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肖楚 《中国茶叶》2012,(9):22-22
本刊讯7月20日,由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业管理局申请的"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业管理局对该商标享有专用权。梵净山是"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之一、著名佛教圣地和无污染、原生态典范,是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位于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县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全县宜茶面积50万亩,现有茶园24.6万亩,茶叶生长条件得天独厚,茶文化、土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铜仁市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40多万亩,生产加工企业400多家,茶品牌40多个,产品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速溶茶等系列,以绿茶为主。规划到2020年,全市投产茶园达到200万亩,年产量20万吨以上,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使铜仁成为国内生态名优茶原料、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2012年铜仁将"梵净山"茶品牌整合为铜仁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经过两年的努力,"梵净山"茶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等有了很大提高,但茶品牌多、乱、小、杂及  相似文献   

3.
梵净山茶是贵州省铜仁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近年来,通过制订和宣贯梵净山茶品牌地方标准,建立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加工生产线、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等,大力实施梵净山茶全程清洁化标准化生产,促进梵净山茶产量、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4.
石门县茶园标准化建设助茶农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门县地处湘西北边陲,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雅称,是全省有名的山区县,茶叶产业是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该县西北部乡镇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年产干茶1万吨,年茶叶销售收入2.5亿元。"石门银峰"是全县的公共名优茶区域品牌,在2011年中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石门银峰"以5.3...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之一,宜茶总面积2万公顷,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总规划发展茶园面积30万亩。全县几年来示范推广一系列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发展和管理茶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石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0.73万hm2,采摘面积0.61万hm2,是湖南省的产茶大县和全国有机茶生产大县、"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百姓信任的产茶地"、"农业部确立的长江中下游优质绿茶和特种茶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7.
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在农产品品牌领域,茶叶品牌是中国特色更为鲜明、文化积淀更为深厚的品牌类型。两年来,我们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倾注了更多的关注。自2010年4月以来,这是我们第二次就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发布相应研究成果。2010年12月,在201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正式开展"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和评估工作。本次评估继续采用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沿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茶叶品牌收益×茶叶品牌强度乘数×茶叶品牌忠诚度因子"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程泽志 《中国茶叶》2010,32(11):16-17
贵州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着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把茶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业"烟、茶、畜"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县优质茶园达10万亩,到2015年突破15万亩;配套建成茶叶初、精制加工厂,打造具有仡佬民族地域特色茶叶品牌。  相似文献   

9.
一、科技示范园建设现状 2001年,陕西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技站会同南郑县牟家坝镇马仙坝村委,决定在该村建立茶叶科技示范园,为全市茶叶生产树立样板。示范园功能以茶树无性系良种引进、良种繁育及中高档名茶加工示范为主。当年引进龙井长叶、平阳特早茶、翠峰、舒茶早共11.5万株;第2年除补苗外,又引进乌牛早7.2万株,两年共建茶树母本园45亩。从2003年开始,示范园春季采制高档名茶,夏季培育穗条,秋季育苗。目前,示范园占地面积已达100亩,累计出圃良种茶苗1000多万株,加工中高档名茶1万kg。  相似文献   

10.
《茶叶》2007,(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2万吨,产值4亿元,其中名茶3800吨,产值3亿元。茶叶已成为嵊州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嵊州市委市政府对茶叶生产极为重视,以一系列扶持政策作保障,通过建设基地和市场,充分发挥茶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政策扶持和持续开发建设,市…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12月,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茶叶站申请的"纳溪特早茶"成功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纳溪茶历史悠久。《中国名茶志》中唐代名茶列有"泸州茶又名纳溪茶",宋代名茶列有"纳溪梅岭茶"的记载。纳溪现有茶园总面积已达到15万亩,茶叶总产量4188  相似文献   

12.
<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近年来,全县按照人均一亩茶的目标,从"规模、管理、品牌"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随着印江茶叶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印江茶产业,有必要积极主动推进茶旅一体化,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茶产业发展之路。一、推进印江茶旅一体化的意义1.推进茶旅一体化是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06年,贵州省凤冈县就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传统茶产区的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拥有2.35万hm~2优质茶叶基地,公用品牌"蒙顶山茶"入围全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名山茶产业发展瓶颈逐步显现。文章梳理名山区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突破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西昭平县紧紧围绕"把茶叶产业建设成为绿色支柱产业"和打造"中国名茶之乡"的目标,提出"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化、企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措施,昭平茶产业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逐步发展成为昭平县农村经济的首要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2009年,昭平全县的茶叶种植面积12.5万亩,干茶产量5500吨,产值3.85亿元。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为理论工具,延续2010年至今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2022年底至2023年5月,以5个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通过多方调研,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20—2022这3年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相关数据进行调研、评估,得出202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评估结论。以本次专项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茶品牌发展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现象与趋势,并对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从2010年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致力于"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专项研究。五年来,我们不仅见证了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整体上升发展,看到了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快速发展的成长历程,更体察到了茶叶区域品牌的年度细微变化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整合茶业资源发挥茶业品牌效益本刊讯5月16日至17日,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茶产业调研工作组组长李金顺对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业建设进行视察调研。视察调研期间,李金顺一行到银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团龙茶场进行了实地视察调研,强调要整合茶业资源,发挥茶业品牌效益。近几年来,茶业在该县有较为突出的资源优势,是县委、政府在“自八五”以来确立培育的支柱产业。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梵净山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和优惠政策,带动了各界人士发展茶业的积极性。采取各类加工技术培训,提升梵净山茶叶品牌质量,多管齐下,打造梵净山茶业金字…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产区,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自古名茶荟萃,素有"江南茶乡"的美誉。至2015年底,全省茶园面积203万亩,产茶19.8万吨,出口茶叶4.5万吨、出口创汇额1.2亿美元,实现茶叶综合产值580亿元。特别是湖南省强势品牌"安化黑茶"及其重点产茶区的安化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08家,厂房总面积35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茶产业及关联产业从业人员30万人;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8万亩,生产加工茶叶5.6万吨,其中绿茶3500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10,32(11):28-29
一、茶产业概况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宜茶总面积2万公顷。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著名的"佛教圣地",弥勒道场,全国五大佛教名山。也是地球同纬度上的绿色宝库,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兼具"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  相似文献   

20.
推进龙游茶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产茶历史悠久,北宋时就有采茶业.自古以来,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加工技艺,铸造了名目繁多的茶叶品牌,其中尤以龙游方山茶最为盛名.据史料记载,明代时,浙江有21品传统名茶,龙游方山茶为其中之一,与西湖龙泓(井)茶等15品名茶入贡,成为当时著名的品目.20世纪80年代以后,龙游茶叶的品牌建设与时俱进,取得了长足发展,方山茶、方岩绿毫分别于1989年和2003年获"浙江名茶"证书;吴刚茶、圣堂山仙茶、龙游凤尖、龙游龙贡茶等新品分别成为浙江省创新名茶.此外,渴旺名茶、天井岩茶、金龙皇茶等多个茶叶品牌在省内外均有较好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