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岳祭茶溯及远古祭祀,是近现代祭茶礼节的传承依据.笔者从相关史料记载和通过民间走访搜集到大量有关祭茶、茶祭的资料,然后按照时序整理并理清了南岳祭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让读者深切领略南岳古老与当代祭茶、茶祭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许咏梅 《茶叶》2009,35(4):227-230
本文以新昌-中国茶市即江南茶叶批发市场实地调查为依据,从茶叶市场的组成、交易方式、交易价格、交易效率、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昌茶市进行绿茶拍卖市场构建能否成功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08,(4)
首届中国(遂宁)观音故里清明茶祭大典于3月23日在四川省遂宁市隆重举行。这是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遂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蓬溪县人民政府和四川香叶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旨在泓扬传统文化、将地方民俗与茶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以促进遂宁茶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大型民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快福建省邵武市茶产业发展,切实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由市政府副市长龚建春带队,农业局局长严跃华、下沙镇党委书记李义及相关人员组成的考察组,前往浙江新昌县实地考察当地茶产业园区建设、中国茶市发展及具有代表性茶企发展茶产业的经验和做法.考察组一行先后参观了新昌茶叶和茶机龙头企业后,在中国茶市茶博馆开展了"新昌·邵武茶产业发展情况交流"活动.通过这次考察,具体了解了新昌县茶产业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新昌位于浙江东部,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43万。新昌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全国十强产茶重点县"等。境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产茶历史悠久。1500多年前就栽培茶树。上世纪17世纪中叶,新昌生产的珠茶被誉为"绿色的珍珠",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新中国成立后,新昌成为全国三大珠茶出口基地县之一,出口的"天  相似文献   

6.
郑慕蓉  霍达  周丽珊 《茶叶》2016,(1):56-59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也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提升旅游的文化性乃大势所趋,发展茶文化旅游是武夷山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喊山"与"开山"是在武夷山民间举行的传统祭茶活动,传承几百年,是当地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张显,是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俗,同时也是武夷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将就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保护与开发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必要性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茶叶》2007,(2)
新昌是中国名茶之乡。位于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由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三大风景文化名山环抱而成。一行行茶丛碧绿如染,一层层茶山连接云天,是茶乡的一道靓丽景观。改革开放以来新昌积极调整茶类结构,大力开发名茶生产,闯出了一条依靠打造大佛龙井名牌,做大茶产业的茶业经济振兴繁荣之路;创立了集生产基地加工、市场龙头带动、销售网点辐射、品牌管理效应为一体的名茶发展模式。新昌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茶界所瞩目。新昌因此先后获得了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浙江省初制茶厂优化改…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八上午,福建建瓯市东峰镇的恭利祠如赶集般热闹非凡。来自闽北各地的知名茶人及附近村民上千人齐聚恭利祠外,参加北苑茶神张廷晖诞辰祭祀及纪念茶神庙建立1110年活动。当天,风景怡人的凤凰山恭利祠外车来人往,盛况空前,恭利祠内外鼓乐齐鸣、红烛高照,举行了隆重的茶神祭祀仪式。祭祀仪式气氛庄严、肃穆。祠内香烟缭绕,在茶神张廷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11,(4)
2011年4月11日,中国茶叶大会暨第五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在新昌县拉开帷幕,让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交易市场——中国茶市人气急升,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各种茶事活动精彩纷呈,展现出新昌这一浙东茶乡的勃勃生机和青春魅力。  相似文献   

10.
浙江新昌长诏水库茶场研制开发的“绿岛春云”茶,是新昌县名茶中的后起之秀,该茶汤色绿、滋味鲜爽、口感好,但与同属卷曲形茶的“望海云雾”相比,由于茶周海拔要比“望海云雾”的产地雪溪茶场低三四百米,因此在色泽、香气与滋味品质上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1.
周竹定 《中国茶叶》2004,26(6):38-39
浙江新昌茶苗产业经过近10年培育,特别是近5年来的快速发展,苗圃面积从1998年的不足100亩,迅速扩大到了2003年的2000多亩(出圃面积为1200亩),逐渐形成了一个年出圃良种茶苗1.2亿株,年供良种插穗60万公斤,产值近2000万元的新兴产业.新昌良种茶苗以其品种多、规模大、质量好成为继"大佛龙井"之后的又一个响亮品牌.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新昌县从2000年出台首个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至今已15个年头。新昌茶产业依靠政策引领,实现了持续较快速的增长,名优茶产量、产值从2000年2400吨、1.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405吨、7.98亿元,分别增加83.5%和311.3%;茶产业链从龙井茶、珠茶生产延伸到了茶机、茶包装、冷藏加工等产业,产值从5亿增加到26亿元,增长420%;市场交易额从4个亿增加到45亿元,增长1025%。新昌茶业也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先后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  相似文献   

