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是从铁路上退休后开始玩上盆景的。今年80岁。多年来,我自办的边养盆景边养老的花园,已积存了上千盆自育苗小榕盆景,还自己学着照像。今选出两幅,供爱好者与老年朋友们玩赏,也欢迎来我这里参观。地点是:天津津南区咸水沽头道沟农业园。  相似文献   

2.
你问我答     
家庭养盆景应注意什么? 问:我想在家里养些盆景,供玩赏,不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邯郸阿敏答: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住房尚不宽裕,尤其是住楼房者,用来养育盆景的地方不多,养护条件和设备比盆景园、苗圃也差得多。家庭养育盆景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一、有缘千里来相会 1986年是《中国花卉盆景》月刊创办的第三个年头。那天,我去江苏开会返京,经过无锡站。巧的是,当时张世藩正好从无锡火车站上车,回他在北京的家。他上了火车直奔软席车厢,正好就坐在我对面的座位上……由于我们两个年龄相仿,又都在北京下车,于是在车厢里就一路畅谈起来。他告诉我:他在无锡军分区政治部工作,刚刚退下来。我告诉他:我也是当兵的。而且曾经是二野一纵司令部的一名指战员。已经离开部队,一直在地方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现又在北京创办了一个刊物……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相同的人生经历,一路上我们谈得非常融洽。火车到站后,在不知不觉中,我俩成了知心朋友。回到北京不久,我就在当时非常简陋的办公室,接待了这位千里有缘来相会的战友。后来张世藩同志,就成了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4.
水旱盆景,是指在同一盆中既栽种植物又布置山石,既有水面又有旱景的一种盆景。它介于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之间。在这类盆景中,树与石相映成趣,水与早相补相成,巧妙地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图。水旱盆景是人们不满足于仅仅欣赏树木姿态或单单玩赏水石的产物。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尝试将它们集于一体。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航录》记载,当时扬州的花匠善制  相似文献   

5.
主席、贵宾、各位盆栽界先进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梁悦美,我来自台湾。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到这儿来参加这个大会。在这儿,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因为在这次大会以前,我们曾经在各国各地的盆栽会及盆栽教学活动中相遇过。老朋友的再度相逢,国内盆景界各位新朋友的相互认识及切磋,使本人感到格外的兴奋与亲切。我们中国有一句话:“以文会友。”为了盆景界的友情,我早已将它应用为“以树会友”。意思是,由于对盆景的喜爱与共鸣,使我们自然地相会在一起,并且很快就成为知己的朋友。更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目标与理念,才使各位由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不同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盆景(Penjillg),在国外称为盆栽(Bonsai),起源于我国,发展于亚洲(主要是日本),流传于欧美,现已成为世界性的一门艺术。虽然盆景历史悠久,但二次大战前,世界上只有中国、日本及其它个别国家的少数人培育与玩赏盆景,造诣深的专家也很少。二次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的便利、生活水平的提高,以  相似文献   

7.
盆景鉴赏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获得审美享受和进行再创造是它的根本特征。因而,盆景鉴赏中鉴赏主体心理机能方面的特点无疑是受这根本特征制约的。一般说来,盆景鉴赏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满联想和想象:在盆景鉴赏中,鉴赏主体的各种心理机能都被调动了起来,且十分活跃。盆景鉴赏由感受形象到审美判断再到体味、玩赏,  相似文献   

8.
《假日的乐趣》挂屏盆景主体的画面,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太湖秀美的风光。在制作过程中,为使画面景色逼真传神,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制作前,我设想了几种构图方案。总的要求是使制作后的挂屏盆景在画面生态上,要象中国山水画那样传神,有景有情。在立意构图上,我抱着准备制作反映家乡现实景色的愿望出发,去太湖游览了几次,起草了构图方案。随后,我着手制作底板。材  相似文献   

