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蚕多丝量新品种方山黄2号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方山黄为亲本材料,采用系统选育法,经过5年10代的选择与培育,育成了柞蚕二代性、多丝量新品种方山黄2号。实验室秋茧平均茧层量1.49g,茧层率16.61%。农村中试成绩茧层率为15.65%,鲜茧出丝率9.42%,经过3年的生产鉴定,方山黄2号孵化率在95%以上,幼虫生命率97%以上,公斤卵产茧量比方山黄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杂交技术育成异血统多丝量多元杂交种"多元多丝1号".其单蛾产卵量春296粒,秋246粒,比"柞蚕9号"增产10%以上,茧层率超过13%;鲜茧出丝率7.26%;百粒茧纤维量102.61g.属抗逆、优质、高产型品种.该品种的育成技术使多丝量品种从繁种到生产多次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改善了多丝量纯种难繁、产卵量低的弱点,为今后的多丝量品种推广应用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柞蚕新品种以提高茧层率、抗性为主要育种指标,注重全茧量与孵化率等经济性状的相关性,采取大交大、优中选优、淘汰头尾留中间等选育措施。历经7年14代的杂交系统选育,育成了两个多丝量柞蚕新品种。品种DW(青黄系)千粒茧重11.57kg,全茧量12.06g,茧层率12.22%,虫蛹统一生命率95.87%;GH(黄系)千粒茧重11.52kg,全茧量11.95g,茧层率12.66%,虫蛹统一生命率90.37%。  相似文献   

4.
5.
柞蚕白茧品种834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仁  王非 《北方蚕业》1998,19(1):16-18
1983年,褐茧品种扎兰屯二号的44区出现淡褐色茧新类型,从1984年开始,通过系统分离,人工选择,精选白度,于1994年育成了我区第一个柞蚕白茧品种“8344”。该品种属青黄系统,二化性,中熟品种。幼虫体色为青黄色,成虫为芒果棕色。茧层白度42.30度,生丝白度51.92度,茧丝白度分别比扎兰屯二号提高22.90度和10.62度。解舒率为52.62%,回收年65.16%,丝质优良。通过中试和大面积生产鉴定表明,该品种生产性能好。滞育蛹率98%以上,适合在二化一放地区放养。  相似文献   

6.
柞蚕白茧品种白茧1号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金欣  景士勤 《蚕业科学》1991,17(3):150-154
以褐茧品种青六号为选育基础材料,采用系统分离选择,并运用荧光选择方法,经9年18代选育,于1986年育成我国第一个柞蚕白茧品种白茧1号。该品种系青蚕系统,二化性,早熟;幼虫体色橄榄绿,蛾色为芒果棕色。与青六号对比:茧层白度超过对照种35.1度,生丝白度提高14.3度。茧质好,解舒优,解舒剂用量减少25—32%,鲜茧出丝率提高10.67%,生丝品位高,染色性好。是个好养、抗病、高产、稳产,适合于二化性柞蚕区饲养的优良白茧品种。  相似文献   

7.
8.
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柞蚕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技术进步、成果水平及产业化程度,简要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柞蚕新品种选育在技术方法上的创新及目前二化性地区主要应用的部分实用品种,提出了目前柞蚕新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柞蚕白茧品种华白一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用德花4号为母本、德花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出现淡白色茧新类型,通过系统分离,人工选择,利用ZBD白度仪测试,精选白度,于1990年,育成了柞蚕白茧品种华白一号。该品种属青黄系统,二化性,早熟,幼虫体色为青黄色,蛾色为棕色。茧层白度40.5度,生丝白度52度,比青六号生丝白度提高12.8度,解舒率52%,回收率68%,丝质优,染色性强,好养、抗病、稳产,生产上适应二化二放及二化一放。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具有细纤度特色的二化性柞蚕基础品种"C"。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齐一,蚕期眠起、作茧整齐,龄期短;千克卵茧层量41.59g,茧层率11.48%;茧丝长807.39m,解舒丝长438.12m,解舒率54.18%,茧丝纤度4.88D。新品种具有茧丝细、丝质较优的特点,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可为柞蚕优质原料生产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蛹丝兼用柞蚕品种选大一号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庆武  杨河 《蚕业科学》1997,23(3):187-189
  相似文献   

12.
以青黄蚕强健农家品种和大型茧"选大一号"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选育与系统选育技术,经11年22代育成饲料转化率高、抗病性新品种"高新一号"。该品种对NPV抗病力比"选大一号"高6.6倍,龄期47.9d,全茧量11.36g,茧层量1.30g,千粒重11.35kg,虫蛹统一生命率97.50%,5龄茧重转化率23.00%,5龄茧层转化率为2.64%,收蚁结茧率33.92%,平均单蛾收茧118粒,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P0.05)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北方蚕业》2018,(3):10-13
柞蚕新品种高油1号是以"抗大"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育手段,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定向培育的方法。同时兼顾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通过8年16代的系统选育,育成的具有高脂肪含量的柞蚕新品种。选育结果:全茧量12.3g,千粒茧重11.8kg,茧丝长1 222m、百粒茧纤维公量125.6g,茧丝纤度6.21dtex,鲜茧出丝率8.48%,虫蛹统一生命率93.2%,单蛾含油量0.55g、含油率56.17%。  相似文献   

14.
柞蚕一化性品种选育与应用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柞蚕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不同化性及其变化现象,我国东北地区多为二化性,河南、四川等省多表现为一化性,也有像山东省一、二化相同的地区,而且倘若将一、二化性柞蚕相互移地,则有出现所谓移地变性现象,给生产造成一定障碍。笔者汲取多年来中外学者在这方面研究成果,结合东北地区目前的柞蚕生产现状,认为如将这些论述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地制宜,春育夏秋用种,北育南用,则东北地区的一化性品种将会在生产中呈现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吴迪  孙勇  刘冰 《北方蚕业》2021,42(2):18-22
为解决我国北方二化性柞蚕产区柞蚕品种辨识度低等问题,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具有幼虫期典型体色性状的8822和具有成虫期典型标记性状的H 8701为亲本,选育出兼具幼虫期和成虫期典型性状特征的柞蚕新品种墨玉.新品种幼虫体背为宝石绿色,成虫前翅前缘脉呈黑紫色.新品种具有对北方低温多湿气候适应性强,茧型中等,抗病丰产等优点,繁种试验比对照品种抗大春季增产9.08%、秋季增产9.87%.  相似文献   

16.
RAPD分析山西主要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动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DNA水平上检测物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以其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经济等优点,逐步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研究中。山西境内现存3个山羊群体,分别为阳城白山羊、黎城大青羊和吕梁黑山羊,在长期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各具特征,生产性能和生存环境均有差异,是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地方品种"川08"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育手段,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育种、单蛾育与小区育相结合定向培育的方法,同时兼顾虫蛹生命率和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通过多年数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大茧型、丰产型、蛹丝兼用优良柞蚕新品种"川柞3号"。  相似文献   

18.
调查掌握柞蚕品种的特征、特性,为柞蚕品种保育、育种和柞蚕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调查比校,贵州省蚕研所柞蚕品种125的经济性状多数优于推广应用了数十年的101品种,可替代现行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9.
多产卵蚕品种选育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澄  张学明 《蚕桑通报》1993,24(4):8-10,7
多产卵基础蚕品种的选育可为现行多丝量品种增加产卵数提供育种素材.本文对选育多产卵品种进行了初步小结和分析,其选育成绩和方法可供育种部门参考.本文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如增加造卵数、减少残存卵数,提高交杂原种的杂种强势,开发化学促卵剂,改进蚕卵数调查方法等,希望引起蚕种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