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平菇生产是1983年发展起来的。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对影响平菇产量的几个因素作了初步观察。供试菌种为美味侧耳。母种用综合马铃薯培养基,pH6。原种及栽培种用棉籽壳99%、过磷酸钙1%,另加0.1%多菌灵,拌匀后含水量为60~64%。采用50×20cm的聚乙烯塑料袋生料栽培,每袋装湿料7~10斤。进行了以下几项小试验。 (一)培养基比较:设纯棉籽壳、棉籽壳加1%过磷酸钙和废棉加1%尿素三个处理,均按10%的菌种量接种,菌丝生长温度在24  相似文献   

2.
用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能否获得稳产高产,关键是能否防止和控制杂菌污染。笔者根据宁津县近几年大面积生产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药物拌料问题用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凤尾菇,我们曾用0.1%的多菌灵加1%的石灰水溶液、0.1%的多菌灵溶液、0.05%的高锰酸钾溶液、1%的石灰水溶液拌料。其结果是:药物拌料比不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栽培平菇一般是用棉籽壳作培养料,由于棉籽壳的来源有限,为此我们利用山上的茅草生料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供试菌株为栎平菇,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用作培养料的茅草必须干燥无霉烂,切成50cm长,用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滴干水即可。试验设五种配方:①茅草100%;②茅草75%,棉籽壳25%;③茅草50%,棉籽壳50%;④茅草25%,棉籽壳75%;⑤棉籽壳100%。各配方中另加多菌灵0.1%、石灰1%,含水量调至65~70%。  相似文献   

4.
平菇栽培种的常规生产,不仅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往往由于菌龄的不一致而影响菌种质量。为此,笔者从1985年开始摸索生料混播生产平菇栽培种的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栽培种的制作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100kg,石灰粉1kg,过磷酸钙500~700g,多菌灵为  相似文献   

5.
1982年9月,我试用平菇栽培种培育的子实体,再加棉籽壳生料,培养栽培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培育子实体所用材料的配方:棉籽壳250斤,栽培种10袋,加上30%的菜园土和0.2%的多菌灵。用冷开水拌和,料水比为1:1.4。培养料全用1%消石灰处理,pH俊在6.8~7.4之间。11月15日,将调制好的培养料,倒在消毒过的薄膜上,选体型大、健壮无病虫害的平菇子实体,用0.5%高锰酸钾溶液  相似文献   

6.
近年平菇、草菇、金针菇、猴头等广泛采用棉籽壳生料栽培,效果良好。不过,都说必须选用新鲜、不霉烂变质的棉籽壳作原料,这是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为了充分利用棉花加工厂颜色发黄变质的棉籽壳,我们作了大量栽培草菇的试验,每百斤霉变棉籽壳,可产鲜菇20—25斤。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的产量,我们于1984~1985年进行了棉籽壳添加不同量的菜园土试验,现简报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选用无虫蛀、霉变的干燥棉籽壳。菜园土取表层下10~20厘米处的肥沃土。多菌灵用上海产的50%粉剂。菌种为平菇404,由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8.
棉籽壳是棉花种子的种皮,全国每年有200~300万吨,利用率不高。为了提高棉籽壳的经济价值,我省从1972年开始先后用棉籽壳培养猴头、平菇、香菇、蘑菇、草菇、银耳、木耳、灵芝等研究。现将初步研究情况简述于后。一、培养料的调制选没有霉变、干燥的棉籽壳,根据培养的不同菌类调制成生料、熟料或发酵料。 1.生料的调制:将清水加入棉籽壳拌匀,含水量约65%,可用于大量生产平菇、猴头。近年来又试验成功加土生料栽平菇,即在上述培养料中加入30%肥沃的菜园土。 2.熟料的调制:调制好的生料装瓶,捣  相似文献   

9.
为了就地取材,发展平菇生产,我们利用油菜箕(秆连壳)生料栽培平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栽法:选用没有霉变的油菜秆连壳,晒干后经粉碎机碾成粗糠。每100斤油菜秆壳糠加石膏粉2斤、过磷酸钙2斤、尿素0.5斤。先将辅料溶于水,再与主料拌匀,料与水比为1∶1.8左右。同时每100斤水加25%的多菌灵2两,进行消毒。以用棉籽壳培养料作对照,配制方法同上。采用室  相似文献   

10.
我们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沼渣和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三年实践证明,每百斤干培养料可收鲜平菇87~120斤,纯收入达40~50元。现将具体做法简介如下: (一)原料准备.沼渣必须充分腐熟,棉籽壳新鲜无霉变。沼渣从沼气池内出料滤干,用薄膜覆盖,滤干24小时后即可使用。棉籽壳在使用前晒1~2个太阳。 (二)原料配方:60斤沼渣,40斤棉籽壳。按每百斤棉籽壳加水180斤拌匀,再与沼渣充分拌匀,  相似文献   