9.
各位代表: 女士们、朋友们: 首先,让我代表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首届中国国际盆景会议组委会,欢迎来自各国的盆景艺术家、西方知名的盆景企事业家,和来自宝岛台湾的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商讨盆景艺术的发展前景,交流盆景技艺。通过举办盆景艺术交流、讨论、展览、表演等活动,进一步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盆景亦称盆栽,中国所以将盆栽称之为盆景有其更广泛的意义。中国盆景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林木为主体的树桩盆景,还有以山石为主体的山石盆景,近年来水旱盆景、壁挂式盆景、微型盆景、雾化盆景层出不穷。这些盆景很像中国的山水画,有景、有情、有韵、有味,意境深远,情景交融,也许这些正是中国盆景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水旱盆景是将两种不同的素材——树与石,经过穿插、拼合、组织于一盆中,相依造景,树石交融,表现出富于天然野趣、饱含诗情画意的一种“大景域”盆景表现形式。画面中有天有地,有山有水,有树有石,有景有情。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有缘细读了新近出版的《南通盆景》一书。对于通派盆景(即南通盆景)的艺术特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派盆景实在是中国盆景艺苑中一支不可多得的奇葩。南通盆景最大的艺术特征是它的“两弯半”造型。“两弯半”造型给人的形象特征是:形体丰满(干粗枝壮片茂叶盛),气度轩昂(端庄大方、威严雄伟)、气势磅礴(犹如一只只神态威武的坐狮),结构严谨(疏密有致,错落有序)。这一形象特征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威严大方、温良恭俭让,然而它又显得十分自然,丝毫不牵强,扭曲。这一形象特征,使它比日本盆栽的正三角形造型显得更多姿多彩;比台湾的自然式造型显得更多滋多味。  相似文献   

12.
意境随感     
对于盆景艺术来说,其意境如何,是品评优劣的第一标准。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把盆景象中国画一样分为四品:意境天成者谓之逸品,形神互映者谓之神品;富于情趣者谓之妙品;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赵庆泉先生的《八骏图》,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可谓神品。八五年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会上出现的《更立西江石壁》,景致确实是非常漂亮,但意境不够,就只能算妙品。既然意境在盆景艺术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不觉中已进入炎热的夏季,家中满眼的绿色水培植物,让人心中顿生一缕清新的凉意,回想自己水培的经历,由衷地感榭《中国花卉盆景》这位红娘。是她使我有缘结识水培这门园艺科学,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取得了小小成绩,实现了自己以水培植物美化生活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盆景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因材施艺、因形赋意的造型艺术。盆景就其词意而论,可理解为:盆中有树(或石料等),树(或石料等)能成景,景中有情,情中寓境,而且这些环节一脉相承,一气呵成。只有这样才合艺术法度,得自然真趣,才能算为名副其实的盆景。简言之,即是由景——情——境。一、盆景艺术中的“工”这是相对于“意”而言的。就象国画中的工笔画对于写意画一样。盆景中“工”的艺术特点是整齐划一,法度严明,姿态端庄,具有鲜明的具像美、装饰美和通俗之美(见右上图)。人们在盆景创作过程中常常有意识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在山东兖州,属平原地带,搞盆景和根艺,没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但我的家却与根雕、盆景、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提起我喜欢上这些艺术品,还得归功于《中国花卉盆景》。记得那是1988年,我到一位朋友家作客,他是位根艺盆景爱好者,家里摆设了许多根艺和盆景作品,书架上还  相似文献   

16.
杨柳     
<正>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  相似文献   

17.
本人是平湖市交通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自1994年开始学习制作山水盆景。多年来,市交通局积极创导发展交通文化,为我工作之余研修山水盆景制作创造了宽松环境。我市还有一批山水盆景爱好者,制作上达到了一定水平,对我学习山水盆景制作提供了许多帮助与指点。另外,《中国花卉盆景》等多种杂志更是我学作山水盆景的良师益友。这期间也制作了一些山水盆景,其中部分作品曾在有关盆景杂志上刊登。但由于受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我是《中国花卉盆景》的老订户,并偏爱盆景,为了使刊物办得更好,更为读者所喜爱,提出有关盆景方面的几点意见,供参考。一、自“海峡两岸盆景名花研讨会”后,中国盆景的“凄凉美”,引起了争论。大陆盆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为广大盆景爱好者所关注。我建议贵刊辟出  相似文献   

19.
我爸是个盆景迷。早在1986年我刚记事的时候,他养花做盆景就小有名气了。他制作的盆景,先后参加过省市和全国举办的盆景展,还出席了华东地区盆景学术研讨会。在父亲的薰陶下,我不知不觉地也不知从何时起,也摆弄起树疙瘩和石块块来啦。近几年我和爸爸利用业余时间去山区、农村采挖  相似文献   

20.
景艺术作品的魅力,仅有绘画般的外型美是不够的。它应该具备丰富的内涵,从而产生意境美,真正做到主题鲜明,形神兼备。正如徐晓(?)老先生所说的,“要知盆景妙,画意与诗情。神似超形似,无声胜有声”。只有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方可称得上是一件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