黄(18、19号)及滨海木麻黄(20号)最差,其他种和种源表现居中。木麻黄属(Casuarina)好于异木麻黄属(Allocasuarina)。  相似文献   

6.
尾叶桉生长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是我国近年试种的桉树。在广东、广西、海南省各试种地栽培引种和地理种源试验中,生长表现良好,幼林树高年平均生长2.5—3.5m,最高达7m,胸径年平均生长2.0—3.0cm,最大直径7cm,采用无性系扦插苗造林,林木速生,直径生长变动系数小,林相整齐。制浆造纸性能良好,得率高,是速生造纸用材树种。幼林抗风性能较差,种源间生长差异较大。优选适生,速生种源进行推广栽植造林,定向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尾叶桉是一个极具潜力的速生造纸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省的琼中、昌江和乐东部分退耕还林地为对象,对其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和5 a的保存率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其中:橡胶树的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显著高于其它树种,分别为97.6%和92.0%,种间差异显著;槟榔的造林成活率与坡度呈负相关,是影响槟榔成活率的重要因素;5 a生木麻黄与小叶桉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橡胶与槟榔,其平均胸径和树高分别超过7 cm和8 m,林分郁闭度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8.
陈养根 《防护林科技》2005,(5):32-33,86
通过福建中部山地引种木麻黄造林试验,5 a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与实生苗造林保存率都较高,分别达到98.15%和96.8%,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采用木麻黄无性系造林,其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明显优于木麻黄实生苗的生长速度。前者比后者三项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增加25.0%、26.5%和94.2%,差异较为显著。采用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造林,其林木干型通直、冠幅大、林相整齐;应用实生苗造林,个体分化较大、生长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山地木麻黄种源间抗风性、生长及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山地木麻黄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7个山地木麻黄种源为试验材料,于造林后2、5、7 a时测定山地木麻黄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等数量性状,并于造林后7 a时调查主干分叉习性(AP)、主干通直度(SFS)、侧枝密度(DPB)、侧枝直径(TPB)、绿色小枝长度(LDB)、侧枝分枝角(APB)、侧枝长度(LPB)等形质性状以及抗风性(RES),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揭示其遗传变异规律。应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山地木麻黄种源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造林后2、5、7 a时,27个山地木麻黄种源间保存率和抗风性差异显著(P0.05);对造林后7 a时保存率较高的18个种源进一步分析显示,上述3个年份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7 a时,TPB、APB、LDB、AP和SFS等形质性状在种源间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生长性状的种源遗传力明显高于形质性状,二者分别受中度或中度偏下和低度遗传控制;随着林龄的增长,树高的遗传变异系数变化不大,而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89%~12.30%、11.67%~13.67%、30.20%~38.11%;7 a时,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3.84×10~(-5)%~5.56%。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树高作为山地木麻黄早期选择性状较适宜。[结论]依据坐标综合评定法,筛选出17877、19489和19490等3个优良种源,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改变沿海地区造林树种单一状况,确保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性,1992年在福建东山县赤山林场开展木麻黄大叶相思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木麻黄保存率、树高、胸径生长量均大大超过木麻黄纯林;混交林防护效益明显大于木麻黄纯林;混交林林地土壤肥力高,改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福州长乐市沿海木麻黄迹地引种的6种相思树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和厚荚相思的适应性较强,其中厚荚相思生长最好,8年生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达9.53 m、10.48cm、0.0476 m3,分别比同龄的木麻黄提高4.15%、40.11%、126.67%;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的生长情况也相对较好,8年生平均树高、胸径达6.5~7.0 m和6.3~6.6 cm。同时厚荚相思、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的抗寒、抗风以及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林分保存率较高,适合作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随机块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试验,并且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观测各树种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冠幅来研究8个树种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碳汇造林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保存率在90%以上,生长也最快,第3年生平均树高在3.0m以上,平均胸径分別为2.5 cm、3.7 c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生长不亚于前两种树种,但存活率较差;其次为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第3年平均树高超过2.2 m,平均胸径在2.3 cm以上;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生长相对较慢,3年生平均树高1.8 m左右,平均胸径只有1.4 cm;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保存率不足20%且生长逐年变缓,表明这树种不适宜用于碳汇造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不同种源家系的早期生长差异,以灰木莲3个种源45个家系为材料进行造林试验,连续观测3年林木生长量(树高和胸径)、保存率,并对不同种源和家系的林木生长和保存率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 a生灰木莲树高平均为3.5 m,胸径平均为5.50 cm,保存率可达80%。种源间的树高和保存率方面差异不显著,胸径生长有着显著差异,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及保存率有着显著差异。从种源水平来看,种源3的整体表现较好,从家系水平来看,家系18号、14号、17号、21号、25号、39号、43号、44号生长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雷州地区进行的赤桉种源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的树高,胸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单位面积产量最优种源的为最差种源的27.7倍,来自澳大利亚低纬度的种源较适生于引种地,来自澳大利亚高纬度,泰国及四川的种源则不适于引种地生长。  相似文献   