11.
我省栽培平菇的培养料主要是棉籽壳,由于棉籽壳来源有限,为此我们试用茅草生料栽平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选无霉烂茅草,切成50厘米长,用水泡24小时,稍沥干即可使用。试验设五种配方(%):①茅草100;②茅草75.棉籽壳25;③茅草50.棉籽壳50;④茅草25,棉籽壳75;⑤棉籽壳100(对照)。各配方中另加多菌灵0.1、石灰1,含水量65~70%。在室内压块栽培,采用层播法,茅草象装火柴于盒内平铺压紧,压成块后盖报纸覆薄膜,重复3次.试验于87年10月6日  相似文献   

12.
棉籽壳生料栽培平菇新工艺的出现,对推广平菇生产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缺乏一套相应的技术要领,在推广中往往套用灭菌培养基纯培养法,不少地方发生大面积的杂菌污染,造成很大损失。我们经反复试验,体会到要使生料栽培获得成功,除了选育健壮菌种外,不能套用灭菌培养基纯培养法,也就是不能单纯着眼平菇菌丝生长的各种因素,要考虑棉籽壳生料培养基在整个培养过程如何抑制杂菌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平菇生料栽培,成本低,但往往由于霉菌污染而影响产量,甚至绝收。因而防霉是平菇生料栽培成败的关键。近年来,用于生料栽培平菇的防霉药物较多,但是有的防霉效果不理想,有的对平菇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多菌灵作为对照,利用新型防霉剂 MTD 进行了生料栽培平菇的防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1972年开始利用棉籽壳培养多种食用菌,特别是棉籽壳生料栽平菇,成本低、产量高、见效快、易管理,深受群众欢迎。为了提高生料栽培平菇的经济效益,现将我们在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平菇具有成簇生长的丰产特性,又有分布不均的弱点,两者在利用营养面积上矛盾突出,有些地方一簇簇的平菇堆积如山,有些地方却寥寥无几,甚至一片空白。如何使成簇生长的平菇在培养料面上分布均匀,笔者于去年九月二十六日作了插竹签技术应用于平菇栽培试验。现将其方法和结果简介于下。一、材料和方法培养料配方:每100斤棉籽壳用0.17%的多菌灵悬浮液125斤、过磷酸钙2斤、石膏粉3斤。试验设插竹签与不插签(对照)  相似文献   

16.
春季大面积生产的平菇菌砖,收了两茬菇后,由于进入夏季高温期而不利于继续栽培出菇。我们试用这种栽过平菇的废料栽培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废料处理:将废菌砖打碎,曝晒两天,于播种前五小时加入5%的生石灰粉,充分拌匀后再加自来水,含水量掌握在70%左右。 (二)培养料配方:①新棉籽壳7.5斤,平菇废料7.5斤;②纯平菇废料15斤;③纯新棉籽壳15斤。 (三)栽培方法:室内培养,温度25~30  相似文献   

17.
我省平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其栽培主料是棉籽壳,由于棉籽壳的来源有限,为此我们利用野生茅草作培养料进行生料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初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供试菌株是引自上海食用菌研究所的栎平平菇。用作培养料的茅草必须是无霉烂,切成长50厘米,用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后稍滴干水即可。  相似文献   

18.
平菇前期的污染杂菌会影响出菇和产量,为此我们对棉籽壳大床生料栽培平菇进行了防霉试验。 1.不同水量拌料:用棉籽壳8斤,分别加入1.62、1.75、2、2.4倍四种用水量,拌匀后压成2.5尺~2的砖。9月24日每块砖接500克菌种,每处理三次重复,试验面积7.5尺~2。结果见表1。 2.加防霉菌剂:适量的水份再加防霉菌剂,接种量、播种方式、接种期同水量拌料试验。栽培块,播好菌种后,复盖塑料薄膜,保持  相似文献   

19.
棉籽壳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平菇培养料,但生料栽培容易污染杂菌,特别是在一处连栽的情况下,杂菌污染更为严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多菌灵拌料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试验在24℃的室内堆置的平菇菌砖上进行。按1:1.5的料水比配料,水中溶入多菌灵等。菌砖堆好后,上铺一层报纸,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定期观察,结果见表1。15天后拌300倍多菌灵的菌砖上菌丝生长旺盛,没发现杂菌污染;拌1%石灰的菌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平菇生产大多采用棉籽壳生料栽培,方法简易,成功率高。但在非棉区,菇农却苦于棉籽壳价高或采购困难而无法栽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我省农村利用纯稻草栽培平菇已逐步兴起,在实践中既有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