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茶叶》2011年第5期《浅谈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问题》(张正竹、夏涛、方世辉、宛晓春),笔者阅后深感启发,名优绿茶加工的标准化,不仅仅是一项加工工艺的标准化,更重要的是提高名优绿茶的品质,关系名优绿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及产业稳定大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秋季名优绿茶加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鹰  司辉清 《中国茶叶》2005,27(3):17-17
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茶树体内氮代谢水平低于碳代谢水平,鲜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具有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含量高,而氨基酸类物质含量较低,因此秋茶往往具有苦涩味重、香气粗糙的缺点.为了改善秋季名茶的品质,本文从加工工艺方面入手,进行秋季名优绿茶加工试验,以期找到一种既能提高秋茶品质,又适合于生产实际的加工工艺,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名优茶制作需要的劳力很多。完全依靠手工炒制名优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故以机械加工替代部分手工炒制。现将有关的名优绿茶机械,作一简单介绍。 1 鲜叶脱水机 茶鲜叶表面水脱除机,其脱除表面水的原理与洗衣机脱水桶类同。将含表面水的鲜叶装入布袋内,把袋放入脱水机内,开机后脱  相似文献   

4.
远红外烘干机的结构及其在名优绿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启爱  叶阳 《中国茶叶》2007,29(2):20-21
由福建厦门台资企业生产的燃油远红外烘干机,原是一种在台湾生产并主要用于乌龙茶干燥和提香的设备。该机在大陆投产后,也大多被福建等地用于乌龙茶加工。最近,四川名山,浙江嵊州、武义等地茶叶企业引进该设备用于名优绿茶制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该机结构、工作原理和在名优绿茶加工中的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提高名优绿茶色泽的加工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名优绿茶不绿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加工技术,确保名优绿茶色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关键设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是目前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对全面提升茶叶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具有深远影响。针对目前名优绿茶生产中鲜叶摊放劳动强度大、环境卫生难以控制;杀青工序中杀青叶不能快速彻底冷却,且无法及时回潮等问题,笔者研制了鲜叶摊放贮青机、茶叶快速冷却贮放机和茶叶摊凉贮叶槽等关键设备,为名优绿茶清洁化连续加工生产线的研制提供基础。本文对上述三种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参数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名优绿茶品质问题的成因浅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茶叶消费者和经销商普遍反映,名优绿茶品质已有不同程度降低,主要表现为香气不高,甚至带有青气和烟味,滋味也常不够浓,醇厚甘爽的茶叶很少。消费者怨茶农滥施化肥,没把茶叶生产加工好;有位茶叶经销大户则认为,是不懂茶的顾客和目光短浅的茶商注重茶叶“好看”所致。  相似文献   

8.
陈江涛 《茶叶通讯》2007,34(1):37-39
随着名优绿茶国内外市场分额不断扩大,名优绿茶加工工艺也随之不断完善。本文就实际工作中机制名优毛尖绿茶的加工谈谈自己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年产绿茶9000吨左右,大多为半烘半炒型绿茶,主要投放省内市场。江苏绿茶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翠绿油润,汤色清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浓醇爽口,叶底黄绿,尤其是外形“色绿、条紧、匀净”形成了它自身的特色,很受消费者喜爱。江苏炒青绿茶之所以有特色,原因除了有良好的采摘质量之外,还与其特有的加工技术有关。 一、严格鲜叶管理,确保原料匀净新鲜 为保证鲜叶的匀度和净度,他们对进厂的鲜叶都要依据嫩度、匀度、净度和新鲜度等因素先行评定等级,然后分别不同情况在贮青间内分开摊放,避免混杂,并将不同等级的鲜叶分开加工。贮青间内保持凉爽、通风透气、清洁卫生的良好环境,鲜叶摊放厚度,高档原料10cm左右,低档原料20cm左右,摊放过程每相隔一段时间翻叶一次,以便通气散热和水分蒸发均匀。翻叶中做到动作要轻,并注意避免脚踩,有效地  相似文献   