15.
乐东拟单性木兰地理种源变异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乐东拟单性木兰14个种源种子、苗期以及幼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千粒质量、苗高、地径、叶长和叶宽等5个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造林保存率种源间差异显著,来自北部的种源,如浙江龙泉种源保存率较高,而来自南部的海南尖峰岭种源保存率较低;幼林期4年生树高、5年生树高和胸径、6年生树高和胸径等5个主要生长性状种源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生长性状广义遗传力为0.855~0.930,说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期主要生长性状的表型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乐东拟单性木兰苗高和地径与纬度负相关,表明随种源纬度的升高,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苗期生长有减小趋势;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期树高和胸径与经度正相关,与纬度极显著正相关.根据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幼林期试验结果,选择出浙江龙泉、福建顺昌和湖南新宁3个优良种源.通过聚类分析,把乐东拟单性木兰种源初步划分为3个区:西部种源区、东部种源区和南部种源区.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诏安国有防护林场引种不同种源(家系)的交趾黄檀,造林2年后通过对其胸径、树高和存活率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交趾黄檀不同种源(家系)间幼树生长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造林2年后,平均胸径为2.92~6.19 cm,平均树高为2.78~4.79 m;而保存率差异不明显,为93.3%~100%。经综合评判,初步选出初期生长表现较好的2个优质种源和7个优质家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安溪县光皮桦引种造林的林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光皮桦造林时白蚁害虫防治是关键,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与保存率.不同立地条件,对光皮桦的树高与胸径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提出光皮桦的栽培技术,为在安溪县大力发展该树种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巨桉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巨桉是一种速生高产、生产周期短的造纸工业原料林树种。从澳大利亚引进巨桉 32个种源、139个家系种子进行试验 ,造林成活率达 96 4% ,4年生保存率达 89% ,平均树高 12 6 9m ,平均胸径 12 8cm ,最好单株树高 2 0 6m ,胸径2 1 4cm。 32个种源中 31个年均高生长超 3m ,30个种源年平均胸径生长超 3cm。 139个家系中 134个家系平均高生长超3m ,占总家系的 96 4% ,133个家系年均胸径生长超 3cm ,占总家系的 95 7%。  相似文献   

19.
三倍体毛白杨在紫色岩地区引种造林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湘南紫色岩地筛选适宜造林树种,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的造林成活率100%,保存率98%;生长衣好,截止6月2日平均树高为286.3cm(增量87.3cm),平均胸径为2.01cm(增量0.23cm)。其中以96号表现最好,73号表现最差。为使植株生长良好,截干时应注意芽位并保护好顶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年生西南桦25个种源试验林的生长观测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桦种源试验林的造林成活率比较高,平均达93%,4年生的平均保存率仍有83.0%,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源间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说明,不同年龄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在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的综合分析比较结果看出,云南的屏边、西畴、元阳、江城和广西的凌云、靖西、那坡、百色、田林、苹果等10个种源生长表现良好,可初步定为适合试验区生长的优良种源,为今后引种的重点;勐腊、镇沅、景谷、风庆、双江、东兰和德保共7个种源生长最差,在没有进一步开展其它种源试验以前不宜扩大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