13.
《茶世界》2016,(5)
正4月12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6中国茶叶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新昌县成功举行。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调研员封槐松,中共新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宁,中茶协副会长、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王秀兰,中茶协副会长、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及来自中土畜、湘茶集团等17家中茶协副会长单位和茶业科研机构、国内外大型茶叶企业和地方茶叶主产区县、  相似文献   

14.
, 《中国茶叶》2012,(11):37-37
承继今年春茶产销两旺、增产增收势头,浙江省夏秋茶保持基本平稳的局面。据开化、绍兴、松阳、新昌、长兴、淳安、缙云等十余县(市、区)调查比较分析,预计今年全省夏秋茶产量为7.62万吨,比去年增产1900吨,增长2.56%;产值26.8亿元,比去年增收0.3亿元,增长1.13%;其中名优茶产量2.96万吨、产值22.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0.9%。分析今年夏秋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夏茶减、秋茶增,价格一消一长前后分明。据松阳、新昌、淳安、磐安等县反映,由于受全国性经济走软形势影响,今年春茶后的销售比去年有所放缓,劳保用茶明显萎缩。加上成本上扬等因素影响,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的现象较为突出。浙南茶叶市场、新昌中国茶市、干岛湖市场6-7月夏茶价格均比上年下降5%~15%,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夏茶价格下浮现象。由此导致多地夏茶主动性压缩生产而减产。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6,(5)
正4月28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2016全国茶叶价格指数发布与市场预警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河南信阳顺利举办,信阳市茶叶流通协会、松阳县人民政府、安溪中国茶都集团、新昌中国茶市及来自信阳各县区的指数信息采集点的工作人员约8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中茶协常务副会长王庆在会上致辞提道:  相似文献   

16.
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最为久远而深刻。唐宋时代,道教在闽地盛行,著名道士常相往来于闽。道家把茶奉为仙饮,这对闽台的饮茶、祭祀等各项风俗影响巨大。本文以文献研究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对福建茶文化、茶种资源、历史遗产、习俗、祭祀等与道教的关系进行梳理,以期更深刻地理解福建茶文化的宗教基础。  相似文献   

17.
韩国茶事诗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与中国的关系较之日本更为密切。李唐时期,新罗曾频繁派出遣唐使和留学僧侣来华学习传统文化和佛学,唐文宗大和二年(828)遣唐使带回茶籽开始种植,遂渐成饮茶习俗。并在朝廷的宗庙祭祀和佛教仪式中运用茶礼,后来还规定在每年宗庙祭祀时用饼、饭、茶、果作祭品。另有以茶供奉文殊菩萨,则以茶供奉弥勒。高丽时期,随着中国《百丈清规》和《禅苑清规》的传入,禅宗茶礼成为主流。茶不仅供奉神佛,而且用于禅侣的修行。又随着朱熹文公家礼的传入,其中的茶礼也日渐被高丽所接受,这些都在社会各阶层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国茶学泰斗、茶文化学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建国前福建地方志为文献材料,整理与归纳其中茶俗部分,分析与总结了婚俗用茶、祭祀供茶、岁时饮茶、斗茶之俗等内容,以此梳理与观察福建地方茶文化、茶俗情况。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议加强茶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周圣弘 《中国茶叶》2010,32(12):34-35
晚唐五代著名作家徐夤的《尚书惠蜡面茶》是福建暨武夷茶文化史上最早的咏茶诗,蕴含着晚唐五代关于武夷茶区茶的采摘、祭祀、制作、运销、烹饮、用具、择水等丰富的茶文化信息,极具文献价值。诗云:  相似文献   

20.
<正>罗源是福建著名茶区,也是福州绿茶的中坚,尤其是七境茶。历史上,以七境堂所产的茶叶为主,拼入部分白塔、飞竹、霍口的茶叶,称为七境茶,七境堂当地生产的茶叶,称正"七境茶"。七境茶初制加工,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半机械、机械制茶的三个时期:大致分为手工制茶时期,半机械制茶时期,机械制茶时期。手工制茶时期:(1958年以前),全凭铁锅手工杀青,茶床手工揉捻或脚踏滚袋揉捻、平锅炒干的繁重体力劳动。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