10.
提高炒青名优绿茶香气加工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香气是反映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一般鲜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不多,但由于组成各类茶叶香气的芳香物质复杂,茶叶香气主要是通过这些物质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香气。本文联系自己在名优茶生产实践中对提高名优绿茶香气的加工技术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炒青绿茶干燥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炒青绿茶的干燥作业是散发水分,炒紧茶条,促进香气、滋味等内含成分转化的重要过程,不同的干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很大。为提高炒青绿茶品质,探明干燥工艺与茶叶色、香、味、形的关系,笔者对中、下档绿茶进行了试验。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选用大生产上的二级鲜叶(代表中档原料)、四级鲜叶(代表低档原料)。 试验方法:将两种供试鲜叶分别按相应的常规工艺予以贮青、杀青、摊凉和揉捻,然后分别进行烘—炒—烘、炒—烘—炒、烘—炒—炒三种组合方式的干燥工艺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武陵山区名优绿茶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及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着重从加工技术措施上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机械采茶是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手工采茶质量下降,采摘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不少科研、生产单位在机采茶园栽培管理等方面研究甚多,而在机采鲜叶加工和适应机采鲜叶加工机械等方面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与机采鲜叶相适应的加工技术,是推广使用机械采茶的又一重要课题。笔者现将近两年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余继忠 《中国茶叶》2003,25(5):22-23
2001年浙江省政府在“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中,提出了全省到201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总面积60%以上的目标,这意味着浙江在十年中将要增加70多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根据目前名优茶占主导地位的实际情况,各地在进行良种工程建设时,应选择最适制本地主产名优茶的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15.
名优绿茶集保健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是中国的特色产品。近几年来 ,出口量和国内消费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 ,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 2 0 %~ 30 % [1 ] 。名优绿茶是各茶业企业创品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 ,发达国家的年人均茶叶消费量在2 kg以上 ,而我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不到0 .3kg,并且名优绿茶消费占到 30 %~4 0 % [2 ] 。因此 ,名优绿茶在国内市场仍有着巨大的空间。为了提高名优绿茶的天然品质 ,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名优绿茶产业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鲜叶原料、加工技术、保持技术三方面对发…  相似文献   

16.
不同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玉琼  倪德江 《茶叶》1997,23(2):44-45,52
  相似文献   

17.
18.
孙会萍 《中国茶叶》2007,29(6):23-23
云南大叶茶由于芽体肥硕,茎长梗粗,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中小叶种,酚氨比高,向来被认为最适合制作滇红茶和普洱茶。制绿茶,条索粗大、色泽绿褐、滋味苦涩、香气欠爽,与我国传统绿茶风格相距甚远。为了适应市场产品结构的变化,将云南的茶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种植者效益,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叶茶品种加工名优绿茶的技术。如用本场选育的新品种雪芽100号加工的“思茅雪兰”,外形似兰,色泽银绿,满披白毫,汤色浅绿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醇厚,获1994年首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2001年第三届“云茶杯”评比中被评为云南名茶;用云抗10号制作的“卷云”分别获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名优茶金奖、2000-2002年连续3届“云茶杯”金奖。  相似文献   

19.
九峰香芽茶,产于福建省尤溪县中心村境内.以采摘种植在九峰山海拔800m高山上的梅占茶园生长的春茶单芽精制而成.茶园依山傍水,远离"三废"污染源,水质纯净,空气清新,有着长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优越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罗龙新 《中国茶叶》1994,16(6):20-21
近几年来,我国名优茶的生产得到了蓬勃发展,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汁,1992年全国名优茶生产量达3.15万吨,比1991年增长12%,产量已占全国毛茶总产量的5%以上,产值占全国毛茶总产值(41.19亿元)的25.1%,全国现有省级以上名优茶500多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宗茶的加工已逐步实现机械化,然而,名优茶的加工基本上仍保留着手工制作的传统。名优茶千姿百态的外形,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通过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不同速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作用力而实现的,这也是目前机械难以替代手工制作名优茶的最重要原因。加工手法对名优茶的造型十分关键,而工艺流程则为造型创造条件,促进名优茶内质的形成。因此,了解和使用正确的加工手法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