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特早熟温州蜜柑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新罗区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三大优势柑橘产业带之一,如何把特早熟温州蜜柑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本文从栽培环境的选择、净水灌溉、采用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防治病虫、生物保果剂保花保果等一系列栽培技术,探讨生产无公害、标准化的特早熟温州蜜柑果品。  相似文献   

2.
5个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在龙岩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龙岩市果品市场,9月上旬上市柑桔3元/kg,9月中旬2.5元/kg,9月下旬降到1.5元/kg;发展特早熟温州蜜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2年龙岩市经作站从浙江黄岩柑桔研究所引进5个特早熟温州蜜柑新品系,在龙岩郊区生态条件下开展适应性观察研究,从中选出3个适于龙岩栽培的果实外观内质较优,市场价格看好的特早熟温州蜜柑新品系。一、材料与方法供试特早熟温州蜜柑新品系为市文、稻叶、德森、高林、协山,均以极为砧木。试验地设在龙岩市新罗区经作站平地母本园,土壤为红壤,有机质含量1.49%,全氮0.12%,水解氮5.82mg/100g…  相似文献   

3.
1996年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偏低原因调查习金根(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331213)据了解,近年来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有所下降:果大皮厚、着色迟,酸含量偏高,减酸迟且慢。为查明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偏低的原因,1996年笔者在果实采收前后对我站特早熟温州蜜柑...  相似文献   

4.
随着柑橘产量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青睐优质的柑橘。如大分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和田(甜)口早熟温州蜜柑,前者是特早熟、品质优:后者是早熟、高糖,品质极优。目前已开始种植和引种试种,现简介其品种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新罗区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早春气温回升快, 3月平均气温 >16 5℃; 秋季降温快, 9月平均气温 <25 5℃; 昼夜温差≥10 0℃,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具有同一纬度区域难以具备的气候比较优势, 适宜发展早熟温州蜜柑。但在 20世纪 80年代, 新罗区种植的温州蜜柑多为中、晚熟品种, 成熟上市时间过于集中, 效益低下, 制约了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1989年先后从浙江柑桔研究所引进了 12个日本温州蜜柑早熟品系, 从中筛选出最适宜新罗区发展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稻叶。从 1999年开始进行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早结丰产、优质促成…  相似文献   

6.
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系较多,早期以宫本、市文、大浦推广较多,近几年则主要发展大分1号、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一般在国庆节前采摘上市,以填补早熟温州蜜柑上市前的市场空白。2006年,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柑橘种质资源圃引入一批特早熟温州蜜柑,目前已进入结果期,现择几个主要品系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莲都区地处浙南山区,柑橘产业是莲都水果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柑橘产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影响,以槿柑等为主栽品种的莲都柑橘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为进行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从2005年开始,引进部分特早熟温州蜜柑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大分特早熟温州蜜柑脱颖而出,成为柑橘品种结构调整的主推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07hm^2,农民种植大分特早熟温州蜜柑积极性高。现将大分特早熟温州蜜柑在浙南山区发展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是我市于1990年从浙江引进并筛选出来的新品系,具有果大形美、早熟质优、丰产稳产等特点,目前在我市栽培面积达2000hm^2,并已扩展到三明、南平、宁德等地。现将稻叶温州蜜柑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以下简称特早熟温州蜜柑)在栽培上应用促进早熟、优质、适产方面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为栽培该品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成熟期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早熟温州蜜柑比早熟温州蜜柑提前20天至1个月成熟,在9月份就可采收上市。由于其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尾张、龟井等老品种,故近年来温州蜜柑主产区在调整品种结构时,都适当高接了一些特早熟温州蜜柑,作为最早上市品种,错开与甜橙一起上市带来的销售压力。在早熟温州蜜柑中,存在着果肉与果皮成熟不一致的特点,果皮的上色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地形、栽培措施等,故不能仅从果皮是否转色来决定采收,还须根据果实的内质来进一步判断。尽管成熟期比较接近,但不同类型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在成熟时间上仍有一些差异,品质上…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全省栽培面积11.22×104hm^2,去冬今春新发展柑橘1467hm^2,新发展品种主要为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以及瓯柑、玉环柚等品质优良的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2.
观察结果表明,稻叶、市文具有树体矮化、早结、早熟、果实品质优良等特性,是目前我国成熟最早、品质最优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之一,可在海拔300~500m、秋季昼夜温差大的温州蜜柑适宜区作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3.
龙岩市是全国早熟温州蜜柑栽培的最适宜区之一,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是龙岩市的优势水果,以成熟期早(8月下旬)、果大、形美、质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但目前也存在果实偏小、果面粗糙、风味偏酸偏淡等问题。现结合生产实际,对影响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影响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的原因1·1果园立地条件据调查,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与果园的立地条件有密切关系。年有效积温高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7~8月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着色降酸,表现早熟;果园生态环境好的,果实表皮光滑,油胞比较细嫩…  相似文献   

