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北方干旱缺水的重要战略决策,是耗资巨大的世纪工程,必须充分论证,而水利部的南水北调方案,系五六十年代提出,投资大、调水少,且不能覆盖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与“西部大开发”战略不配套。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对该方案加以完善,本文对水利部的方案提出了补救建议,并再次强凋统筹解决华北、西北缺水的大西线调水方案,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驷马山滁河四级站干渠(江巷水库近期引水)工程新建沟通江水与江巷水库之间的骨干输水渠道,是江巷水库的水源工程。江巷水库是解决定远县干旱缺水状况的重要水源工程。在介绍工程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引起的水质、水生态等方面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旱缺水 ,林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是制约通辽市生态建设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 ,就解决途径 ,阐述了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要统筹解决西北和华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某些学者“西北不缺水” ,南水北调主要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观点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协调 ,气候变暖将使北方干旱持续到 2 0 15年 ,西北地区比华北地区更干旱缺水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开发亟需调水 ,提出南水北调是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大西线调水是统筹解决北方干旱缺水的必由之路 ,并提出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应与大西线调水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市场》2010,(7):130-130
我国是个干旱缺水的国家,解决干旱问题的出路之一是搞节水农业,即推广滴灌技术和普及应用高吸水性树脂(SAP,又称超强吸水剂或固体水),另外,生态建设也需要大量SAP来保证植草种树的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集水农业:黄土地的新希望新华社记者李铁在广大干旱缺水的西北农村,日益蓬勃兴起的集水农业正悄悄改变着传统的耕作观念,使人们逐渐从过去被动靠天吃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集水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修建雨水集流工程,将有限的雨水资源化,形成可控水资源,以...  相似文献   

7.
忻州市位于太行山与吕梁山的北端 ,山多川少 ,干旱瘠薄 ,水土流失严重 ,油松是全市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恶劣的自然立地条件 ,严重制约着全市荒山绿化的步伐 ,年年造林 ,岁岁补植 ,归根结底是缺水 ,是土壤、气候严重干旱导致了苗木缺水干枯。围绕“缺水”这个课题 ,结合多年来全市各地荒山造林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开展了旱作造林技术的研究 ,分别筛选出一些操作性强 ,经济有效的油松旱作造林技术 ,并在五台县进行了推广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供相关地区在荒山造林时参考。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海拔 10 0 0 m~ 15 0 0 m的石…  相似文献   

8.
严重的干旱缺水成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大青山森林植被恢复的重要限制因子。在这样一个缺水地区,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许多果园因干旱缺水常导致树势衰弱,果个小,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据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到底缺不缺水--与程国栋院士等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院士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耿树方研究员关于“西北不缺水”的论点提出了异议。从地理位置论证了西北历来是干旱缺水地区,并指出,由于水资源定义不全面,示包括土壤水,而模糊了干旱概念,因而二位专家得出“西北不缺水”的错误结论。认为这一结论有误导作用,不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耿氏提出“开发冰川融化水”及“开发半地下水和地下水”,也是“坐吃山空”、“剜肉医疮”的办法,势必导致经干旱的加剧和生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德令哈地区造林绿化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干旱少雨的形势十分严峻。作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核心城市之一的德令哈市,水既是宝贵、稀缺的资源,又是循环经济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改善生态环境,遏制荒漠化,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考虑节水问题。加强造林绿化的节水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最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保护和营造水源林对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漓江流域森林与水源林变迁的历史与水流量的关系、猫儿山林区水源林的地位和作用、漓江上游森林的水文功能现状等方面阐述了保护和营造水源林对漓江的重要性,保护和营造水源林是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的最首要、最根本的措施,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枣树抗旱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测研究枣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结构及生理指标,从多个方面研究了枣树的抗旱性。研究发现,枣树是一种强抗旱经济树种,其抗旱性包括了避旱性、御旱性和耐旱性三个方面,是生长习性,形态结构及生理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发现,其抗旱以降低生产力为代价,因而必需加强旱期的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相关分析法在抽水试验中解决其理论计算问题,总结生产实践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选用两种优良的草坪草早熟禾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丙二醛等多个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磷肥对两种草坪草抗旱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成坪期早熟禾和黑麦草施用磷肥7g/m2效果最好,使其抗旱能力达到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6.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determines the vitality of trees and forest stands to a large degree. Over the last decad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rought spells has been observed in several parts of Europe. Our study aims to estimate long-term trends of soil drought at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stands along the prevailing climatic gradient in Mecklenburg-Western Pomerania, northeastern Germany. To this end, soil water balance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t 24 sites over the period from 1951 to 2009 with the physically based model LWF-BROOK90. As a threshold for soil water stress, we used 40% of relative extractable water (REW). The results indicated an increased number of drought days further east, together with declining totals of precipitation. However, specific site conditions had a large influence on the occurrence of soil drought, partly overriding the climatic differences across the study area. Soil drought has distinctly increased in the recent past, both in duration and in intensity, affecting the eastern sites more than the western sites. The increased soil drynes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higher atmospheric evaporative demand due to higher temperatures, as well as slightly lower precipitation sums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measures should preferably be conducted in the eastern parts of northeastern Germany.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华南地区三种苗木蒸腾耗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裸露地区土壤普遍具有土层浅薄、保水性差的特征,因此石灰岩地区植物会经常面临干旱胁迫逆境。该研究选择华南石灰岩地区常见的任豆,以及两种石灰岩地区造林供选树种楝叶吴茱萸、车轮梅,通过比较分析这三种植物的盆栽苗木在不同的干旱胁迫程度下的叶片水势、耗水量以及耗水速率,揭示蒸腾耗水规律,为评价植物抗旱性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进行造林或者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指导。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苗木以白天的耗水为主;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日总耗水量的大小顺序均为:任豆〉车轮梅〉楝叶吴莱萸正常水分条件下三种苗木的耗水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轻度干旱胁迫时,楝叶吴菜萸和车轮梅的耗水速率日变化趋势则呈“双峰”曲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干旱胁迫较为严重时,三种苗木的耗水速率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比较小,在7.9~114.3μmol.m^-1·s^-1之间。综合实际耗水速率的降幅以及重度干旱胁迫下的耗水速率来看,抗旱节水性能大小为:任豆〉车轮梅〉楝叶吴茱萸。  相似文献   

18.
陈恺  蒙世杰 《林业科学》1991,27(5):541-544
树木叶片的耐旱力因树种不同而异,也因树体的生长时期、在树冠上的部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不断地变化。在自然生境和生长状况下,耐旱力的可靠指标怎样才能取得,目前尚未见到快速有效的测定方法。我们试图根据在模拟干旱(低水势的甘露醇溶液)条件下,叶片光合放氧受抑制程度的判定、耐旱潜力的比较及其变化规律,常绿树种在越冬过程中耐寒力与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密切相关性,来弄清叶片耐寒力与耐旱力的变化是否也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9.
从叶保水力及维持膨压两个方面,对21个不同耐旱机理树种的耐旱生理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势延迟脱水耐旱树种(油松、樟子松、长白松、华山松、白皮松、火炬树、二白杨、华北落叶松)具有很强的保水力和维持膨压的能力;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树种(山杏、山桃、栾树、文冠果、花椒、白榆、新疆杨、杜仲、红柳、沙枣、毛条、胡杨)则表现出较弱的保水力和维持膨压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