14.
地膜反光膜在特早熟蜜柑(稻叶)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特早熟蜜柑(稻叶)是龙岩市特色优势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为进一步提高龙岩特早熟蜜柑(稻叶)的品质,提早成熟,2004年我们开展了地膜、反光膜在龙岩特早熟蜜柑(稻叶)上的应用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崔继军 《中国南方果树》2002,31(4):19-19,25
日本对特早熟温州蜜柑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笔者于 1999年赴日本研修柑桔技术 ,现将有关日本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选育、生产及销售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 品种选育 日本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加强了特早熟温州蜜柑的品种选育工作 ,先后利用芽变和珠心胚变异等方法 ,选育了 10 0多个特早熟品种。日本将 10月底之前完全成熟的柑桔品种划为特早熟品种 ,但我国大部分柑桔产区的物候期比日本早 ,可更早成熟。国内比较熟悉的有山川、大浦、宫本、上野、岩崎、日南 1号和市文等品种 ,而对日本在 1994年以后新登录的一些品种则少见报道 ,现简介如…  相似文献   

16.
特早熟温州蜜柑具有减酸早、转色快、上市早、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已引进和选育了众多特早熟品系,但外观、内质等综合性状存在差异。据报道,山川3号综合性状在行早熟温州密柑各品系中,是表现最佳的品系这这一。为此,我们于1998年春季引进了山川3号接穗,在溪口基地进行高接,经三年观察、研究认为,山川3号在我市气候条件下是适应的,可以适当发展。现将山川3号特早熟温州蜜柑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特早熟温州蜜柑是10月初前成熟的温州蜜柑,一般树势较弱,果实的糖含量也因生育期短而不及其他温州蜜柑。特早熟温州蜜柑最大的优势是早熟、早应市。目前,我国柑橘以年内11月、12月成熟的品种为  相似文献   

18.
王彬  袁必梅 《浙江柑橘》2004,21(1):24-24
自7月份开始,贵州省罗甸县、赤水市等地持续高温和干旱,造成特早熟温州蜜柑受灾严重,特别是特早熟温州蜜柑日灼果.树冠中上部向东南尤其向西南部分的果实易受阳光直射,日照时间最长,因局部灼伤而造成日灼果,受害果实品质低劣,经济价值低,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为了将受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尽快帮助果农生产自救,笔者将特早熟温州蜜柑日灼果产生原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柑橘类果树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已有试验证实,如玉杯柚使用地膜覆盖防裂果,特早熟和早熟温州蜜柑上使用地膜覆盖提高果实品质等,但在椪柑栽培中的报道较少。在综合分析比较椪柑和温州蜜柑的品种特性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  相似文献   

20.
龙岩市新罗区地处福建省西部,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南缘。年平均温度19.8℃,年降雨量1800mm,≥10℃年平均有效积温6136℃,年日照时数1979.1小时。新罗区具有春季升温快,3月份平均气温〉16.5℃;秋季降温早,9月份平均气温〈25.5℃,日较差≥10.0℃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是宽皮桔类特别是特早熟蜜柑的最适宜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